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的未来:以媒体形式表达个人观点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微信

马 莉

(新疆自治区党委政法委 新疆平安网信息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自媒体的未来:以媒体形式表达个人观点

马 莉

(新疆自治区党委政法委 新疆平安网信息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不应去对谁冲击了谁、谁将取代谁这样无结果,无意义的事情进行争辩,应以不懈修整完善自我为目标,扬长避短,形成各自无可取代的优势特点,共同撑起中国传媒的未来。

关键词:自媒体;舆论场;“媒体”的形式;个人观点;传媒业未来

作为从互联网衍生出来的新兴媒介,自2005年被视为自媒体的典型应用——博客进入中国并被社会公众所熟知,到后来的微博、微信,到现下被热捧的网络直播。十余年间,自媒体以其自由多样的传播平台选择、鲜明的个人观点、多样化与平民化的传播主体迅速发展壮大。

在下一个十年,自媒体会是怎样的发展趋势?与传统媒体、新媒体该以何种方式并存?本文就此两点展开阐述。

首先,有必要对本文所指的“自媒体”概念作一个说明。

自媒体的学术概念表述是这样的: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通俗地讲,自媒体就是个人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的一个媒介。借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传播平台提供者的东风,自媒体已从零星的尝试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生态圈,现在的自媒体已然与“自”字相去甚远,什么“某企业自媒体”、“某事业单位自媒体”等层出不穷。本文所指的自媒体是单纯的“个人媒体”。

一、自媒体在未来的舆论场举足轻重

2016年2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取代了原新闻出版总署及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颁布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其中,“自媒体”是否要获得许可才能开通的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微博、微信上的自媒体以后都要求取证了”、“自媒体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等声音此起彼伏,对此,广电总局专门做出回应:2016年4月13日,百度、新浪、搜狐、爱奇艺、乐视、优酷等20余家从事网络直播的主要企业共同发布了《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抛开广电总局的回应内容或众多企业的承诺不谈,单论官方的专门回应和各大传播平台提供者的共同发声,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自媒体不容忽视的强大冲击力,在新闻信息传播中举足轻重。

同样原生于互联网,自媒体和新媒体一样,具有对传播平台自由宽广的选择、表现形式的多样、信息发布及传播速度快捷等特点,而从其自身来看,我认为,它的四个独特性将会在未来将其带入成熟与繁荣期。

(一)低门槛、多平台,人人都可作自媒体

有人说,“自媒体是互联网技术把几乎所有的媒体准入门槛都推倒之后出现的一场集体狂欢。”笔者深以为是。

十几年前,注册一个QQ,你写不写文章都已经有了自媒体的背景,只是没有“自媒体”这样有范儿的称谓。数字技术发展到今天,各种网络平台更是任由用户选择,只需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就可以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无需投入任何成本、具备什么专业技术知识,就可拥有属于自己的“媒体”,而不用像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或现在的新媒体一样,要有一定的人力、财力、申请刊号、各种批文,如同翻越一座又一座山。

而随着和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的、热衷表达、张扬自我的80后、90后的“自媒体”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门户网站门户大开,提供操作方便的平台,邀请用户建立自己的“媒体”,博客、论坛、微博、微信、视频等全网开花,更是出现了以提供免费个性服务的阔地网络这样的自媒体集散地,只要你愿意表达,互联网就给你提供可能。

(二)传播主体的多样化与平民化

自媒体的势头如此迅猛,最根本的原因是其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与平民化。

日渐式微的传统媒体和如日中天的新媒体有着严格的组织层级之分,如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综合性媒体和专业性媒体、官方媒体与社会团体媒体等。与此不同,自媒体是单纯的个人传播信息的媒介,它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例如,最近关注度极高的一条新闻——常州外国语学校新迁后,近500学生出现皮炎、湿疹等身体异常现象,甚至有学生被查出白血病。一经曝光,迅速引爆舆论场,医学、化学专家,环保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人员,曾经的新闻从业人员等,都以自媒体为媒介纷纷发声。在这个舆论场的声音里,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各层的普通民众。

今年年初,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5中国互联网产业综述与2016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1月,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超过9.05亿,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2.1亿,这11亿用户借QQ、微博、微信等媒介,或以自成系统的见解,或以支离破碎的发言宣告着自媒体的平民化存在。

(三)自由表达鲜明的个人观点

不夸张地说,自媒体对公民意识的唤醒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

在自媒体兴起之前,信息的传播是自上而下、从点到面的不对等。传播的声音咄咄逼人,不容辩驳,公民只能被动地接受。现在,只要你愿意,总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一种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自由、个性的表达满足了公众更想对对与错、是与非、真与假有自由选择的要求。

