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乡镇中学生降低教学要求

2016-03-02池雯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山东枣庄277100

关键词:教学要求音阶音准

池雯(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 山东枣庄 277100)



为乡镇中学生降低教学要求

池雯
(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山东枣庄277100)

摘要: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情操。

关键词:音乐教育乡镇中学

在乡镇中学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十五年,也参加过很多音乐教学的培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同程度的认识到这句话的内涵。但是,我们也经常听到很多乡镇中学的音乐教师在抱怨:乡镇的孩子不如城里的孩子好教,他们什么都不会,音乐基础是零,音乐课不好上……怎么实现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怎么转变音乐教育的观念呢?每当听到这些抱怨的话时,我就在想,与其抱怨学生艺术素质不高,不如降低我们的教学要求去适应乡镇孩子的艺术素质水平,为学生们找到简单有效的方法,把音乐知识变得容易理解,方便参与。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就算是降低教学要求了,也能把音乐课上好。

一、教学先从了解自己的学生开始

乡镇中学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源来自周边农村小学,他们大多没有参加音乐培训的经历。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设施的配备仍然较为落后,缺乏音乐教具、器材,再加上音乐课被定义为“副科”,得不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课堂教学单一,使得音乐课毫无乐趣。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而是由其它学科老师兼职,音乐课只能听歌,更别说唱了。还有的学校甚至不上音乐课。所以,大多数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知识教育,不认识音符,不会唱音阶,有的学生甚至不会唱歌。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要怎么样开展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呢?

二、降低教学要求,找到适合乡镇学生的学习的方法

1.巧用方法,提高学生的音准。

音乐课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叫做“唱歌课”。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喜欢唱歌,想唱歌,但不会唱,不敢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都知道,学唱一首歌曲,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外,还要了解与之相关的一些知识,最低的要求也要把歌曲的音准唱准,而对于乡镇的孩子来说,唱歌“跑调、没调、音不准”,是阻碍和限制他们歌唱的真正原因。

怎样才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改变唱歌“跑调、没调”的现象呢,怎样才能用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根本没有音高的概念,他们不认识音符,不了解它们的关系,只是一味的跟唱,也不知道自己唱的对不对。

在一次教师的学习培训中,我了解到柯达伊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阶手势”。它借助七种不同的手势来代表七个不同音,再利用各手势高低位置的变化来表现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它能通过直观的手势变换,帮助学生区别不同的音高,形成正确的音准概念,将学生觉得难以捉摸的音高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可视化,形象化,我觉得这种方法很适合乡镇的学生们,于是,我在音课上开始教学生学习“音阶手势”。

乡镇的孩子们没有接触过这样的练习,他们非常感兴趣,学的也很认真,学生们通过手势高低的变化,尝试着去发现每一个音的高低关系,然后再跟琴练唱音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再唱音阶时,至少不会用一个调唱完七个音了。通过这个“音阶手势”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在音准方面有了提高,他们还了解了音符的唱名,这对曲谱视唱也有很大的帮助。

2.挑战激趣,优化节奏训练方法

歌唱教学除了要唱准音之外,正确的把握好歌曲的节奏也很重要。在教学中,我们会对歌曲的节奏进行分析和练习,以达到准确演唱歌曲的要求。对于音乐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能独自完成节奏的分析与练习,而对于乡镇的学生而言,独立完成节奏练习几乎是不可能的。结合乡镇学生的特点,我总结出几个小方法,让学生轻松练习节奏。

模仿对学生来说是最简单的方法。音乐课上,每次练习节奏时,我会准备一个小鼓,把要练习的节奏用鼓敲击出来,让学生来模仿,先是一小节,再到两小节,直到学生能熟练的把一条节奏模打出来。学生觉得有挑战性,很乐意参与其中。再好的方法,时间久了也会失去兴趣。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又把一起模打节奏改变为分组模打、个人抢打、节奏接龙、节奏创作等等,让学生始终保持参与的乐趣。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歌唱的音准及节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方法也许很原始,但真的很有效果。

3.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一个立体的欣赏空间

音乐欣赏教学也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音乐欣赏课也是学生最不喜欢的音乐课型,原因很简单,传统的欣赏教学,不是老师在讲,就是录音机在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听的状态,音乐课上的像语文课,讲也讲了,听也听了,但学生却什么也没记住,更别提欣赏了。

多媒体的使用,大大改善了这种只能听的欣赏课。我们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与欣赏作品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等,再把这些内容整合到教学课件中,学生在欣赏课上,可以通过图片及相关文字去了解作品的背景,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作品的演奏过程;通过视唱作品曲谱去感受作品的情感……特别是对于乡镇的学生来说,多媒体的使用从视觉、听觉方面给他们直观感受,使音乐变的更形象,更生动,更立体。大大提同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的自我提升,是对学生最好的帮助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不能只追寻形式上的教学改革,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为了能给学生一滴水,教师的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我们要有一条河,一片海……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形势的需要,适应不同文化层次学生的需求。

猜你喜欢

教学要求音阶音准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翻译的书与翻开的局——纪念《论各民族的音阶》翻译三十年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新高考对“曲线运动”的考查特点及命题趋向研究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