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我国网络创新性语言的特点

2016-03-02李晨晓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语言特点

李晨晓

(云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当代我国网络创新性语言的特点

李晨晓

(云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悠历史,语言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重要纽带,它承载了民族的文化。网络语言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在当代我国文化语境下变化发展,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网络语言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产生的一种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意蕴丰富的语言形式,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语言特点;传统根基;表意比拟

网络语言正在迅猛发展,大量网络新词语的产生,体现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和人民生活的动态。网络语言简洁明了,在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既节省了时间,又营造了丰富的画面感。网络新词语也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

一、戏剧化

古老的戏剧是没有高科技的古代人民的娱乐方式,戏剧语言也形成了一套规范的体系。戏剧对白里常常言外有言,意里有意,戏剧里有笑科、怒科,笑的样子和生气的样子。网络语言也是借用了戏剧中的元素,载笑载言,不仅能表现意义还表现样子。

例如,“小鲜肉”用于形容人气超高的男演员,小:顾名思义指年龄小,年轻有活力。鲜肉:原意是指鲜嫩的肉类,在这里人们一下就可以联想到皮肤光滑细腻,吹弹可破,健硕的肌肉,展示着他们的阳刚之美,而健硕的肌肉美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男士的威武帅气。“小鲜肉”之意也表现了被大家喜欢追捧之意。通过这些被追捧的网络热词,人们可以很形象地想象到词语表述的深层含义。词语的应用上更加戏剧化,也更加朴实,利于表现生活。

二、意蕴丰富

“不要这个样子说”会表达为“表酱紫说”,“不要”称之为“表”,“这样子”简称为“酱紫”,“什么”被称作“神马”,“你怎么啦”被网民修饰为“你肿么啦”,将其音和形加以改变,从而营造一种变异美,从中体现出一种撒娇卖萌的语气,更能把听者代入说者所营造的感情色彩中去。

网络语言以这种谐趣的方式,让网友们在聊天的过程中轻松自由,在原意义的基础上,对汉语文化中同音不同字的形态娴熟运用,不仅“形似”,句意也令观读者“神会”。这类谐音的运用固然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也同样会产生许多不规范的问题,谐音的广泛使用会出现很多错别字现象,甚至部分孩子只会写谐音的字词,词语传统的意义和写法竟然一无所知。如何把握尺度,合理运用谐音,在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今天,如何才能更好地并存与发展,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汉字根基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保留至今,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在千锤百炼之中形成一套科学而规范的体系,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中华民族文化中讲求阴阳调和,讲究均衡美和韵律美,宏大的故宫在一条中轴线的贯穿下空间均衡、左右对称。

这种美不仅表现在建筑、艺术上,在语言文字方面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里的木藤上挂着葫芦,“葫芦”是“福禄”的象征,代表希望家里福寿连年的美好愿望。过年的宴席上往往少不了鲜美的鱼,“有鱼”谐音“有余”,预示年年有余。“6、8、9”这些数字都是吉祥的代表,“666”顺顺顺,“888”发发发,“1314”一生一世,这些谐音不仅发音相似还蕴含着以和为美的理念。这些新兴的网络词汇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根基,是传统审美观念的集合。

四、旧词新意

网络语言的一些词语已经不再表现传统汉语中表达的含义,改变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如“偶像”——呕吐的对象;“包子”——形容某人长得胖,脑子不聪明;“菜鸟”——一事无成的人;“青蛙”——长相丑陋的男生、“恐龙”——长得难看的女生;“潜水”——整天待在论坛里,却只看帖不发帖、“沙发”——第一个回帖子的人等。

这些网络用词和古义大相径庭,在现实需要下,新的词义迎合了青少年娱乐和宣泄情感的需求,他们对原有意义进行颠覆性创新,增强了感情色彩,充满了调侃、形象、趣味,也不乏低俗、媚俗、色情、暴力等不文明用语的现象。影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中国文化中的含蓄内敛,意蕴丰富的情感、严谨细腻的语言也遭受巨大的破坏。

五、形象比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词语,成为新时代的见证。网络语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加词语的形象性特点。例如,“拍砖”原指用砖头砸,现借指对某人某帖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看法和理解的帖子,既能体现出评论者语言回击的激烈程度,也能以语言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评论者的心理动态。“美眉”表意是描画漂亮的眉毛,网络语言衍生为漂亮女生的代名词。自古以来画黛眉都是女生的专属,令人联想到美女画眉,杨贵妃的“六宫粉黛无颜色”,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中也有:“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的描述,基于这些文化根基,“美眉”一词可以说运用得形象生动又别有一番风情。

六、字形表意

从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根据其描绘事物的形态造字。在网络语言盛行的今天,对于中国汉字的传统字形表意,我们是继承和发展的,网络语言也不例外。“囧”这个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的本义是指“光明”,在网络语盛行的新时代,它被网民们赋予了新的含义。“囧”字现在代表处于尴尬的境地、无奈的心情等。“囧”字从字形上看很像人的脸,而它里面的“八”则像人的眉毛,耷拉的眼睛,“口”像一个张大的嘴,整体形象像一个眉毛向下掉,眼睛吃惊到耷拉下来,嘴巴大张充满迥异形象的人。这个字在字形上栩栩如生地描述了人物的惊讶形态。这类的字、词表意形式既符合网友们的心理,字形上也生动形象,逐渐被青少年群体普遍使用。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108-01

作者简介:李晨晓(1994—),女,河南安阳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猜你喜欢

语言特点
基于师生语言特点研究谈数学助学课堂
如何探索小学语文的语言教学特点
新闻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分析
海事英语汉译技巧例析
浅析俄语科学语体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浅析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及角色定位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探讨
从目的论看现代影视字幕翻译
浅析法语新闻报刊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