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2016-03-02闫林山东省青州市朱良学校初中部山东青州262511

关键词:爱国主义乡土统一

闫林(山东省青州市朱良学校初中部 山东青州262511)



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闫林
(山东省青州市朱良学校初中部山东青州262511)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与历史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爱国主义也是历史教育永恒的主题。作为历史教师,结合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中学历史教学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也是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教育与历史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爱国主义也是历史教育永恒的主题。作为历史教师,结合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呢?

初中的学生大多处在13到16岁,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初中历史教材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思想阵地。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抓住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做到“寓教于史”;以情优教,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乡土教材,课外活动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通过学习古代史使同学们认识我国古代灿烂的中华文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达,各个领域的成就遥遥领先于世界,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达程度,科技成果等等。纵览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在人类发展史上出现了无数个彪炳青史的人物,多少重大发明曾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技术革命。例如,诸子百家、四大发明、大运河、万里长城、封建大都会、敦煌莫高窟……这些都是民族的骄傲,国家的瑰宝。这样以生动的历史事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了历史责任感,这比起枯燥无味的说教要好得多。通过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与掌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学历史知识快一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充分利用中国近代史对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自从1840年,英国使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封建腐朽落后的清政府国门后,我们泱泱中华竟然在未来百年里长期遭受列强的欺凌与瓜分。但是我泱泱中华不乏爱国仁人志士:虎门销烟中林则徐果敢点燃了燃烧流入残害中华民族的那把大火;鸦片战争中舍身殉国保炮台的关天培;为求国家富强致力洋务运动、不畏年事已高西征新疆的左宗棠;因炮弹打光而驱舰撞向日舰吉野号的邓世昌……我堂堂中华正处于腐朽黑暗的社会、正在遭受列强欺凌之际,不乏诞生一批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从这些历史教育素材中,教育学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学生在现代社会里去体会、认识我们柔弱的过去,让学生们去感受我们当时清政府虽然是腐朽落后的社会,去认识依然不乏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的主权不受侵犯而轰轰烈烈的拼搏;让学生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贴近现实,充分利用现代史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以八年级学习抗日战争为例,在讲述长达八年的抗日历史中,从杨靖宇讲到张学良,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到南京大屠杀,从抗日义勇军到西安事变,从台儿庄战役到“密苏里”号,在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难之时,在这保卫华夏、保卫炎黄子孙之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次次壮烈的历史事实,让学生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在国与家的选择中,进一步对爱国主义进行了升华,真正领略到什么叫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当代史教学中,可以穿插民族统一、民族团结教育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一课就是进行民族统一、民族团结教育的良好素材。中华民族历来反对分裂,统一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终还是统一: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战乱,最后隋统一全国;宋金并立,最终为元所灭,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时代的主流。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由于历史原因,港、澳、台被分割出去,但她们始终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流着同样的血。统一是历史必然的选择。中国伟大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成功的在香港、澳门得以实现,为台湾回归祖国提供了典范。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是这个家庭成员的组成部分,任何“台独”“疆独”“藏独”的势力都不能否认这一铁的事实。

历史教学中“统一是主流”这条主线要把握,真正让同学们懂得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不能得逞。

五、充分利用乡土史料进行乡土史教学

乡土历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史教学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国与家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及至家乡,再逐步扩大到了解国家,因此,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在我们祖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我们的祖先洒下的血汗和创建的劳动成果以及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乡土史料在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先辈在历史上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了解到家乡人民在历史上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的业绩,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例如,我们地区的学生在九一八纪念日或者清明节的时候都会去学校附近的段村烈士祠举办一些活动,感知先烈们的英勇事迹。由于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事,所以,学生们会感觉非常亲切,这对他们来说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激发他们对革命老红军、老战士的敬仰和对身边这片赤土的热爱,进一步激发他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学科的一个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要以对民族和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不懈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乡土统一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乡土中国
统一数量再比较
读《乡土中国》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