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教育中家长、老师加强合作交流的探讨

2016-03-03崔红宇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交流幼儿园游戏

崔红宇

(黎城县东阳关中心校)

关于幼儿教育中家长、老师加强合作交流的探讨

崔红宇

(黎城县东阳关中心校)

家长和老师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幼儿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受到的都是单一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合作交流较少,这种情况极大地限制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针对教师与家长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策略,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强幼教工作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交流。

幼儿教育;家长;老师;信任;合作交流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主要形式。家长和老师在幼儿成长发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仅靠任何一方都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幼儿的主要守护群体,家长、老师在各自的场所负责好幼儿安全和教育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密切的合作。

笔者结合当前幼儿教育家长、老师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这些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当前家长、老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老师合力不足致使幼儿和成人关系僵化。调查研究证明成人对幼儿参与活动控制与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并不成正比。当成人成为活动的主导者时,孩子的专注度往往被迫中断。目前的育儿环境往往是大人们承担着掌控者和旁观者的角色,而幼儿只是参与其中,家长因为幼儿没有做好某件事而对其厉声责备,或者因为幼儿弄坏了某样东西,搞砸了某件事而动手教训,并禁止其再犯,这样幼儿对其所做之事产生恐惧;而在幼儿园内幼儿创编故事表达自己的想象,教师却因为过于注意内容的逻辑性而给予幼儿消极或者否定的反馈,那样往往会使幼儿变得畏首畏尾,严重阻碍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2.家长与老师之间脆弱的信任关系。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环境。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某些地区的老师由于自身素质所限,往往采取体罚的形式惩罚幼儿,使家长心存不满。有些幼儿在看到别的小朋友做了同样的事情却未受到老师的责备,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回到家中也不愿告诉家长。而其他幼儿也会从这些体罚事件中对老师产生恐惧,造成他们在园所生活中表现沉闷。

3.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及互动较少。目前多数幼儿家长和老师都承担着轮换保姆的角色,家长送孩子上学时只和老师汇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孩子放学时,老师也只和家长描述幼儿当天的表现和成绩。而家长、老师之间也不太了解,老师无法得知父母给予幼儿的家庭成长环境,而父母也无法得知幼儿在游戏以及群体生活中表现出的一些缺点不足。这种模式严重阻碍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展,使孩子的一些潜能被埋没,许多个性在家里和幼儿园里都受到相应的束缚,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二、加强家长、老师之间合作交流的策略

针对当前幼儿教育中家长、老师“各自为政”的问题,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1.做好各自的角色定位。幼儿教师与家长只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监督人。他们要摒弃之前管束者和拥有者的想法。孩子成长过程中更多地需要父母以及老师和他们处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权,和他们共同分享游戏中的快乐。要杜绝以教育者、指挥者、主导者自居的思想和做法。幼儿永远欢迎教师以玩伴身份参加他们的游戏。家长应该将这种玩伴的角色延伸到家庭或者社区游戏之中,大家用不同的方式交流讨论甚至解决问题。教师和家长时刻谨记要带着一颗童心去参加游戏,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权。同时家长、教师之间还应学会对游戏作出评价。这种评价不是指游戏结束时的讲评,而是指对幼儿游戏行为表现作分析、研究,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状况;对幼儿游戏作出评价,以便于对游戏指导作出计划。

2.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家长希望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与教师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成长。同时教师要对孩子平时在家的情况有所了解,并以此为前提条件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这样孩子就成了老师、家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桥梁,老师、家长本着创造一切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为出发点,彼此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合作的氛围。

3.做好观察记录。老师与家长应该多留意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针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建立弹性课程策略。通过孩子的动手学习过程,老师不断发现其兴趣爱好和特征,按照儿童不同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启发其进一步的创作和创新思维,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要对每日幼儿在各自管辖区域内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记录,这并不等于对日常琐碎事情的记录,而是要能反映出幼儿良好人格形成元素的表现、干预措施以及干预效果。老师每日送幼儿出园时要将详尽的记录交给家长,并向家长解释干预理由和强调干预措施。家长在接回幼儿时,要按照老师以及自身的情况设定干预措施,对效果进行详细记录。在送幼儿入园时家长应向老师进行记录交接,并讨论制定第二天的干预方案。在一段时期之后,老师与家长之间应该进行阶段总结。将每个幼儿的家园成长表现编定成册。做好观察记录不仅可以使家长、老师工作之间无缝对接,而且可以保证幼儿人格健全养成的连续性和可视性。

中国幼儿教育体系目前仍处于摸索试验阶段,但整体上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当下幼儿教育发展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出台使幼儿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本论文是在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之外,以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进行的论述。重点突出了幼儿老师与家长之间交流合作过少以及由此产生的幼儿教育问题,提出了加强家长、老师合作的几条策略,如找准自身定位,做好观察记录以及坚持情感开放教育等,由此可以顺应新纲要中对幼儿独立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需求,希望可以更好地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1]张燕.浅析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其破解策略[J].教育探索,2013(6).

[2]孙艳清.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几点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4).

[3]岳谈.谈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J].中华少年,2013(1).

[4]丁海东.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困境及出路[J].中国教师,2010(9).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交流幼儿园游戏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我爱幼儿园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