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2016-03-02郭会玉古浪县古浪初级中学甘肃武威733000

关键词:表达能力观点交流

郭会玉(古浪县古浪初级中学甘肃武威733000)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郭会玉
(古浪县古浪初级中学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在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时代,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才能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在与人们交流的过程中,能否用恰当合适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所有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提升表达能力

前言:

表达是现代社会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离不开表达,因此要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语文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学课堂上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其表达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表达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交流的主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可以用“酒香也怕巷子深”来形容,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就无法将自己的能力与优势展现出来。表达能力并不完全决定于性格因素,其是一个人能力的外在体现,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与先天条件有关,更与后天教育有关,而语文教学是影响后天表达能力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初中时期,学生对事物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思维,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教育会对其思维模式以及表达习惯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使学生能够准确、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同时,表达能力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能说、敢说并不代表表达能力强,一个人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底蕴,表达过程中才能有理有据、得心应手,一方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情感参层次分明的表达出来,做到灵活自如。学生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步入社会以后就能充分展示自我,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1]。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途径

1.合理设计教学程序

语文教学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很多讨论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视角。因此,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不采用灌输式教育,对于一篇文章或者是一个问题,不是教学生应该从哪个视角思考,而应该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独立思维,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自由。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自己独立讲解的时间,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可以成立交流讨论小组,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学习成果,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出一种轻松的交流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主动去参与并享受交流过程。例如,在给出一个问题以后,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段时间去思考和讨论,而不是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答案范围内,之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方面促使其形成一种发散性思维,养成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其逻辑思维,将自己的想法清晰的表达出来,不断提升其表达能力[2]。

2.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一般讨论环节都限制在同桌之间,学生真正能去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很少,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学生经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或者是不敢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机会和平台,使学生敢表达自己所想、能表达自己所想,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展现出来,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以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到台前即兴演讲,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可以选择朗诵诗歌,也可以选择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只要学生能够在台上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实现了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辩论赛,就文章中的某个人物或者是某个观点展开辩论,教师则作为裁判。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在辩论过程中可以明显提升其表达能力,因为学生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观点是什么,怎样表达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3.开展课外表达训练

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语文课堂上,毕竟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有限的,不能照顾到每位学生,教师应该树立生活中处处都是教学的思想,与学校教务部门一起组织一些课外教学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3]。

例如,可以组织开展校园主持人大赛,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可以设计以下环节:第一是课文朗诵,学生随机抽取课本文章,然后有感情的朗读,根据流利程度和感染力来评分;第二是自由交流环节,教师可以就某个话题与学生展开交流,通过学生的反应速度、观点的完整性和创新性来评分;第三环节是即兴演讲环节,学生自己抽取一个演讲题目,几分钟以后在台上开展即兴演讲,教师根据学生演讲内容与主题的契合度、观点的逻辑性与学生的现场感染力等来评分。这些比赛环节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以及自信心等都提出较高要求,学生参与类似活动可以发现自己在表达方面的弱点,并在平时学习中积极弥补。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无论是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要求工作者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对此,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程序、丰富教学手段,多开展一些课外表达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包艳辉.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5,10(12)25:88.

[2]信秋灵.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 2015,14(16)29:144.

[3]葛冬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改革与开放,2009,11(13)06:193.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观点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观点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