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故乡》中的立人思想

2016-03-02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初中朱大春

学苑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闰土二嫂水生

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初中 朱大春

浅析《故乡》中的立人思想

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初中 朱大春

故乡 小说 立人思想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指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事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可见,立人思想是和爱国思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小说《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依据“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着重描写润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反映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民破产、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动人民精神上的束缚,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人的冷漠与隔阂,表现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小说中的立人思想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从正面说,要求每个人都有高度的自觉,独立的人格,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敢精神。这一方面以水生和宏儿为代表。从反面说,像润土,虽曾有过如画的少年时代,但最终变得麻木而迟钝;像杨二嫂,虽曾有年韶青春,但最终变得放纵而自私。他们都缺乏自觉,所以要努力改造。小说中写宏儿:“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已迎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着一“飞”字,则表现出宏儿好奇、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

写水生:“宏儿听得这话,便招来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这里写出了同龄人的相同志趣、相同快乐。以至于在宏儿离开故乡后,水生还约宏儿到他家中去玩。这是多么淳朴的人情。

小说的作者,虽对宏儿、水生着墨不多,却也凝练生动,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用小说中的语言来表达,即:“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在这里,“我”否定了“我们”的生活,肯定了宏儿、水生们的生活,作者借“我”的内心独白,宣泄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不是隔膜,要追求人性的自由活泼,而不是怯生生的禁锢。

对于闰土的刻画,小说中用:“木偶人”反映其精神遭受的巨大摧残,表现闰土的呆滞、麻木。他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始终不离“老爷”这个令“我”震惊的称呼,认为少年时的称哥呼弟是“不懂事”“不成规矩”。可见闰土受封建礼教、等级观念毒害之深。

小说中对闰土的心理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又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这里将闰土内心极度不平,却又无力反抗,更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的苦闷心情刻画得非常形象。

对于闰土的悲剧,小说中明确提出:“多子,饥荒,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木偶人了。”这从本质上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广大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根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由此产生这样的审美理想:启发人们从闰土的悲剧里去思考,去探索,去走希望之路。至于杨二嫂,小说侧重于写她的泼悍放肆与自私。她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自私。她语言尖刻,一张口就向“我”讨东西,讨东西不成就逢迎,造谣,甚至于愤愤攻击。这是一个被当时社会扭曲了的小市民典型。

通过以上分析,闰土由活泼变木讷,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礼教的毒害;杨二嫂由本分到放纵,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毒化。所以,立人思想首先是针对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次,从启蒙主义的角度看,可以说立人思想抓住了救国的根本。鲁迅认为,国家的强盛,“根据在人”。作者详细塑造了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对比性的文学典型,一方面在于作者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大多数愚弱而麻木,另一方面则尖锐递指出了当时的农民不仅经济上困苦不堪,而且精神上也被严重摧残。这样从反面表现了立人思想是何等的必要。

猜你喜欢

闰土二嫂水生
老伴
互助
互助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故乡》的呐喊
闻香抢钱
店里不知身是客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