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言语创造力的培养

2016-03-03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兵马俑言语创造力

王 艳

(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中心小学)

浅谈阅读教学中言语创造力的培养

王 艳

(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中心小学)

阅读教学中学生言语创造力得到培养,就会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在文本解读时,学会取舍,要从关注内容转移到关注写法,要强化读写的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言语创造力;取舍;写法;读写结合

言语创造力是学生使用语言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各种能力的核心。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就能发展综合素养。当前,学生的言语创造力还很薄弱,教师也缺少这方面的训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下面简要谈谈我的看法。

一、文本解读,学会取舍

任何一篇文本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它是由几个段落构成的。作者在谋篇布局的时候,并不会平均用力,而是有所侧重,从而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除了要整体把握之外,还要在重点处多琢磨。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文章的重点表达明白的,有哪些语言或者写法值得关注和学习。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品读,避免了平均用力的现象发生。在重点处驻足,就会让学生有时间学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利于学生言语创造力的培养。

比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时,在课文整体观照下,就要把重点聚焦在关键的段落上。教师可以带着如下问题进行解读:

1.天鹅破冰的过程是怎样的?作者先写的是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这几段中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彩?能突出天鹅的精神?

3.哪些地方不太好懂?读时会产生疑问?

4.如果让你讲讲这几段,应该怎样讲?

这几个问题,从课文叙述的顺序、语言表达、阅读感悟、复述等方面,对文本的重点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应该说,这几个方面解读透了,教学中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了,这样的解读和教学,最终发展的是学生的言语创造力。

二、文本感悟,关注写法

阅读一篇文本,往往内容一读就懂。有的文章虽然内涵丰富,有些句子理解起来有点难度,但是,多读几遍,相信理解也不是难事。然而,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把关注点放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不厌其烦地在文章内容上绕圈子,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寥寥。就阅读一篇文章来说,语言的表达形式往往容易被忽略,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对写法也不容易发现,这是学习上的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表达方法,应该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同时,在品味写法的过程中,一些内容也便内化于学生的心中。

比如,四年级下册有篇文章叫《人类的“老师”》,介绍的是人类从自然界的生物身上获得启示,发明创造了一些东西,造福人类。有位老师在教学中,整节课围绕“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人类从它们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最终发明了什么?”这样十分浅显的问题,引导学生读悟课文。一节课下来,学生只知道了些科普知识,而这些知识是一读就懂的,课堂教学的效率可想而知。

如果从写法上来指导,教师就可以这样提问:课文是怎样写出人类从这些生物身上获得启发,进行发明创造的?课文的这几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样的问题指向的是文章的写法,对学生的思考具有挑战性。通过段落的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几个段落表达的秘密:先写了生活中的现象,然后写启示,最后写的是发明。在发现了文章结构上的特点之后,就要及时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在朗读、说话的言语实践中,进一步内化课文的内容,理清段落层次,知道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这样的教学,就不是围绕内容在转,学生的言语创造力就会得到发展。

三、课外延伸,读写结合

言语创造力的直接表现,应该是对言语熟练地运用。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学会了写法,还不算具有言语的运用能力,还需要通过写作进行积极的迁移训练。专门的习作课,是进行言语运用训练的主阵地,在课内进行一些练笔活动,也是提高言语创造力的一条有效路径。现在的问题是,课堂中大量地进行听说读的练习,写往往被挤出了课堂,很多时候,学生没有当堂练笔的机会。有时,教师虽然也注意到了要读写结合,但是,写多成了课外的作业,能不能得到落实,不得而知。把写挤进课堂,让写在课堂中拥有一席之地,应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责任。

《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作者在构段方式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值得学生学习借鉴。比如,总分的写段方式、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都需要学生好好品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仿照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一个地方。

《秦兵马俑》一文,从写法上看,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一是过渡句的运用。课文用一个过渡句,把写秦兵马俑的两个方面连接了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用一个过渡句,写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写自己的妈妈:妈妈不仅勤劳,而且善良。二是对兵马俑的描写。文中描写了几个典型的兵马俑,通过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的描摹,把兵马俑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兵马俑那么多不可能都写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描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兵马俑的形象,还可以通过想象,写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兵马俑的形象。这样,通过多轮的写作练习,课文的多种写法,便在读写结合中得到了落实。

言语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要靠长期不懈地运用教材,挖掘出训练点,并强化训练。一旦这种能力养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1]江俐.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6(1):15.

[2]林健.以写带读,培养学生的言语创造力: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思考[J].语文月刊,2011(7):21.

[3]徐正华.一年级阅读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江苏教育,1985(9):28.

[4]顾洁.从语言出发 再回到语言:谈阅读教学中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3(6):10.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兵马俑言语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兵马俑底座学问大(第六站)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兵马俑
你知道兵马俑的历史吗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为何没有女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