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合作教学的应用与分析

2016-03-02董洪雪

新课程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体育

□董洪雪

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合作教学的应用与分析

□董洪雪

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合作教学的宗旨在于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并找到分层合作的应用途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分层合作教学的积极意义,并就应用分层合作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性举措,以期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小学;体育教学;分层合作;应用;分析

所谓小学体育分层合作教学,在本质上实为个性与共性在教学过程中的区别与统一。也就是说,分层是充分考虑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育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差异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别式层级教育模式开展教学;而合作则是遵循小学体育教学中必然具有的共性特点,根据小学生群体成长的属性开展的综合教育。分层合作机制的产生实际是对传统无差别式教育形式的改革,是对学生个体存在的最大尊重与爱护,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学习主体。基于此,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背景诉求下,将分层合作教学法引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对于改善当前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效率将会有深远的意义。

一、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一视同仁”在这里并非是褒义,而是指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忽视和教学手段相对的呆板和枯燥。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细分学生性别、身高、体重、体能等方面的不同,而是大概规定出一个模糊的教学范畴和目标。在这样粗放式的指导思想下,教师不仅缺乏对学生个体特点的关注,也往往导致教学手段的单一。这种教学氛围中,具有先天优势的学生会因太过容易而产生懈怠,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会因能力有限而畏难。

二、分层合作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积极意义

显然,分层教学的针对性突出了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与爱护,实力强的学生不至于“吃不饱”,实力弱的学生也不至于达不到,这种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得到提高。同时,合作教学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对独生子女个性中的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合作教学的举措

1.科学合理地分层与合作

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最为旺盛和迅速的时期之一,不同学生个体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对学生群体进行分层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原则,充分了解此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成长过程中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性别、身高、体重、体能等多种因素,全面、综合考查学生的体质情况。继而在教学项目、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有所针对和强调,以实现教学的层次性。同时,在帮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还需要考虑性别搭配、强弱穿插等因素,使每一个团体中既有体质、素质比较强势的成员可以成为其他相对较弱成员的榜样和助力,但又不至于存在过于显著的强弱差距。而同一个班集体中的若干合作团队之间,实力的相对均衡则是进行分层合作教学的前提。教师需要避免不同合作团队之间的差距过大,以此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具有相对旺盛的竞争愿望和对抗实力,进而使每个团队的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实现个体素质的提高。

2.寓教于乐开展合作式教学

小学生尚未健全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决定了这一群体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相对短暂的注意力,这也正是不少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如坐针毡”的根本原因。因此,小学教育提倡丰富教学手段,以更加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小学生容易被分散的精力。而对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如果仅仅为了达到提升体能、增强体质的目的而在教学内容上安排简单的跑步、打球,多数小学生或是在相对枯燥的机械重复中丧失了对运动的热情与兴趣,或者干脆对较大的体能消耗产生畏难情绪而逃避体育学习。

因此,将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不失为一种既实用又充满趣味的教学手段,这样的创新模式结合分层合作教学相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更能激发出小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实上,当今中国影视娱乐圈中大行其道的众多真人秀节目已经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了可兹借鉴的模板,比如已经热播了若干季的“奔跑吧,兄弟”。这个以“奔跑”闻名的娱乐节目中充满了各式各样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的游戏项目,而该节目几乎每期都会邀请若干嘉宾,再通过分组对抗完成一系列的游戏设置。仔细分析这档电视节目不难发现,每次分组时,栏目组都会考量队员与嘉宾在体能等各方面的特点进行相对平均的分配,比如女队员总是被平均分到各个小组,而各小组成员中又都会有相对突出的“力量担当” “速度担当”等。可以说,这档电视真人秀节目演绎了成人版和精简版的“分层合作”,虽然人数较少,却已然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足够丰富的参考素材。

举例来说,“奔跑吧,兄弟”节目中的一期“新年运动会”就是小学体育分层合作教学不错的模板。这期节目中,成员和嘉宾被分成了红、绿两队分组对抗。而游戏项目则包括了蹦床、跳高、吊杆、运球、投篮等若干内容,既有对上下肢力量的锻炼,又对参与者的灵活性、协调性提出了相当的要求。而节目采取接力完成的方式,上一环节完成规定动作后紧接完成下一环节的动作。虽然成员的速度、力量存在相当的差异,但作为团队整体参加游戏,不仅需要每个成员默契配合,而且彼此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加油鼓励。一个小团队的凝聚力在游戏进行过程中不断加强,充分体现了团队协作的特点和精神追求,而每个成员也通过游戏不断突破自我极限,使个体的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

3.分层式评价

作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分层合作教学不仅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具体项目、内容的创新式发展,而且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也提出了创新的要求。也就是说,课程形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还需要结合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最终评定方式的改革。否则,以陈旧的评价体系应对创新的教学手段无异于“新瓶装旧酒”,不仅极易导致教学改革的失败,还易打击学生参与创新教学模式的积极性,使基于提升学生体质、素质的体育教学创新功亏一篑。因此,分层合作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也需要遵循分层原则,也就是针对学生个体在创新教学手段下取得的成绩进行有差别的评价。比如原本就基础好、底子强的学生和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不能放在相同的评价标准下,而是应当针对其自身学习前后的成绩变化进行个体环比评价,只要较自己之前有所进步就应得到表扬。

不仅如此,由于是分层合作教学,教师还应当重点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单独评价。尤其是通过合作学会了与他人分享并帮助别人的学生,教师应额外进行鼓励和赞许。对合作精神的突出是分层合作教学最核心的目标之一,这不仅是达成具体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合作观念的重要步骤。

分层合作教学是新课改之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内容之一,其本质是突出学生个体属性并使学生重新回归学习主体,同时,对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此教学方法追求的预期目标之一。开展分层合作教学不止局限于对学生体能、体质的单纯提升,而是对师生教学意识的突破,是小学体育教学观念的提高,也是对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促进和发展。

[1]施春良.刍议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5(5):84-85

[2]李晓红.分类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5):89-90.

[3]荐桂红.分层合作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思路刍议[J].科学中国人,2014(10X):213-213.

[4]高德喜.讨论分层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2014(2):38-38.

[5]章翔.分类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刍议[J].体育教学,2014(11):43-43.

[6]缪卫东.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10):153-154.

[7]杨琪.分层合作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8).

(编辑:胡 璐)

G622.4

A

1671-0568(2016)33-0033-02

董洪雪,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西校区教师。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模式体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有趣的分层现象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