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镜记者报道中的语言技巧

2016-03-01杨亚芳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新闻报道技巧

杨亚芳

(乐亭县广播电视台,河北 唐山 063600)

出镜记者报道中的语言技巧

杨亚芳

(乐亭县广播电视台,河北 唐山063600)

出镜记者是新闻现场信息的传播者,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效果,因此出镜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熟练地掌握语言技巧,对新闻对象进行采访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和点评。笔者就出镜记者的语言技巧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出镜记者;报道;语言技巧

出镜记者就是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新闻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出镜记者进行报道时的第一媒介就是语言,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娴熟地掌握报道中的语言使用技巧。这样出镜记者在报道新闻时才能更好地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缩短新闻事实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出镜记者报道时的语言表达集中展现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学识素质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出镜记者要准确有效地报道新闻事实、表达感情态度、传播信息,就必须掌握各种语言表达方法、技巧和规律。那么,出镜记者在报道中需要具备哪些语言技巧呢?

一、语言要具有选择性

出镜记者在运用口头语言报道新闻事件时,面对不同的情境,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新闻事件,不同的受众以及不同的目的,要有针对性、区别性地选择吸引受众的话题和语言表达方式,从而达到良好的新闻传播的效果。面对不同的新闻事件对象,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方法也要有所区别,如在语言表达时可以有选择地使用委婉法、幽默法、模糊法等。

另外,出镜记者在报道不同的新闻事件和采访不同的对象时,要注意措辞是否恰当。出镜记者在进行报道时,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及语言风格。

二、语言要具有条理性和流畅性

流畅性是对出镜记者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不能出现明显的停顿、表达时断时续或过多地使用感叹词以及与新闻报道无关的琐碎语言。例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往往有记者出现“嗯”“啊”的停顿,这样不仅不利于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还容易使观众感到反感。对于新闻受众来说,新闻记者在报道时做了充足的准备,因此没有理由出现明显的停顿和犹豫。当然,出镜记者必须用专业化的知识、适当的语速流畅的语言来传播新闻信息。

出镜记者出现在镜头中,要在观察现场新闻事件发展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的本质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通过口头语言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和评论。这就要求出镜记者的报道语言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通顺流畅,叙事顺序要符合受众的视听习惯,使受众能轻松获取新闻信息。要想达到报道语言条理清晰的效果,就需要出镜记者直截了当地表达观点。新闻事实的语言组织要围绕新闻的话题进行展开,尽量以短句为主,每一句都要表达明确的看法和信息,干脆利落。最后还要注意事实之间的逻辑关联性,这样的新闻叙事才具有条理性。

三、语言要具有感染力和思想性

出镜记者必须具备充满思想性的、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做好现场新闻报道。因此,出镜记者报道的用语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如果只是泛泛而谈会使受众感到无聊,还不如直接加画外音。尤其是出镜记者在对新闻事件进行点评时,语言更需要充满思想性。因为出镜记者表达的观点将会对舆论产生影响,因此出镜记者要增强语言的思想性,使语言内容深刻而独到。

语言的情感是语言表达不可忽视的部分。语言是始终伴随着情感的,因此出镜记者的语言需要具备强烈的情感,从而与受众达成共鸣,感染和鼓动受众。要想语言具有感染力就需要出镜记者的表达真挚、诚实,不能无病呻吟和随意夸张。

出镜记者的语言只有同时具备思想性和感染力才能打动受众,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四、语言要具有丰富性

词汇丰富。出镜记者的报道语言要尽量使用充满感染力的、形象而生动的、描述性的词汇,还要熟练地使用专业名词、俗语、成语等,从而激发受众的兴趣,激起受众的想象力,并受到受众的喜爱。

语调丰富。出镜记者语音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能带给受众视听上的享受。出镜记者在采访民众或发表评论时,应该注意音量、语速、音质的变化,时而激昂高亢、时而徐慢舒缓,时而高低起伏,这样才能扣人心弦,牵动受众心绪。

修辞丰富。出镜记者要能够娴熟地使用和掌握各种修辞手法,以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文学性。例如,恰当地使用比拟,可以使表意丰富;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还可以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设问和反问的运用能给受众制造悬念;适当的反复能使受众印象深刻。

句式丰富。为了加强出镜语言表达的效果,出镜记者语言表达应注意句式的变化,可以用陈述句,也可用反问句、感叹句;可以用单句,也可用复句;可以长短句交错使用,也可以倒装、前置。句式错落有致,听起来就更加和谐流畅。

五、语言要具有逻辑性与客观性

新闻出镜记者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新闻事件现场,不要将自身的主观情绪夹杂在新闻报道当中,以免误导民众。所以,在新闻报道时应当避免逻辑上的混乱,使报道语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而使受众将新闻报道与新闻画面结合起来,达到对新闻信息的认知。出镜记者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一是因为出镜记者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二是因为新闻事件现场的各种信息对出镜记者造成了影响,令其无法对信息进行准确合理的处理与筛选,因此造成思维逻辑上的混乱。所以,出镜记者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应当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建设,对报道时发生的状况能够进行合理的信息处理,从而使报道语言具有逻辑性与客观性。

六、结语

语言表达技巧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出镜记者具备专业的素质。巧妙地应用这些语言表达技巧,是出镜记者处理在现场报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键。因此,出镜记者熟练、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同时依据不同的新闻类型和采访对象,运用与之相适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向民众传播新闻信息,才能客观地反映新闻事实,使新闻报道更加自然和流畅。

[1] 段蕾.浅谈出镜记者的语言技巧问题[J].新闻传播,2015 (24):54+56.

[2] 刘晓燕.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现场能力和出镜技巧[J].新闻采编,2013(06):18-19.

[3] 刘玲华.提升出镜记者报道技巧[J] .声屏世界,2012(02):31-32.

[4] 李瑞阳.出镜记者的语音和表达问题探析[J].东南传播,2014(10):140-142.

G222

A

1674-8883(2016)12-0265-01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新闻报道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提问的技巧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