APP下载

家校互动微课堂对低年级学生品德责任意识构建的探究

2016-03-03吴晓娟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品德家校

吴晓娟

(安徽省合肥市梦园小学)

家校互动微课堂对低年级学生品德责任意识构建的探究

吴晓娟

(安徽省合肥市梦园小学)

小学低年级段品德责任意识的构建对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具有基础性与指向性的意义,也是其一生责任意识形成的起点与基础。从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品德责任意识构建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现状,引入家校互动微课堂品德责任教育模式构建的概念、形式、有效应用的案例及应用的效果分析、后续理论与实践构思的规划等。

家校互动;微课堂;品德责任意识;实践

一、目前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品德责任意识构建的现状

1.品德课程形式单一

说教式与口号式的品德教育形式,形式单一,效率较低,不符合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的心智特点,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优秀品德责任意识的形成。

2.内容与实际的偏离

品德教育的内容及教程是全国或大区域内的统一教本,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很难有效地融入自己实际生活情感中去感知与体验,进而促发其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品德责任意识。

3.家长对学生品德责任意识构建责任的缺失

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品德责任意识形成的主体之一是家长,而现在的品德责任构建中,家长成了旁观者。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品德课是“副课”,很少得到家长的关注。

二、家长互动微课堂对学生品德责任构建的探究

1.家校互动微课堂的概念

由家长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互动合作,教给全班学生良好的文明、安全、心理等好的行为规范。在教学时间上,“微课堂”的时长一般为8-10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2分钟。每次思品课安排3-5个家庭上课,组成一个全新的家校互动微课堂。

2.家校互动微课堂的创新性

这一全国创新的课堂模式,是梦园小学责任教育理念支撑下,以学生成长为根本,以家长责任体验为目的的互动式体验平台。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家校互动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孩子学习兴趣激发的需要。通过互动微课堂,给每个家长与孩子一个展示机会,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创设一个成功的平台。让每个孩子勇于在班级展示自我,让每个家长在全班孩子面前展现自我。让孩子与家长在展示的过程中完成品德责任意识的构建,同时获得体验与信心。

三、家校互动微课堂对低年级学生品德责任构建的效果分析

1.素材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情,比课本上的说教更能触动孩子的内心,更容易让低年级学段的孩子掌握

例如,在我们的微课堂实践《爱的教育》中,不再是课本上的说教,而是孩子们每天的真实体验,当看到授课家庭展示的图片,妈妈做的早餐、爷爷奶奶上放学的接送、爸爸的睡前故事……这都是真实的爱的形式,通过授课家庭的演绎,学生很快能够领会什么是爱,如何表达爱。

2.形式上简洁明快,互动性强,符合学生身心认知特点

研究表明:低年级学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我们的家校互动微课堂一般由五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8分钟左右,能很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授课家长和授课孩子间的互动、听课孩子和授课家庭的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互动氛围中,完成品德责任意识的构建。

3.有效地发挥了家长在学生品德责任意识构建中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品德的培养更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如何培养孩子的品德责任意识却是很多父母的困惑。通过家校互动微课堂,父母参与微课堂、观摩微课堂,了解如何构建品德责任意识,同时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家校合作是构建品德责任意识的重要渠道。

4.提升了家校互动的效能,促进了家庭内部、家校之间、生生之间和谐互信、互关互爱等责任品德的形成

在参加互动微课堂的过程中,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顺畅,家长能真正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促进了家庭内部的和谐。家长通过参与家校互动微课堂,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班级和学校,更了解班级孩子的情况,同时也增加了老师和家长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家长更能体会老师的艰辛,学校教育的成果,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促进了家校之间的和谐互信。

四、关于家校互动微课堂在学生责任品德构建中的几点反思

1.我们在学生品德构建中如何从学生的身心思维层次去创新探究有效的模式与方法,传统的一本化、说教化的模式对学生品德责任意识的构建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与发挥最佳效能。

2.学生品德责任意识构建培养中的最核心主题是学生、家长、老师和社会,如何创造更有效的模式,让每个主体都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特别是学生自我中心作用的发挥。

3.家效互动微课堂在家长、学校、学生互动责任实践中的有效性,如何在理论上形成一种可扩展的实践与理论体系。

4.在后续小学高年级段的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实现突破点,创造实践效能,形成理论支撑体系。

[1]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吴迅荣.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角色[J].基础教育学报,2001,10(2).

[3]刘世稳.关于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1999(2).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品德家校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