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报纸媒介雾霾天气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报道雾霾

马 骁

(云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针对报纸媒介雾霾天气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马 骁

(云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自2013年始,雾霾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与此同时,有关雾霾的报道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媒体对雾霾的报道实际上是对雾霾相关信息选择、重组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媒体因为各种原因对于雾霾的解读与呈现存在诸多差异。以“党的喉舌”著称的党报和以市场化为主的都市报之间就存在明显的不同,本文旨在研究对比两种报纸在报道此类新闻时新闻框架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雾霾;报道;新闻框架

一、新闻框架的界定及本文研究方向

框架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于1974年引入传播学领域。新闻框架是媒体应用于新闻的选择、新闻文本的编写加工、新闻意义的建构过程的特定原则。它受到媒体立场、编辑方针和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的影响,同时还受新闻活动特殊规律等的制约。我国学者李希光认为:“新闻框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时无刻在幕后管控新闻。新闻框架的设计是为了使新闻稿件条理分明、逻辑严密、对读者更有渗透力,但也反映出记者的偏见。在某种程度上新闻框架是概念框架、意识框架和知识框架的翻版。”[1]

实证研究多倾向于使用内容分析法,从具体新闻文本入手,分析媒介对现实的建构。本次对雾霾报道的研究,笔者选取了文本分析方法,一是研究对象为报纸新闻,文本分析可以直观地从多个角度,如新闻标题、新闻图片、用语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地呈现框架的差异;二是对于雾霾的报道,报纸的报道比起电视新闻更利于选取样本分析,也更适合文本分析法的运用。

本文将着重从新闻框架的角度,对以《广州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和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这两种类型的报纸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对比内容为两报在2015年12月份的全部新闻报道。之所以选定12月份,因为这段时间是一年中雾霾最严重的时间,也是人们对雾霾的关注度空前高涨的时期。

二、研究过程及分析

(一)样本选择

笔者选择《广州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分别作为党报和都市报的代表,选取上述两份报纸在2015年12月份的全部版面文本作为研究样本。

(二)类目构建

笔者从报道量、报道角度、标题、图片等方面对新闻进行归类与分析。

(三)结果分析

1.报道量的差异。由于所选取的两份报纸版面大小有别,因此专版总数仅作参考。在雾霾严重的2015年12月份,《广州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分别用14天和6天报道雾霾的相关新闻,在具体的报道量上,两报分别用了33篇和12篇。

显然,在对雾霾的新闻报道上,《广州日报》以绝对性的数量优势超过了《南方都市报》对雾霾的关注度。毫无疑问,《广州日报》在议程设置上将“雾霾”放在了重要位置,这也就对读者造成了一系列连续的新闻冲击,在数量上产生了“累积效果”,持续的新闻报道使公众对雾霾与空气质量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对雾霾所造成的影响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2.相关新闻图片的差异。这些图片包括与雾霾相关的表格、图表与照片。《广州日报》33篇报道中共配图20幅,有配图的报道18篇,其中有两篇报道分别贴了两幅图,有配图的报道占总数的54.5%。《南方都市报》12篇报道中,共配图13幅,有配图的报道10篇,其中一篇报道中使用了两幅图,有配图的报道占总数的83.3%。

新闻图片长期以来当成是对文字报道的一种补充,是信息的一种形象化载体,它可以补充新闻事实又可以对文字报道进行解释与说明。与大段的文字报道比起来,新闻图片的加入会让读者更直观、更立体地理解文章所提供的信息。视觉的影响力可以增加新闻的阅读量,从而有助于受众在脑海中形成对新闻报道的框架,即受众框架。图片的配合促进了作者所设的新闻框架发挥作用。这也就使得图片不再仅充当点缀和附属的角色,开始作为传递信息、表达观点的工具。《南方都市报》对该事件的有配图的报道比例超过《广州日报》,在利用图片展现科学数据、原理描述和视觉信息传递等方面做得更好。不论是从科学解释雾霾影响还是为了吸引公众眼球、震撼受众的角度来看,这种在应用图片方面的做法都值得参考。

