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评价

2016-03-03宋宏江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用语轴对称语言

宋宏江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小学)

论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评价

宋宏江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小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有效的学习评价。而教师过于简单、模糊、单一的教学评价,已经很难对学生起到激励和调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具有教育性、激励性,评价方式应该呈现多样化。同时,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注重过程性评价。

数学;教学;评价;有效性

教育是一门对话的艺术,更是如何走进孩子心灵的艺术。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具有教育性、激励性。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总结、导向和调控的作用。这反过来,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我们认为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评价用语,对于贯彻落实课程评价改革精神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课堂评价用语现状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课堂中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教师评价用语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用语简单

现在的课堂中我们已经很少听到“你不行”“你怎么就是弄不明白”这样的评价了,这是一种进步。但是,我们却听到了另一种让人担心的评价语言:“你真棒”“不错”“很好”。这些评价语言虽然能体现数学教师语言的简洁性,在低年级学生中频繁使用,可能还起得到一些功效。但是由于这种评价语的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2.评价语言模糊

评价语言模糊的话,教师就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导向,让学生难以从教师的评价信息中明确方向、辨别是非,更不能领悟学习方法。这样容易使学生的知识领悟模糊不清,造成知识上的盲区或误区,甚至让学生认为只要说出来就行了,固执己见,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3.评价标准单一

调查中发现许多课堂教学口头评价仅仅是对知识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而这种单一评价只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不能抓住契机,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实现目标以及学习进步程度和创造力等。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用语进行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用语实效的策略研究

1.评价用语形式多样化

总是用口头禅或拍掌齐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会越来越强。当然,学生也会对教师的评价反应冷淡,没有学习的动力。从儿童的心理角度来说,更是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我们可以采取多种评价的方法:

(1)口头语言评价机智多变。平时多阅读,数学教师也要注意词语的积累,让自己的评价用语能常更换、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

(2)语言和手势相结合。语言和手势相结合能够帮助教师把话说得更明确、有力,还能帮助教师增加说话的形象性,强化语言的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表扬学生时,边拍拍掌、竖起大拇指、拍拍肩头、轻轻的一个拥抱等,更能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3)尝试用实物评价。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一定的实物奖励还是行之有效的。如一支小小的书签、一张教师亲手做的小卡片等,都会燃起学生的希望和期待。

(4)结合学习内容或学生的特点,给予创新多样的评价。有一位教师在鼓励一位学生上课表现突出时,夸孩子会动脑筋,并“奖励”她自由选择数学课时的同桌,这令他兴奋不已,让其他同学也很羡慕。类似的方法还有“奖励”孩子免做作业,帮教师做事等。

2.评价用语注重导向功能

一方面,数学较其他学科逻辑性更强,对于数学课堂中有针对性的并具有唯一性的答案,教师的评价语言一定要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在评价的总结中要明辨正误、理清事实、找出根本原因,给学生以清晰的知识导向。

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的思考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使思维更有深度和广度,在数学课堂上呈现发散性的问题时,更要采用导向性评价。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学生观察剪出的图案或生活中的物体,能得出哪些结论?”对于四位同学的不同回答,教师的评价是这样的:生1能用语言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语言概括能力强。生2空间感强,能在学过的几何图形中正确选出轴对称图形。生3能举出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说明观察能力很强,热爱生活。生4的错误回答,教师单纯没有从结论是否正确去评价,而是从学习态度评价了生4,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3.突显形成性评价

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这种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我们以往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语言经常是“对”和“错”的终结性二值判断,这样很容易误导学生,特别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对错相混的状态时,一个“错”字就可能使学生全盘否定自己的想法,掩盖了正确的闪光点。如:求长5厘米、宽5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表面积,学生列出5×5×10的算式,从结果上看肯定是错的,因为这是求体积的公式,而本题是求表面积。老师的一个问句:“你是怎么想的?”给了学生一个思维放飞的舞台:上、下底面面积是2个5×5,由于5×10可看作5×5的2倍,4个侧面就是8个5×5,因此共计10个5×5。在这个课例中,如果老师对这两个学生的回答只从答案本身去评价,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探究的过程,更不利于他们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1]雷玲.好课是这样炼成的[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丽杰,关主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用语轴对称语言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轴对称》巩固练习
语言是刀
认识轴对称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礼貌用语大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