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生活化,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016-03-03王春波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活化有效性思维

王春波

(吉林省大安市联合小学)

让数学生活化,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王春波

(吉林省大安市联合小学)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学习方式必然要向创新性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靠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的,这种目的就是学习的强烈愿望,有了这样的愿望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鉴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让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习的有效性,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深钻教材,丰盈内在,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学生的状态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精研教材,换位思考,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的个性 ,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的教学真实有效。

二、关注个体差异,使数学问题大众化

新课改主张数学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做准备,更重要的是要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相关联,要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成为一个好公民的价值观基础。实际就是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观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所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面对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存在的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新教材中设计的“思考”“探索”“想一想”“仪一议”“试一试”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选一些课外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促进成绩的提高。

三、创设情境,注重感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应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进而提高问题探究的有效性。

如学习“人民币计算”时,我先提出:“今天是我们班李x同学的生日,老师在商店里看到了一些漂亮的彩笔,(出示三种带有单价的彩笔:8角、5角、1元)我想买两支代表全班送给他作为生日礼物,大家给个意见,买哪两支好呢?要多少钱呢?请大家商量一下。”在这我接住学生身边最感兴趣的实例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活动的实效性。

四、动手操作,拓展思维,与思考结合趣味化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动手操作是认知的源泉,是提高兴趣的助力,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如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22-17=?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个位“2-7”不够减,怎么办呢?让他们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一般来说,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很少有一个学生同时想到几种不同的算法,常常是几个人汇集在一起的,作为教师不可要求全会,也不能硬性规定必须会哪一种,更要注重对算法的体验,因为体验是数学不可缺少的阶段。所以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多数学生意识到借助小棒来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把思维活动建立在具体、直观的操作活动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因此操作活动的效果是显著的,所以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操作活动中。

五、联系实际,激发兴趣,提高评价导向功能

众所周知,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有广泛的应用,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学数学 用数学”的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得把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为此教师既要注重评价和激励功能又要重视导向功能,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目的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所谓的导向功能,就是在评价时要指出“好”在哪里,让教学评价成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习活动向有益的方向发展。如学习“11~20”各数认识的时候,教师出示植树场景图,提问:“大家看到什么?”学生回答:“有学生、老师、树苗、水桶……”这时有学生说看到3只水桶,这时我就因势利导进行评价:这位学生能用数字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话说得更明白,真好!那我们仔细看是3只水桶吗?这样的导向评价不仅肯定了学生回答好的地方是用数字表达,体现数字作用,并向学生暗示了“用数字表达清楚”这一数学意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广阔而美丽的天空下,只要我们在紧抓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有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这才能让贴近生活的数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1]姜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展望,2014.

[2]王晶.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回归生活:谈数学课堂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5.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生活化有效性思维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