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单
——课堂教学的指路灯——《猫》教学案例

2016-03-03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词语交流课文

洪 薇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大溪镇中心小学)

学习单
——课堂教学的指路灯——《猫》教学案例

洪 薇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大溪镇中心小学)

案例背景

2016年9月,我编写了人教版四上17课《猫》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学习单。在设计学习单上,我努力突出以学生为本,还教于学这两个教学理念。作为一篇“老”课文,前辈们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思路和教学设计。为了响应学校新一轮教学改革所提出的“以学定教,学为中心,小组合作”的学习理念,我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取舍。

一、以生定教,简约模块,提高课堂效率

一节课只有45分钟,那我们如何让孩子在这短暂的时间内达到学习最优化呢?那就是压缩、剪辑学生已知的知识和能力。课前,我给孩子们下发了本课的学习单,让孩子们独立完成“搜索引擎”和“基础达标”部分的内容。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预习时自己去搜索有关作者的一些资料,读准字音,写对生字,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等这些孩子能独立完成的内容。第二天,收回昨天的学习单,发现孩子错误的地方集中在个别字词书写和概括大意上。由此,在课堂上,我将书写错误的字词归类放到PPT上呈献给孩子观察,孩子通过对比,知道了字词错在哪里。紧接着,让孩子们将这些词语认认真真地写在作业单的另一条线上,达到巩固的效果。我想,孩子们经过这样的学习后,应该会比平时用力去学习生字更高效。

二、以组为点,合作学习,交流生字词学习情况

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就着手培养小组内学生合作解决生字词的音、义两点。因此,读生字和交流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这一块,我们主要是以小组内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交流解决。小组内经过讨论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抛出来全班交流。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相互学习的能力,还培养了孩子质疑问难的学习态度。在组内交流时,要求孩子们一个一个轮流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这样做就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之间相互倾听的能力。

三、以单为鉴,找出难点,攻克预习难点

学习单是学生预习情况的一面镜子。在上课前批改学习单中预习部分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孩子们在哪个板块遇到了难点。在上课之前,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案进行二次修改。在批改这份学习单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在“《猫》这篇课文写了两种猫,一种是__________的大猫,一种是_________的小猫”这道题中出现了各种各样错误的答案。我就明白了,孩子在梳理文脉、概括课文大意方面出现了问题。在课堂中,不能采用小组交流的方法去交流汇报预习内容。我将教案做了调整,放开导学单,放慢节奏,和孩子们一起一步一步梳理交流,理清文脉,习得概括的方法。方法如下:(1)用你们的火眼金睛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两句高度概括猫性格的句子。(2)出示句子,让学生抓住这两个特点,用上关联词语,说说猫的性格。(3)点破学习方法:刚才,我们就是通过找中心句,抓关键词,了解课文大意,这种方法叫摘录法。对于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完成的任务,教师就有必要以课堂组织者的身份去引导孩子分步骤突破学习难点。我想,不管是传统课堂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我们都有必要让孩子采用合适的方法去真正解决问题,习得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素养。

四、以点带面,先扶后放,改进教学方式

作为一节语文课,抓住重点段,教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学习,习得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不管是以前的传统课还是现在的小组合作模式的课程,我们都应该以文本为例,教会孩子阅读、思考等方法。特别是我们处于小组建设初期的课程,更应该手把手教孩子通过什么方法去学习,透过文字让学生理解文字背后所隐藏的奥秘。考虑到本篇课文第一部分描写大猫性格古怪的内容是平行出示的,因此我采用学法指导,品读感悟古怪1的方法,让学生采用圈词语、画词语、找事例、品情感的学习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让孩子掌握阅读的方法。紧接着让学生采用研读古怪1的方法,依托导学单,小组合作学习古怪2和古怪3。因为花了大手笔学习第一自然段,一步一步教孩子学会了本节课的阅读方法。孩子在慢慢学习中习得了这种阅读的方法,因此接下来小组合作学习古怪2和古怪3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在学习单中,为了让孩子更明确小组合作交流要求,我特意在学习单中指出:小组合作:我们也按照学习第一段内容的学习方法,通过圈特点—找事例—品语言的方法来小组自主学习,继续感受大猫的古怪。设计这一要求,目的是让学生采用刚才学习的阅读方法,先圈特点,再找事例,然后品悟语言,用这三步走的方式来感悟老舍笔下那只大猫的古怪性格。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大家先独立默读,完成学习单这部分的内容,再采用四人交流,一人记录,一人代表汇报的小组合作模式,有条不紊地将本组合作交流的观点呈现给大家。本组内成员回答完毕,再听听其他组有没有不同看法。这样就达到了全员参与课堂的教学目的。

[1]陆莉.用好“学习单”打造高效课[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1).

[2]潘樱.妙用“三单”,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2(4).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词语交流课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如此交流,太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找词语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一枚词语一门静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