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本位”对中国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发展的影响

2016-03-02江莎莎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儿童本位儿童教育

江莎莎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00)



“儿童本位”对中国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发展的影响

江莎莎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00)

摘 要:20世纪,欧美兴起的“儿童本位”教育思潮对各国儿童教育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理论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及身心的特点,以儿童为主体去安排教育活动。儿童电影作为反映儿童成长的文本形式,毋庸置疑也深受“儿童本位”的影响。本文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以我国儿童电影中的儿童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儿童本位”理念出发,探寻儿童教育对中国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塑造的影响。

关键词:儿童教育;“儿童本位”;儿童电影;儿童形象

一、“儿童本位”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杜威应邀来华进行为期两年又两个月的讲学,足迹遍及十余个省及京、沪等都市。杜威的演讲涉及面很广,“儿童本位论”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儿童中心主义”的传入和“儿童本位论”文学观的确立,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以儿童作为主体。中国文学界开辟及发展了儿童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很快电影界也开始关注、重视儿童,中国儿童电影随之得以发展。

二、“儿童本位”理论影响下中国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变迁

《电影艺术词典》中对儿童片的定义是:“为少年儿童拍摄的故事片,即从培育儿童的需要出发,以儿童本身的精神需要为根本而拍摄的,适合于他们的欣赏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影片。”[1]“儿童本位”理论出现后,不仅为教育界人士所重视,同样也为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我国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变迁:

(一)民国时期的儿童形象

我国电影史上最早出现儿童形象的是1922年由上海影戏公司投资拍摄的《顽童》,中国电影第一次把镜头焦点对准了儿童。这标志着中国儿童电影的正式出现。1923年,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将儿童纯真善良的本性和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相结合。1949年,由阳翰笙编剧,赵明、严恭导演的《三毛流浪记》所塑造的“三毛”更是成为中国在世界电影上知名度最高的儿童形象。

这一时期的儿童形象多为孤儿、弃儿和流浪儿,几乎都是生活在残缺家庭的孩子。电影通过再现儿童生活中的悲惨遭遇来控诉黑暗的社会,儿童背负起了成人忧国忧民和认知教化的思想重担,成了控诉社会、教化人民的工具。

(二)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的儿童形象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适应社会形势和意识形态,革命题材的文学、电影作品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如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牧童投军》、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红孩子》、196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英雄小八路》。197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所拍摄的《闪闪的红星》中所塑造的潘冬子更是将革命小英雄形象推上巅峰。

可以看出,这些“小战士”都带有很强的主旋律意识,其精神已然不是儿童了,而是成人投影下的儿童。这些儿童电影作为时代的产物,人为地拔高了儿童的精神世界,充满浓厚的政治话语色彩和强烈的道德价值观念,已经脱离了儿童的真实世界。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儿童形象

1978谢晋导演的《啊!摇篮》,1980年王君正导演的《苗苗》,1982年摄制的《泉水叮咚》,1990年尹力导演的《我的九月》,1986年史蜀君编导的电影《失踪的女中学生》,1989年由张菡导演的《豆蔻年华》,1997年由戚健导演的《花季·雨季》……

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抓住了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精神世界,准确鲜明地刻画出了朝气蓬勃、个性鲜明、具有强烈自主意识的儿童形象,展示出青少年儿童的独立、叛逆和迷惘,反映出青少年儿童渴望尊重和理解的天性。

(四)新时期的儿童形象

在新时期的儿童电影如《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背着爸爸上学》、《漂亮妈妈》、《舟舟》和《隐形的翅膀》中,儿童形象通常被置于苦难中,他们都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刻苦学习并且品学兼优,是当代成年人的伦理英雄典范。对农村儿童形象的塑造上,《一样的天空》通过“希望工程”的发展来歌颂都市儿童帮助西部贫困地区儿童学习的感人事迹,《上学路上》展现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及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寻求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

这时期的儿童电影不是单纯地想引起大众的同情,而是希望通过影片展现一种精神。孩子成为自我精神世界的开拓者,并以自身去感染周围的人。

三、“儿童本位”理念对中国儿童电影未来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认识儿童天性,注重童趣

儿童本来就是天真无邪的,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话语体系和选择标准。应该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认识儿童活泼纯真的天性,如对话方式及思维逻辑等。“儿童本位”意味着儿童电影在创作上要深入儿童的世界,想儿童所想,说儿童所说,尽量避免成人价值取向的侵入。儿童电影反映当代儿童丰富而多样的生活,塑造充满活力的儿童形象,才能使儿童观众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

(二)遵从儿童心理

游戏给孩子提供了社交的机会,应该在游戏过程中让孩子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扮演社会角色的经验,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世界观。因此,在电影情节设置、儿童人物塑造上,我们可以效仿国外儿童电影,如《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选择探险、冒险等元素,加以人物团队合作精神。同样,我们可以看到《小鬼当家》系列电影中,孩子与恶贼斗智斗勇,展现出了儿童喜爱游戏的天性。不要单纯把儿童当成娱乐的工具和玩偶,应该给予儿童娱乐思考的空间。

(三)适应儿童理解,避免说教化

儿童电影面向的,一是创作者自我的成人审美意识,二是来自接受者的儿童审美意识。儿童电影要具有吸引儿童及供儿童娱乐的内容及处理手法,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表现成人世界中深刻、复杂的主题和内容。电影的基调定位应从“儿童本位”出发,避免出现儿童成人化的现象,寓教于乐,注重对“乐”的展现,“教”从“乐”中来。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论儿童是成人之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65.

[2] 陈瑞琴.五四新文学的儿童本位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戈广安.电视传播中的儿童本位缺失现象[J].新闻爱好者,2010(7):60-61.

中图分类号:J9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223-01

猜你喜欢

儿童本位儿童教育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好玩”的教育
儿童本位,让儿童诗教学更高效
浅谈动画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儿童本位,让语文课堂智趣飞扬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
关于低学龄儿童教育的思考
基于“儿童本位”的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