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聋哑学校语文教学中手语与语感的对接探析

2016-03-02邓安惠重庆市合川区特殊教育学校重庆合川401520

关键词:聋哑学校合川聋哑

邓安惠(重庆市合川区特殊教育学校重庆合川401520)



关于聋哑学校语文教学中手语与语感的对接探析

邓安惠
(重庆市合川区特殊教育学校重庆合川401520)

摘要:聋哑学校是一个教育性质比较特殊的教育机构,因为它的教育对象主要都是聋哑学生,教学方式也主要是以手语教学为主,因此其教学也会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本文就聋哑学校语文教学中手语与语感的对接现状、提高衔接度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析,以帮助我国聋哑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聋哑学校语文教学手语与语感对接探析

前言

聋哑学生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便是使用手语,然而要想聋哑学生能够拥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以便更好的学习就必须要将手语与语感进行对接。语文的学习就是一个培养语感开拓思维的学习过程,因此聋哑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多锻炼学生将手语与语感对接起来。本文就针对聋哑学校语文教学中手感与语感的对接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1]

一、聋哑学校语文教学中手语与语感对接的现状

手语作为聋哑学校与外界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让每一个聋哑学生学好手语就会变得非常重要。然而现在的聋哑学校的教学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聋哑学校为学生安排的课程非常多,学期也非常长,往往老师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去上课,但是最后得到的效果却并不是很好,有些学生甚至在上完课程后仍然连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没有。聋哑学校现在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教学速度慢”、“效果差”,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想要改变聋哑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将会难上加难。所以为了让聋哑人能够正常的与外界交流、能够正常的生活,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更改我们的教学方式,凡事多为学生着想尽最大努力多去激发聋哑学生的内在潜力,如此才能让聋哑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推进聋哑学校的教学发展。

二、促进聋哑学校语文教学中手语与语感对接的方式

1.培养学生的语感

聋哑学生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阅读质量的好坏直接来源于老师语感的表达。刚刚上学的聋哑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他的所有东西都需要老师帮助他一笔一划的去描画,但这个时候的学生也是最好领导他正确向前的时候。要想手语与语感更好的对接,在一开始就需要培养他们的语感,这样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顾此失彼。要培养他们的语感可以从多方面着手,例如让他们做句子语病修改题、组词造句、变换句型等,这些都可以让他们拥有产生一种语言感悟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要培养自己的语感,首先我们就得多背课文然后抄写句子最后把它们大声说出来。培养手语语感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每一个肢体动作都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了。

2.设置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是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予以一种方式模拟出来,它包含了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情感思维、语言方式等等内容,将这种情景在课堂中模拟出来让学生置身其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件事情发生的因果关系,在聋哑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将语文课本中的情景模拟出来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手语去感悟情景中所产生的情感,如此也促进了手感与语感的对接。

聋哑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随着他们的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如果老师在语言教学中将课本中的情景在课堂中模拟出来,使聋哑学生能够看到最真实的场景,这将会勾起聋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例如老师在为学生讲授《咏鹅》这首诗的时候,老师要想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曲项向天歌、什么是白毛浮绿水,就可以带一只小鹅进入课堂。学生一看到一只小鹅在课堂上出现自然都乐的来了兴趣,这样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然也就明白了他们今天要学的内容,他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会因为产生兴趣而理解的更深。

3.提高教学质量

老师永远是带动课堂领导学生的主题,所以老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必须严格把关。要让手语与语感更好的对接,就需要老师也具备良好的手语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将语言艺术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同时要让自己具备清晰地思路,知识点条理清晰具备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觉得老师授课条理清晰明了简单易懂、主次分明、生动有趣。聋哑学生不同于正常学生,所以教学起来会比较困难,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需要老师能够与聋哑学生和谐共处,让聋哑学生觉得学习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事。[2]

4.培养学生的语感

大声朗诵课文是我们正常学生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反复的朗诵文章可以让我们感受文章的节奏韵律,反复阅读文章也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去记住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但是聋哑学生并不具备说话能力,他们学习课文的时候只能去靠手语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如何让他们去捕捉到课文所要传达出的情感,如何让他们领悟到句子的优美并将之表达出来,就需要培养他们将手语与语感对接的能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字更是韵味悠长,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每一个句子都表达了其特有的思想,每一句诗词都会拥有和谐的音调和强烈的节奏感。要让聋哑学生理解,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时让聋哑学生与文字思想产生一种共鸣,让学生将手语和表情相结合慢慢的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3]

例如在《咏鹅》这首诗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心里有感情的利用断句的方式默默朗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然后老师再教学生如何结合手语与表情将他们表达出来,用去画出诗句中的平与仄,这样就可以让聋哑学生感受到诗句的节奏感,同时也可以将诗句中平仄有序,跌宕起伏的韵律之美展现出来,让与他交流的人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意境中。这种教学方法强化了聋哑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进了聋哑学生将手语与语感相结合。

结语

聋哑学生无法正常的与人进行交流,生活中也会因此存在极大的困难,手语成为了他们与外人接触的唯一工具,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希望聋哑学校日后可以整顿现在的教学状态,真正做到高效高质量教学,引导聋哑学生做好手语与语感的对接工作,让他们也可以拥有一个完美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徐小飞.手舞出来的精彩--浅谈聋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手语朗读训练[J].考试周刊,2014,(99):46-46.

[2]张红苓.关于语文教学体系的科学化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6):84-88

[3]肖泰.浅谈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手语[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6):61-61.

邓安惠:(1963,5——)女,汉族,重庆合川人,小学高级教师,在重庆市合川区特殊教育学校工作。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聋哑学校合川聋哑
合川脱险
他笑了
聋哑人罪犯服刑期间的心理情况调查与分析
两个好朋友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翻转课堂在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聋哑学校班主任工作之我
女儿孝心无边聋哑50年的母亲开口说话
聋哑学校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