3.两报在新闻标题上的差异。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新闻标题上独出心裁,是争取受众第一印象产生好感的“首因效应”,是吸引与引导受众进一步阅读与吸收新闻的关键。标题文字、符号的组合和选用都反映了记者塑造新闻框架的过程。首先在标题的写作上,《广州日报》整体上严肃、庄重,如《北京雾霾爆表,冷空气今驱霾》、《京津冀联合治理雾霾》、《今年灰霾天将创10年新低》等。而《南方都市报》在标题的写作上则更多体现了一种趣味性,如《广东多城“十面霾伏”》、《待到风来时,该吸使劲吸》、《雾霾“吞噬”华北5天,冷空气今“救援”》等,标题设置较为鲜活有趣,标题语句形式更丰富,陈述、疑问、设问等语气都成为其标题语句形式。在“首因效应”上,后者效果更好。

4.两报新闻报道角度上的差异。除了新闻标题的细节区别,两报的报道角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广州日报》的33篇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报道角度集中在“雾霾天气报告”、“政府治理雾霾工作”、“危害”、“评论”、“健康”、“预警”等6个角度,前两项分别有17篇和3篇报道,占总数的66.7%。而对雾霾相关行政部门的诘问的报道仅有一篇。由此可见,《广州日报》的雾霾报道角度较全面,有一定的侧重点,它着力向公众传达雾霾天气以及政府针对雾霾所开展的会议、预案以及防治工作,塑造了积极、正面、负责任的政府形象,维护了受众的知情权,而对于市民的反应报道和对相关部门治理的诘问稍显不足。

而《南方都市报》采取了不同的报道风格,南都12篇报道中涉及“雾霾天气报告”、“对相关行政部门的诘问”、“气象部门预警”、“市民反应”等4个角度。议题角度丰富性欠缺,但与《广州日报》不同的是,其报道侧重于服务市民生活,角度更贴近受众本身,从市民立场发出诘问。

三、研究结果(对两家报纸雾霾报道的新闻框架解读)

前文中,我们从报道量、新闻图片、报道角度几个层次分析了《广州日报》与《南方都市报》在雾霾天气报道上框架形态,得出两份报纸在各层次的框架差异。媒介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公众在面对如潮水般的信息洪流时必须在内心树立起一个供自己选择的标准,以便选取对自己更有价值的信息。“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媒介以及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的。在雾霾的大范围笼罩下,人们关注的无非是“雾霾是怎么来的”、“雾霾会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在雾霾里保持健康的生活”等最基本的问题。因此,《南方都市报》在信息传播上结合受众关注点所做出的议题设置是值得认可与参考的。

就“雾霾报道”的框架而言,《广州日报》作为党报,积极发挥了“喉舌”作用,在密切关注雾霾动态的同时,宣传了政府机关的防治工作,整体上以正面报道为主,注重积极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保持了党报的基调。让群众看到了在公共环境问题、社会问题面前政府部门的身影,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在报道角度多样性方面也值得借鉴。《南方都市报》微观深入式的框架使新闻触角伸展到多个角度,每个报道点都贯穿民众生活,纵观其报道主要倾向于客观、中立的报道立场,其次以正向引导的报道为基调。《广州日报》作为党报,其宗旨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人民政府法令,反映人民生产和生活情况;《南方都市报》作为都市报,以市场为主导,立足与市民密切相关内容的报道。

参考文献:

[1] 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491.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149-01

作者简介:马骁,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报道雾霾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有些日子没被某编毒舌插刀了,雾霾都散了!
从“儿童走失事件”报道看地方晚报突发事件中的报网互动
透过水情汛情看防汛抗洪采访报道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从雾霾中突围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
工程咨询在防治雾霾中要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