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与“弃”的纠结
——浅谈县级台文化类栏目生存境遇

2016-03-01林伟彬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南安电视栏目境遇

林伟彬

(南安市广播电视台,福建 南安 362300)

“守”与“弃”的纠结
——浅谈县级台文化类栏目生存境遇

林伟彬

(南安市广播电视台,福建 南安362300)

文化类栏目是近年来许多县级电视台开办的一种电视节目样式。它以深入挖掘区域文化为己任,深刻展现了媒体人的人文关怀。但是在创办的过程中也遭遇了种种窘境。本文以具体的事例,关注它的生存境遇,探寻一些发展的可能。

文化类栏目;生存境遇;发展

一、县级台文化类栏目的兴起和窘境

在百度词条上,“文化”定义为,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能被传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而文化类电视栏目则是以电视媒介的手段,挖掘、传播具体地方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习俗传统等方面内容的电视节目。

近些年来,从国家层面看,“文化软实力”“文化热”浪潮迭起。在地方基层,以“文化”塑造区域形象,也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意识和媒体工作者的自觉。曾几何时,上至中央台、省市台,下至县一级的电视媒体,都争相创办“文化类电视栏目”,有所谓“新闻立台、文化强台”的说法。文化类电视栏目的遍地开花、争妍斗艳,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荧屏。特别是对于县级台来说,它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提升了电视台的影响力,也彰显了媒介的人文情怀。

不过,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县一级电视台的文化类栏目,大都因先天发展基因不强,后天生存环境不佳等原因,无法持续开办下去。从开播到停办,往往只有三两年的生命周期。如果说,文化类栏目的创办是县级电视媒体对“枯燥、肤浅、单一化”的、以时政新闻为主节目样式的突破,那么它的式微则映照出,文化类栏目所面临的“叫好不叫座”的生存窘境。

作者简介:林伟彬,福建省南安市广播电视台新闻部记者。

二、以《武荣纪事》栏目为例,分析县级台文化类栏目的生存境遇

(一)栏目开播受关注,口碑、创优齐头并进

以笔者所在福建省南安广播电视台为例,2011年4月份,首档文化类纪实专题栏目《武荣纪事》开办。栏目主要是以纪实的手法,通过真实的影像深度关注民生百态,真实记录时代变革,挖掘南安地域文化,展现南安风土人情和南安新形象。节目从创办伊始,就获得了台里的充分支持,不仅从一线记者中选调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建专题栏目团队,还配备了当时台里最好的拍摄设备。节目制作也不负众望,在开播中逐渐受到当地群众的关注和好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县级台多是枯燥的领导新闻,没想到还有一档反映当地民风民俗的文化节目,让人耳目一新;二是栏目涉及民生、历史、人文的选题,丰富多样,贴近群众,增加了本地台的可看性;三是精心的节目策划、匠心的拍摄剪辑、可心的内容表达,带给观众一道道意想不到的“文化大餐”。

此外,借助《武荣纪事》的开办,南安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创优也捷报频传。在栏目中播出的一些作品先后斩获“纪念建党90周年——优秀电视文艺专题节目·最佳作品”、第十四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二等奖等众多奖项,并通过与黄河电视台的合作,让“势单力薄”的县级电视台走出了国门,在世界的舞台上传播南安的声音。

(二)诸多因素,掣肘发展

然而,在栏目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一种难言的窘迫和尴尬一直伴随左右。那就是口碑和收视的不相称、经济投入和广告产出的不对等。

首先,作为一档追求深度、广度、人文情怀的专题栏目,《武荣纪事》以它的真诚态度、纪实风格,在福建省众多县一级的电视节目独树一帜,赢得掌声,也收获了不少忠实的粉丝观众。但是这些群体年龄多在40岁以上,年龄层次较高,他们多为文化爱好者,普遍具备较高的文化程度。而对于年轻的以及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群体,栏目吸引力相对不足。

其次,随着“网台”的分离,县级电视台的生存境遇如同“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从广告创收方面看,这必然要求电视栏目释放出更多的“经济能量”。但和传统电视新闻栏目相比,文化类纪实栏目的广告效益有限,于是在“效益指挥棒”的挥动下,它的落幕只是时间问题。

再次,作为本栏目的编导,要全程参与栏目的创办、节目的选题制作。笔者也发现,县级台要做好一档深度的文化纪实栏目,除了经费的捉襟见肘,人员的保障不足、选题的视野受限、编导能力的不足,导致节目质量的高低不一。

(三)栏目停办,节目持续重播

由于上述诸多原因,《武荣纪事》栏目组于2014年2月解散,栏目存活了近3年的时间。原以为它已彻底地被划上“休止符”,但直到现在,原来制作的上百期节目经过重新编排又不断被播出,延续了它的生命。

这种特殊方式的存在其实正是南安广播电视台对文化类栏目在守弃之间的纠结心态的写照,这也是很多县级电视台共同面临的问题。在笔者单位台领导、新闻同仁看来,放弃这样一档高品质的栏目非常可惜,但是在现有一线新闻人员短缺和栏目创收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将该栏目“搁浅”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把它们比作一种食物,看起来鲜美无比,食起来唇齿留香,但是迫于现实消费不起,也只能成为空谈。

三、探究县级台文化类栏目发展之路

那县级台文化类栏目未来还有春天吗?这样的诘问,就像21世纪初面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崛起,媒体工作者的忧思。

在传播媒介多样化、信息内容泛滥化的今天,其实人们对有诚意的、高质量、关联生活、亲近个体的内容还是有着强烈的需求。不过“旧酿依旧”,还要“新瓶装”,思考、探索适应新媒体时代环境,使用受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叙述手法,是包括县一级新闻工作者在内的所有媒体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网络时代对于文化类栏目的制作,还必须意识到的一点是,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节目的内容生产中。要“变静为动”,善于制造话题,多一点“定制化”。例如,今年6月份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56周年。南安是郑成功的故乡,许多人感兴趣,了解也多。常规的报道实在已经太多,如何做出新意呢?可以尝试在网络上召集全民参与节目制作,提供选题,选择立意,参与拍摄。通过线上的互动,线下的主题宣传,让看起来“阳春白雪”的专题栏目更加亲民,更加好看,也更加好玩。

G222

A

1674-8883(2016)12-0278-01

猜你喜欢

南安电视栏目境遇
Chapter 16 A sentimental request第16章 不情之请
《走进三农》电视栏目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境遇与对策
秀美南安
浅析色彩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作用
中国首部石材大片在南安开拍
新时期以来戏曲电视栏目述评
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治理面临的境遇与挑战
南安乡贤再发力
境遇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