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太子妃升职记》下线整改来探讨推行影视分级制度的必要性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栗 颂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由《太子妃升职记》下线整改来探讨推行影视分级制度的必要性

栗 颂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内容审查的标准是什么?雷区在哪里?影视分级制度何时会出台?这其实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电影《老炮儿》上映之时,就因“粗口太多,语言暴力粗俗,对未成年人尤其是低龄化的青少年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被人诟病。无独有偶,2016年1月20日,有2015年第一网剧之称的《太子妃升职记》在乐视网正式下线,被下线整改的理由是“尺度太大,有伤风化”。

关键词:影视审查制度;引爆点;《太子妃升职记》;影视市场

一、《太子妃升职记》流行的原因分析

《太子妃升职记》是一部在耽美(同性恋)和BG(异性恋)之间自由切换的纯爱主义穿越剧,台词污、脑洞大,“男穿女来啪啪啪”是它的最大特点。而剧中人物的服装造型:古装搭短裤,凉鞋配胸甲套装,自带走秀风格的人物设定,完美地诠释了无厘头。马尔科姆在《引爆点》中曾说过,一个事物的流行,必无形中契合了三个因素,即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太子妃升职记》的流行,恰是现代网络电视剧快速发展的明证。《太子妃升职记》的语言套用了目前网络上最流行的常用语,再加上20分钟一集的时长设置,在碎片化快速阅读的时代,抓住了受众的观影心理,附着力因素形成,自身已经具备了广泛传播的属性。在受众间开始大范围的口口相传之后,网民开始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如微博、论坛等地方开始自发“安利”,一时间形成了强大的环境威力法则。此时,《太子妃升职记》的收视率和播放量引起新闻媒体和一众“大V”的强势关注,个别人物法则开始发威,由于我们平时就把他们当作接受信息的来源,所以无形之中便开始关注《太子妃升职记》。这一切,最终造就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太子妃升职记》爆红。

二、现行影视剧审查的弊端

我国现行影视剧审查所依据的法规主要是《电影审查条例》、《电视剧审查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法规的位阶相对来说比较低,而独立完善的关于影视剧方面的法律还没有出台。而随着网络视频和自媒体视频的迅速崛起,相对落后的法规并没有可供直接参考执行的标准。模糊宽泛的规定、行政手段的加强、法治手段的弱化以及法规执行起来所特有的弹性空间,给行政机关留出了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容易带来权力寻租和区别对待。无形之中对受众的审美造成影响和变相污染。

三、推行影视分级制度的利好

第一,极大满足了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影视分级制度的建立,让观众能够根据等级自主选择观赏,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阅历的受众,都能在影视市场上买到自己所需的商品。当前处于社会改革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显,给受众的情绪宣泄提供了出口。

第二,推动影视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影视分级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影视剧最大限度地通过审查,有效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呆板模式,让影视剧在传播中实现自身价值和利益的最大化,使影视行业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在文化产业的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三,有助于影视市场的有序管理。影视分级制度的建立,能最大限度地弱化行政色彩,把人治禁锢在法制和法治的牢笼里,先前的行政部门由主导者化身为服务者和监督者,既保证了影视市场的自主自由发展,同时又以“看得见的手”保证市场正常有序运行。

第四,有利于我国影视剧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影视分级之后,我国影视剧的出口会更加具有偏向性,在创作过程中,由于相对较小的受众面,创作人员可以更好地揣摩所针对群体的喜好,从而顺利完成营销。

四、制约影视分级制度出台的因素

第一,当今的影视环境,网络普及率日益增高,相对比较低的准入门槛使得网络视频和自媒体个人发布视频进行大范围传播实现了可能性。网上的内容,对所有的网民来说都可进行搜索和观看。影视分级之后,观看一些尺度比较大的影视剧成为可能,而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起比较健全的互联网身份认证推行举措。

第二,我国网络审查和监督机制比较弱,完善的监管网络发展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出炉。影视分级之后,海量的内容会被创作出来,各个层级的内容拥有自身独特的审查标准,无形之中增大了工作量,仅靠网站自身的审查显然是不可能的。

第三,将挑战我国现行的影视管理职能。我国的影视剧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宣传工具,各种价值观和社会意识都涵盖其中。而我国影视分级制一直没能出台,无形之中也暴露出一些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儒家价值观和长期计划经济下约定的道德观念。

五、目前我们能做些什么

第一,设立第三方监管机构。把影视审查机关置于单独第三方机构的监督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个人好恶对影视剧带来的伤害,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加强消费者的社会监督,给受众的反馈一个畅通的表达通道。

第二,加强行业自律。影视创作人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地拒绝淫秽和低俗,不能无底线地挑战观众原有的认知,要明白远有比收视率重要得多的事物!

第三,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受众自觉抵制、远离一些低级趣味的影视剧,从市场进行选择,在消费领域进行评价,倒逼创作人员拍摄出高水平的影视剧。

要将社会和个人分开,社会要慎重对待其权利,绝对不能涉入个人生活领域。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既没有违反对于公众的任何特定义务,也没有对自己以外的任何个人发生什么觉察得到的伤害,而由这种行为产生出来对社会的损害也只是属于非必然或者可以说是推定性质,那么,这一点点的不便利,社会为着人类自由的更大利益之故是能够承受的。”行政部门一定要慎重对待社会和民众赋予其的权利,不要把道德的界限不分青红皂白地扩展到所有带“黄色”的影视剧。否则,结局一定是扼杀了公民的自由表达空间,抑制了言论自由,阻碍了社会进步。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221-01

作者简介:栗颂(1991—),男,河南驻马店人,黑龙江大学2015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