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

2016-03-02李国锐四川省绵阳中学四川绵阳621000

关键词:紧密联系探究性课外

李国锐(四川省绵阳中学四川绵阳621000)



探究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

李国锐
(四川省绵阳中学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生物教学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将生物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脱节。因此,应该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兴趣,保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策略包括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学检测生活化、问题生活化、课外实践生活化四个方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探究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方式。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课外拓展

由于初中生物课程设置较少,学生生物学习基础薄弱,兴趣不高,加之在高考分数中所占比例较低,生物学科一直不被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生物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强调将生物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靠死记硬背。因此,应该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内涵与意义

生物教学生活化内涵一方面就是要求当前的生物教学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就是不管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如何,不管学生是哪个民族,不管学生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教师都要同等对待他们,为学生创造相同的学习机会。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相近,生活经历差别不大,所具备的生活基础相同,因此在当前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当前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优点。另一方面,生物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引入探究性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只有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与学生的亲身体验有关,这样才能使探究行为变的有意义,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探究性学习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只有将学习活动引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才能顺利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才能表现出年龄特点。相反,如果探究性学习不能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探究行为就没有意义,不但对学生的学习不利,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将当前的生物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对生物的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规律,有利于学生把理论运用到生活领域中去,可以保证学生较快地适应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因此,进行生物教学生活化不但可以满足生物教育的要求,而且也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根据心理学研究结果,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阶段,其行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当前的心理特点,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个氛围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进行合作学习。生物作为一门学科,来源于生活,当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和学生的生活有关,当前的生物概念和生物原理都是专家们深入生活实际进行研究得到的,所以生物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将二者分离开来。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存在的事物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对其中存在的知识点进行研究,有利于学生较快掌握生物知识。如开展质壁分离和复原试验时,教材上的规定洋葱鳞片应该是紫色的,但当前市场上的洋葱都不是紫色的,所以教师可以在试验开始前四天做好准备工作,把洋葱切成大小的块,分离成不同的片状,放置于室温20度的散射光下,就可以变为紫色。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寻找替代品,可以依次进行试验,如彩叶草的叶柄和茎杆、爬山虎叶柄、红萝卜叶柄等,都可以进行质壁分离试验,并有利于学生观察。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找到青菜叶子和花生种子等进行深入研究,这些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会见到,但对其进行认真研究的并不多,教师可以借此来创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认真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次回答学生的问题。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再进行本章节教学就变的非常容易。

2.教学检测生活化

生物知识存在于实践当中,当然也需应用于实践当中。学生只有将学到的生物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才能表明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程度如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利用掌握的生物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可以帮助农作物增产,利用遗传学原理解释遗传病,讲解为什么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亲属三代以内的禁止结婚,这些法律规定都要自觉遵守等。教师还可以根据生物学特点,让学生参加实验和实习,让学生深入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工作能力。如让学生调查遗传病问题,制作生物瓶,调查动植物种群密度等,考察如何栽培花卉,如何饲养小动物等,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都可以应用掌握的生物知识,在生产与生活当中得到提高。

3.问题设计生活化,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研究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结合日常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细胞的癌变》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学:引起癌症的因素有哪些?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可以致癌?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当前应用什么方法治疗癌症?癌症可以自己消失吗?生活方式与癌有没有关系?癌细胞扩散是怎么回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有效预防癌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在教材和资料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些内容很多学生都会充满兴趣。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问题设计成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题目,才能顺利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学生的自学,教师再进行详细的讲解,教学效果将得到明显的提高。

4.课外实践活动生活化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利用设计有效的教学法,高中生物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掌握的生物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学生利用生物知识可以自己准确判断社会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因此对于高中生物教师来说要积极应用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学生在实践的前提下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高中生物教师还需利用各种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将实践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要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参加生活化实践活动,达到在做中学习的目的,让学生看清自己学习生物知识的优点。如在学习完氯气后,教师可以利用氯气杀菌消毒的特点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后习题,鼓励学生在家中通过上网、查找资

料等,完成一篇当前市场上常见的杀菌消毒剂的调查报告,主要涉及当前杀菌消毒剂的成分是什么,原理是什么。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生物知识,同时积极参与到生物实践活动中来。

三、结语

总之,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结合生物课堂与生活实际,可以表明生物学取材于生活,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开发教学资源,要始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做到重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全面推行生活性教学,在增加学生生活体验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生物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卢灶明.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

[2]付艺伟.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学[J].赤子(中旬). 2014(03)

[3]袁应飞.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3(08)

[4]王永静.浅议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J].学周刊. 2011(11)

猜你喜欢

紧密联系探究性课外
小满课外班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浅谈戏曲与中国舞蹈的紧密联系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与时代性和现实性的紧密联系
宜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民间禅宗音乐的作用初探
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初探
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