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文科类高校创新创业载体的新探究

2016-03-02萨出荣贵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天津300270

关键词:时代背景载体大学生

萨出荣贵(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天津300270)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文科类高校创新创业载体的新探究

萨出荣贵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天津300270)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而形成的教育理念。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和国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下,推动高校青年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参与的积极性,对高校育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载体创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人力资源和知识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调控。知识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以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基础的。”①创新创业教育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教育价值,已经被国家高度重视和推行。要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就需要高校孕育切实有效的载体,孵化创新创业的元素,推动国家和社会的长远持续发展。[1]

一、创新创业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1.对大学生自身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

“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开阔的创新视野至关重要。”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核心是“创新”。突破传统高校学科专业范式的影响,打破传统培养方式,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导向,以兴趣为出发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2]

2.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③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创新创业作为突破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国家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这些都要求社会、高校以及个人重视创新创业的显性效果和长远优势,注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

二、文科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1.学生缺乏积极性

文科院校中,在创新创业意向调查中,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对创新创业认识不足等情况。在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中,文科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向,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实施创业实训等的要求,达不到创新创业实训目的。

2.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技能

文科院校学生大学期间专业以学习理论为主,缺乏管理能力、专业技术等应用型很强的技能,在创新创业中缺乏优势,不能很快的掌握创新创业的主动性,文科学生总体创业率较低。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降低了创新的技术要求,更多的是创新的能力和商机的把握,这也为文科院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大的实现空间。[3]

3.创新创业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目前,国家大力强调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层面的积极支持,但是政策落地却缺乏成熟的环境。

三、文科院校创业载体的新方法

在新形势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人们来说创业有了很大的契机。例如,智能手机、电脑等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普及,孵育了很好的创新创业的机遇,为社会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创业机会。

1.构建符合高校学生特点的创新创业课程载体

实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创业学科体系为基础,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学科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应该构建以创新创业理念为主,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活动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课程形式结构体系,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科学结合,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扶持学生社团建设,加强产学合作,培育创新创业沙龙

学生社团组织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支持和鼓励学生创业社团能使在校生感知创业的意义,也方便广大同学切身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为大学生提供交流、学习、提升的空间;学校设立“创业实验室”、“模拟创业实训中心”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适当予以经费资助,为学生打造一个创业的基地或孵化器。

3.打造网络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机遇

创业实践平台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最有效平台,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的发达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智能APP、互联网等使社会便捷,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提供了很多的创新创业契机。

四、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平台的实践研究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实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要以创业学科体系为基础,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学科体系,以创业教育为首要的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在创新教育载体的过程中,需要将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将提升导师队伍有机结合,邀请有经验的社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定期召开创业沙龙,使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形势相适应,才能发挥创新创业对社会的最佳效果。

2.加强网络平台孵化器建设,创新孵化方式

目前,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的前提下,各省市、各高校均有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创业设计大赛、创业APP大赛等,很大程度发挥了网络平台的孵化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在校学生以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为载体,多方面训练学生创业能力和技能,培育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网络平台建设,也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平台更好为学生服务,使创新创业便捷化、智能化,与高校学生能相适应。

3.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建立创新创业基金,建设高校学生创业园

高校学生创业园是为大学生提供的帮助其资助创先创业的专门活动场所。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个长远规划,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创业人格的培养,是学生积累创新创业经验的重要基础。因此,倡导设立创业基金,建设高校创业园区,可以通过创业活动大赛来吸引企业的资金,以此促进产学合作。

4.模拟创业,创新实训方式

模拟创业是指从寻找商机开始,到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融资和创业管理的全过程模拟。借助创业平台开展创业实践,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创新,从而推动创业的可行性发展。

综上述,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孵化基地,能很好的开发青年人才,能实现国家长远持续发展。广大青年学生也需要积极认识到创新创业在时代潮流中的重要地位,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我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

[2]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

[3]陈笃钦.高校创业教育探讨[J].福州大学学报, 2008(3):109-111.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载体大学生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以创新为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