鲜明的个人观点总是能引来更多的关注。在这一点上,近日因主播存在粗口、侮辱性语言等问题被广电总局责令下线整改的网红“PAPI酱”就是个例子。

(四)聚焦社会事务,关注国计民生

最初的QQ空间或博客或论坛,都是以宣泄个人小情小绪、抒发个人的小恩小怨为主的。到了微博、微信时代,在一些网络意见领袖和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自媒体人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诸如食品安全、司法改革、医疗问题、生态环境、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等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国计民生上,聚焦社会事务、热点话题,通过自媒介,参与社会事务,以微力量推动舆论导向,显现出强大的社会公众影响力。

二、以媒体的形式表达个人观点

从新媒体兴起的那一刻起,“传统媒体要消亡的”的预言就没消停。现在,又有了“自媒体冲击传统媒体、挑战新媒体”的“高论”。在我看,这种谁将取代谁、谁又冲击了谁的争辩不会有结果,也毫无意义。

以传统媒体为例,我以为,那些退出传媒界的报纸期刊并不仅仅是因为被新媒体或自媒体掠夺了新闻资源、挤压了受众空间,更多问题在自身。据统计,2013~2014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15种、期刊8000余种,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报纸期刊吗?以乌鲁木齐为例,一个当时不足300万人口的城市,市民类生活报纸多达六七种,再加上五花八门的行业报纸、众多的无刊号小报和全国发行的报纸,内容严重单一同化、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导致的新闻内容质量下滑等才是其退出的真正原因。

如同传统媒体有着传播速度慢、容量有限、新闻时效性相对差等劣势,新媒体也有内容同化严重、安全危机频现等现象,自媒体也有其传播主体良莠不齐、内容可信度低、运营不规范等缺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各自都有着不可代替的独特优势。

2015年,“帅帅职场屋”、“长安剑”、“理上网来”等一批“个人身份,官方立场”的微信公众号推出并迅速吸引社会高度关注,这些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应当给自媒体人对未来发展之路以思考和启示——自媒体当在坚守个人观点的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集聚更多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系统,更完整、有效地阐述个人观点。

自媒体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碎片式”的内容。众多的自媒体人凭着朴素的社会正义感和可贵的家国情怀,活跃在各个传播平台,发表着零散的看法,但少有能独自完整地写一篇千字文,从而缺失了逻辑力量、文字感染力和网民情感的黏合度。而这批“个人身份,官方立场”的公众号则把准了公众整体的思想脉搏、情感脉搏,与公众产生了完整的情感共振。例如,深圳“禁摩限电”在网上遭遇了口诛笔伐,自媒体的声音虽洪亮但却是琐碎、缺乏说服力的,甚至可能走向极端的偏锋,“长安剑”则冷静平和地指出“禁摩限电”不是“交警VS快递小哥”的问题,而是“生命安全VS物流速度”的问题。深圳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伤亡事故约三成,个别区域甚至达到五六成。执法机构不是、也不该是快递业一家的代言人,而应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言人……摆明显的事实,讲通俗的道理,帮助网民对事件作出更精准、客观的判断。

那么,有人会质疑了:自媒体一旦组织化,那还能叫自媒体吗?

笔者认为,自媒体只要守住“表达鲜明的个人观点”这条底线,不人云亦云,无论形式如何,本质上永远是自媒体!

存留的传统媒体在努力地寻找未来的方向,他们自有屹立不倒的原因;成熟期的新媒体在蜂拥而上后又感乏力的同时,要重新反省、改变自己,要以独特的姿态驰骋传播领域;自媒体应理智审视不足,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体系。三方以不懈修整完善自我为目标,扬长避短,形成个自无可取代的特点,共同撑起中国传媒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周冰花.微博的传播力释义[J].新闻世界,2010(8):226-227.

[2] 代玉梅.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 (5):4-11.

[3] 谈谈我眼中的自媒体[DB/OL].冯耀宗博客,http://ssffx. com/wangluoyingxiao/770.html,2015-08-22.

[4] 祝华新.解剖微信舆论场:民间身份、官方立场的微信公众号[DB/OL] . http://www.aiweibang.com/yuedu/106287166.html,2016-04-12.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260-02

作者简介:马莉,女,本科,中级职称,就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新疆平安网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微信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微信
微信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微信
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