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究

2016-03-02刘萍新余市新余一中江西新余338000

关键词:化简椭圆例题

刘萍(新余市新余一中 江西新余338000)



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究

刘萍
(新余市新余一中江西新余338000)

摘要:数学教学的低效与无效让很所老师非常苦恼。随着新教材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方式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课堂的高效显得尤为重要。高效的课堂,需要精心设计的教案,需要学生的全面参与,也需要适当的练习讲评。

关键词:高效课堂精心教案全面参与练习精讲

高效课堂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无效”工作的悲哀和“低效”劳动的哀叹。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如果不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手段的更新,课堂就很容易流于满堂灌和题海战术的旧泥潭。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所有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都不愿重蹈的覆辙。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全校大教研活动——高效课堂,笔者作为数学高效课堂的示范课参与者之一,对数学高效课堂作了一下小小的实践,下面就以我的一些高效课堂示范课说起,谈谈我的实践与体会。[1]

一、精心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精心的教案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死板教条而缺少活力的,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

解析几何第二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形台面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尤其是上台板演的那两位的同学,更是终生难忘了。在进一步求轨迹方程时,学生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果:但化简却遇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2]

二、学生的全面参与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活跃的课堂,没有学生的参与,课堂往往是死气沉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我设计了“日出”的问题情境:“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小学学过的《日出》吗?短短一句话,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咦,数学课堂教学老师怎么讲起语文来了?教师引而不发: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太阳升起的美妙情景吧。(播放日出的动画,配以声情并茂的《日出》一课有关的段落朗诵,学生陷入回忆和想象)师:你能用简笔画把日出的景象描绘出来吗?学生兴致盎然。”教师把日出这一自然景象作为课程资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教学中来,变化着的自然现象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即一条直线和一个圆,抽象和简化后便于研究它的性质:直线和圆的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在研究三种位置关系时,我布置好几个学生一个拿铁环,一个那铁棍,用表演的方式演绎直线与园的位置关系,然后让全体同学推到三种位置关系的充要条件,这样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了课堂教学,且让他们记忆犹新.

三、适当的例题精讲高效课堂的必要途径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几个发散思维能力的题型,

在《三视图》一课中,我设计这样的拓展练习: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視图和俯视图如图(多媒体展示)所示,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至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师生交流:(1)由主视图可以确定正面有三列,左边一列有三层,中间一列最高二层,右边一列一层,有俯视图确定左视图有三列,最左边一列和中间一列有三排。右边一列中有一排。进而分析出答案:最少10个,最多16个。此题在教材要求的难度上有所突破,目的就是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数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引导的好,学生学的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配合默契;探究活动扎实有效;达标检测达标率高,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构建高效课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力争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徐彦辉.数学理解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高文君,张小慧.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现状调查及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 2010(05)

刘萍,82年11月出生,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江西新余,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数学。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化简椭圆例题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灵活区分 正确化简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一道椭圆试题的别样求法
的化简及其变式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判断分式,且慢化简
“一分为二”巧化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