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6-03-03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浅谈习惯小学生

杜 琴

(湖北房县大木厂镇大木小学)

浅谈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杜 琴

(湖北房县大木厂镇大木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阅读是什么?阅读是从文字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的手段。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智力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阅读在现代学习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从小学会阅读,学会有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使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成为学习的强者,社会发展的主人,这是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的任务。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农村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从教学经验上看目前农村小学生在阅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不爱阅读

大家都知道,目前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少学生在网络上打游戏、聊天等,很少有孩子为了学习的需要,为了丰富自己的阅读能力而在网络上读书,或是花一些时间读课外书。

2.学生不会阅读

有不少农村学生的阅读从小到大仅仅局限于课堂,就学了课堂上教师教的一点阅读方法,没有更多的方式去正确阅读,更不用说阅读的技巧了,所以,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3.学生没有阅读的良好习惯

素质教育虽然提了多年,但农村教育很大程度还在应试教育上,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所以主要时间都用于提高成绩,占用了大量的课外时间,而没有时间去经常阅读,自然就没有阅读的习惯,没有习惯,怎么去积累大量的阅读知识,就更别谈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了。

二、怎么解决以上问题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时时不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地让学生成为课堂阅读的主人,积极调动学生的激情,参与阅读,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不断地阅读。当学生真正有兴趣去阅读的时候,就是阅读能力最合适的培养时期。带着兴趣去阅读可以使枯燥无味的强迫性阅读变为神秘探究的“悦读”。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下心情开朗,记忆力强,思维清晰,开展阅读活动就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以模范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要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寻找突破口,以帮助学生找到最终的答案,并思考:通过阅读想到了什么?该怎样应用到实践中?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模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强制,也不需要意志控制,就能自觉地进行阅读的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完成阅读内容、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作用。首先,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把注意力全部放在阅读的文本上,用心读书。其次,要有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宋代著名文人朱熹说:“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它是我国传统读书法的精华,没有思考的阅读是低效甚至无效的阅读。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每天有目的地阅读一些内容,并且要坚持,设计好每周、每月、每学期的计划,在各种计划前提下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习惯,就能提升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校和学长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需要一定的环境,特别是学校环境的创设。学校和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小社会的环境也能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这需要学校决策层高度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和家长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阅读条件的建设

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阅读的场所不足,没有配套的阅览室、图书室等,就需加强图书阅览的硬件建设,可以利用现有学校资源建设不一定标准的图书室和阅览室,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以在教室走廊外悬挂名言名句,也可以建设以教室为阵地的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报刊放入班级图书角保证资源充足,并不断扩充新资源;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平台,进行网上阅读等。

2.加大对阅读活动的开展

在学校的计划中,明确学校对阅读工作的具体安排,阶段性地开展阅读大比武、演讲比赛、快速阅读等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从深层次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加强考核力度

学校要加大对不同学科的考核力度,比如语文教学中,设计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考核,与学校常规考核挂钩,这样才能促进教师持续地去抓学生的阅读能力。

4.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确实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完成。但相当一部分家长倾向于孩子读好课本、读好老师发的阅读材料就行了,反对孩子读小说、杂志等“闲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殊不知许多“闲书”并不“闲”,而是开阔小学生视野,锻炼小学生思维,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很好“课本”。如果对孩子看“闲书”的举动一味地管、卡、压,无异于扼杀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抑制了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学校建立一套系统体系,坚持不懈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也需要广大家长的支持。“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持续地做一件事”,我们相信,长期坚持将阅读能力的培养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中,定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1]曹桂梅,王秀玲.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2]向华元.浅谈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4(5).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浅谈习惯小学生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上课好习惯
为诗浅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