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预习的小策略

2016-03-02曹阳

西藏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学困生目标

◆曹阳



有效预习的小策略

◆曹阳

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不争的事实。针对西藏民族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行为习惯,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促使学生养成认真预习的好习惯。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只有通过预习后的课堂学习,才会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容易听懂,跟得上。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够自觉预习,把预习落实到平时的学习中去。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地预习。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学生选择了老师布置才会去预习,有时候老师布置了,却未必去预习。更有学生不喜欢预习。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的预习就谈不上有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预习呢?浅谈几点认识。

一、根据学情分层确定预习目标

不同的学生,其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内在需求都不相同,不顾这些差异,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达到统一要求,必然不能激起学生预习的兴趣。因此,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或者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确定自己的预习目标,就十分重要。

根据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要求他们扫除学习的绊脚石——字词,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确实有限。学困生定的预习目标是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把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自己弄懂或者请教他人。中等生在此基础上就必须自行弄懂一些基本概念问题了,能够自己找到该学习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并做一做课本上的基础练习。对于不理解的方面用铅笔做上标记,课堂上专心听讲。优等生则要求必须尽可能地理解所学课题基本概念、定义、表达式的使用条件和范围等内容,独立自主的做完课后练习作业,适当的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充自己的视野。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预习目标,增强了积极参与预习的有效性。

二、分层次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预习的任务是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方向;复习和巩固有关的旧概念、旧知识,并且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出重点和难点等。也可以画一下知识树增强自己的记忆。课前预习的任务是布置了,不要认为布置之后学生就会不折不扣地完成。实际上民族地区学生的自觉性是比较差的,能够主动去完成新课预习的学生是很少的。

老师要经常从不同途径检查不同类型学生的预习结果,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合适恰当的方法,并给予批评指正或者表扬鼓励。比如抽查基础较差学生是否扫清语言文字障碍以及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内容;询问中间基础学生在新课学习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能否找到学习的重点、难点等。讲新课时则要求优等生亲自来推导课本中一些基本公式,对一些基本概念、定义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是否独立做了课后练习等。

三、根据预习情况微调课堂教学

学生不积极主动地参与预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老师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预习没有多大的关联。老师往往不了解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疑问和其他需求,从而产生“老师根本不在意,预习了也无用”的想法,挫伤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因此,对于学生预习的情况,教师应及时了解,并根据检查的效果适当修改设计教学,或将原先的设计进行适当调整,使教学目标更合适,教学流程更合理,教学策略更富有针对性。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自己被充分重视,从而激发参与预习的积极性。根据预习结果,设计或调整教学,是“以学情定教法”的具体化,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必须为“学”服务的现代教学思想的体现。

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每个层次的学生需求都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尊重,基础差得到了更多的帮助,厌学情绪就会减少。使每个学生都深切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久而久之,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四、针对学生预习情况实施干预鼓励

干预鼓励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预习成效的检验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以不同起点为准则进行相应评价标准,使学生人人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全员参与预习的积极性。

基础较差的学生所确定的预习目标对优生来说往往是比较低的,但他们同样有很强的自尊心,而且对评价非常敏感。因此,应稍降低评价标准,最好采用课下单独点评。如果没有完成课前预习,必要的惩罚也是必须的。课前预习完成较好,在课堂大张旗鼓单独表扬,或者赠送一些小礼物也是应该的。对中上等生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优生,他们的进取心较强,促其向深度与广度方向发展,鼓励他们善思考、善提问。不但要求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辅导学困生,而且还要鼓励他们与同类学生展开竞争。只要他们在课堂上较好地展示其预习所得,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取,定期与不定期的给与他们言语表扬和物资鼓励。目的就是要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体验到预习带来的成功体验或挑战,都品尝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成果”,从而愿意预习,喜欢预习。只有这样,预习才能有效。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有效的预习先行,高效的学习只能是一句空话,犹如昙花一现。由此我想起朱熹写过的一首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效的预习犹如学习的源头活水。只要大家广开源头活水,一定会浇灌出美丽绚烂的课堂之花。同学们的学习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作者单位: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韩秀梅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学困生目标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