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016-03-03夏秋菊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积极主动能动性课外阅读

夏秋菊

(辉南县辉南镇中心小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夏秋菊

(辉南县辉南镇中心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听、写、读、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在引导学生做好课内阅读的同时,引导学生去自主拓展课外阅读。通过多措并举,发挥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主体能动性。

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情境;评价

阅读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养。阅读有利于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提升自我修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放纵这种行为,听之任之,任它放任自流;也不应该以教师自己的分析与经验强加干涉,而应该积极引导,发挥学生在教学阅读中的主体能动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缺乏的原因

在现实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他们对于语文阅读常常表现出厌恶、消极的态度,对于教师的教学被动接受,学生的这种表现一般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1.没有培养阅读的兴趣

许多小学生在入学前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阅读缺乏兴趣,这种原因是由多方面造成的,比如家庭中没有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幼儿园老师对于这方面的引导不够等,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对兴趣的培养很重要。

2.缺乏好奇心,没有求知欲

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于世界与周围的环境漠不关心,兴趣爱好少,对事物缺乏主动探知的欲望,这也是造成不爱阅读的一个原因。

3.在学习中被动接受

很多的“乖”学生对于阅读表现出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老师要求的才去做,老师不要求的绝不过多关注,老师让阅读的书籍才去读,学生自己没有主动阅读的习惯,他们在学习中就是一个被动接受者,没有自己的主意,也没有自己的观点。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呢?鉴于这个问题,我在教授语文过程中做了以下一些实践,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在教学中重视情绪体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如果学生对于某一事物有兴趣,就会积极持续、专心致志地去研究它,因此,兴趣的培养很重要。为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爱玩的特性,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阅读。

2.提疑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主动地去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始终记住并注意一点: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疑问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也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良机。在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经过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思考的时候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正面的思考,还要进行反面的思考。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善于设疑解惑,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敢问敢答,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你问我答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解惑,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中。

3.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自发地阅读

学会学习是主体教育的目标之一。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且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学生在学习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方法内化为能力,对学生阅读方法指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使学生主动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视阅读为自己的内在需要,在阅读过程中体现出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内引外联,引导学生积极地读课外书。吕叔湘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可见,语文学习不仅要重视课内,还应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课内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起点,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拓展。课内的阅读指导和方法实践是为了学生能够更顺利地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学生能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阅读,逐步构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策略,达到有效的课外自主阅读。

4.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要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成绩要及时做出反馈,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给出不同的指导意见,引导学生阅读,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性格各不相同,在语文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做好课内的阅读工作。在课外阅读中,对于学生的阅读内容要多关注,使学生在繁多的阅读书籍中选择充满正能量的图书,培养乐观向上的个性。

[1]王立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5(28):81-82.

[2]杨立民.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吉林教育,2016(10):87.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积极主动能动性课外阅读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创设情景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要积极主动地支持老促会的工作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积极主动作为 大作“借”字文章
积极主动地做事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