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语文合作学习常见形式及细节把握

2016-03-02童彦伟周口市川汇区广播电视大学河南周口466001

关键词:意识语文课堂教学

童彦伟(周口市川汇区广播电视大学 河南周口 466001)



中专语文合作学习常见形式及细节把握

童彦伟
(周口市川汇区广播电视大学河南周口466001)

摘要:"合作学习"引入中专课堂教学以来,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创作精神、主动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细节把握的一些问题上,应该尤为重视。比如:合作学习的选择;分组、分工;合作规则的制定;学习环境的营造;关于表扬及评价等等,文章就相关性问题分析介绍,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专语文合作学习

一、前言

中专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进入中国后,有人甚至把它称为“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方式”。“合作学习”侧重通过讨论、研究、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承受能力、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引入中专课堂教学以来,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创作精神、主动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合作学习与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必须要深刻认识其意义所在,有选择的组织合作学习;科学合理地分组、分工;制定有序规范的合作规则;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意识;表扬评价及时规范到位,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文章依次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1]

二、合作学习常见形式

合作学习理念把握的基础上,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接下来应注意具体方法的运用,汇总常用的合作方式,参照如下:小组合作讨论——参照授课内容,下达教学任务。根据教学任务,合理编排小组。组内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探究,达到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最为常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问题式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互相提问、解答的合作学习模式即为问题式合作学习。这种模式以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为依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如在学习戴文赛的《牛郎织女》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在说明文中加入神话和文学故事有什么好处,而学生可以向老师了解与此文相同的科学与故事水乳交融的文章还有哪些,学生的学习趣味由此而发。表演式合作学习——即通过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树立自我学习的好习惯。如在《茶馆》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让学生表演其中的某个片段,最后给予评价。表演式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手法灵活多样的生动表现,让知识场景化、形象化。

三、合作学习的细节把握

1.有选择的组织合作学习

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较为常用。但是,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的编排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有选择性的组织。对简单、可独立完成的任务,没有必要展开合作学习。而复杂、思维易受阻的任务,则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也是组织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2.科学合理地分组、分工

考虑到学生能力、性格、学生水平层次、个人特质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合作学习的同时,想要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实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确保组内组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小组内的实力均衡,确保小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常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中,每组成员安排在5人左右,更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而且,这样的成员组成,作为一个动态的结构,成员间的自由组合、交流互动、互换互动,不仅有利于成员间的交流,更能加深学生与教师间的更进一步了解。

3.制定有序规范的合作规则

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在活跃气氛、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无疑是成效显著的。但是,达到这样的目的,同样需要一定的秩序约束和规则限定。如果在合作规则方面缺少统一的限定,合作学习无疑将陷入混乱的误区,脱离了学习的本质要求。由此,必须要制定有序规范的合作规则,在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有序开展讨论、交流,探究和操作。教师应在学生小组构建、小组管理、职责分配上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小组成员在积极承担个人责任的基础上,组成一个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的高效率团队,从而高效优质地完成学习任务。

4.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度。本着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有必要在合作学习中,努力营造这样的教学环境。而且,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有合作、思考、探究的空间,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的热情。在此,要求老师能够放下身段,转换教学角色,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5.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意识

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开展的最终目的。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样是合作学习应具备的重要内容。合作学习应注重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更要鼓励小组成员养成相互信任、思维碰撞、勇于创新的好习惯,因为合作学习很多都需要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如在专业课题中,在选题、审题、构思、操作,需要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借鉴互补。因此,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是合作学习关注的重点。

6.表扬评价及时规范到位

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小组,要及时给于表扬。而表现不好的小组和个人,则要及时给于警告和惩罚。由此,来逐渐规范完善行为规范,发挥示范小组的带头模范作用,确保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而达到教学管理的目的。

四、结论

总之,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中专语文教学中,广大师生要积极利用合作学习的机会,开展学习评价和教学反思,朝着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的目标不断努力,努力实现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骆舒洪.有效教学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 2007(09)

[2]周进军.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 2006(07)

[3]王光荣.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4]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2(03)

[5]鞠玉翠.行动研究何以联结教育理论与实践[J].山东教育科研. 2002(07)

猜你喜欢

意识语文课堂教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