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政治教学如何生活化

2016-03-02刘颖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第一中学河北秦皇岛066000

关键词:政治课生活化政治

刘颖(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第一中学 河北秦皇岛 066000)



浅析政治教学如何生活化

刘颖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第一中学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中学政治教学应该寻找一条突破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变"应试政治、课堂政治"为"生活政治、政治生活",这条道路只能是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生活化和课外活动生活化,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来谈谈政治课教学如何生活化。

关键词:政治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依据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经针对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脱离社会和学生生活的弊端,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新颖性和号召力的教育信条。这一理论观点,强调的是教育是为着人的生活,是生活的需要。到了20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推陈出新,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他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并且,陶行知还强调教育必须作用于人的生活,他说“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以前进的生活提高落后的生活,以合理的生活提高不合理的生活,以有计划的生活克服无序的生活。”这些著名言论无一例外的都为“政治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

二、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策略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一轮课程整合的追求。新课改就是强调要学生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主张用富有生活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活化知识;注重以学生生活逻辑为主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态度和情感的和谐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历来是政治课教学所坚持的原则,但联系的“实际”应该是贴近学生的最直接的生活实际。这样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能从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课堂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形式生活化

课堂是政治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起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尽可能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进行联系,接近政治课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1)激趣式教学法: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日常生活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学科知识,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消除他们对学科知识的陌生感,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模块中《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内容时,我让学生去搜集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名牌和印象最深的广告词,在妙趣横生、群情激昂的课堂上,我又及时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仅仅是广告词吗?一个企业怎样才能使得自己的名牌长盛不衰?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我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则材料:我市沙钢集团公司、青岛海尔集团等相关资料,然后设问:“他们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要使企业成功,哪些因素是关键的?”这样,借助生活化材料,配以归纳设问,引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开启了学生思维,从而顺利切入课题,实现教学目标。

(2)探究式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是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具体说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研究等不同方式,对现行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质疑、分析和探究,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恰到好处地创设一些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探究感悟提供广阔的空间。生活情景的创设可借助于师生口头描述、生活化活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途径。

3.教学形式生活化

课堂教学要采取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发挥的形式。合作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形式。合作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将几名学生按照性别、能力、个性特点、家庭社会背景等混合编组,形成一个异质学习团体,每个小组成员都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协同努力。合作小组成员能够共同完成、讨论、解决(如果可能)难题,能够面对面地交流,能有组织的相互依赖共同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加工,形成互助、合作的品质。

就课堂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而言,辩论法、“竞赛”法、“实话实说”法、讨论法等都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在这些教学形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尊重、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师生之间的智慧交融。例如,在《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涉及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内容,在教学中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实拍的学校食堂大量的饭菜浪费和一次性筷子使用惊人等照片,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讨论,其中两个小组讨论“勤俭节约是否过时”,另外两个小组就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节能、节水、节电等目标,说一说在生活中的小窍门。由于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刚开始讨论的时候课堂气氛就相当活跃,很快大家对第一个问题就形成共识:勤俭节约精神永不过时,值得我们代代相传。但在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上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讨论“勤俭节约是否过时”小组的学生说另外两个小组的同学说的小窍门不符合生活实际,没有实用价值,相互之间争得面红耳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顺其自然把学生分成了两大组,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说出的节约的生活小窍门多而实用,经过比赛,很多学生说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生活小窍门,让我也受益匪浅。活跃的课堂气氛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经过这场精彩的比赛,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而且使学习到了很多生活经验,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超出了教学的预期目的。

让课堂生活化,让生活趣味化,课堂也就有了生机,学生更有了激情,课堂自然其乐无穷,师生情感交融,思维碰撞,课堂内容鲜活开放,在张扬与争辩中打造生态课堂,学习政治哲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争做对国家、对人民有责任、有担当的有用人才,打造实效课堂,让师生充满期待,让学习成为享受,挑战乏而无味的传统政治教学,努力达到政治课的至高境界。

猜你喜欢

政治课生活化政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