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采访技巧的掌握

2016-03-01魏琬骐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新闻记者对象

魏琬骐

(海军陆战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论采访技巧的掌握

魏琬骐

(海军陆战学院,广东 广州510430)

一次成功的采访需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采访过程中的提问以及对被采访者的观察和倾听。新闻报道经常要用到采访,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手段。采访是新闻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记者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如果没有采访就没有现如今蓬勃发展的新闻事业。采访技巧是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运用的一种灵活巧妙的访问方法。

采访;技巧;新闻工作

新闻记者如何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如何通过采访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写作素材?这需要记者掌握一些必要的采访技巧。关于记者在采访中的技巧,笔者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访前的准备

(一)重视知识储备和资料收集

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有一句名言:不打无准备之仗。有经验的记者都会说,采访前准备充分,等于完成了采访工作的一半。如果采访的是一则新闻事件,还要搜集与事件有关的背景资料。与采访人物不同,新闻事件有发生的原因、背景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这些内容往往是现场目击者不会直接告诉记者的,需要记者在采访之前对相关事件的发生背景、产生原因等进行整理和分析。世界闻名的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每次采访前都会阅读与采访对象有关的资料,还要做详细的笔记和研究心得。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豫则立,不豫则费。如果准备不充分,会直接影响采访效果,有时甚至会造成尴尬的局面。例如,1939年,由名著改编的电影《飘》在美国放映,赫思嘉的扮演者费雯丽从英国飞抵美国,到达纽约机场后接受记者的采访,一位记者开口就问:“请问你在《飘》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费雯丽回答:“我不想同你这样无知的人交谈。”由于前期没能做好充分准备,这位记者不但错失了访问的机会,其拙劣的提问还被刊登在了当时的《美国时报》。由此可见,只有掌握大量的事例材料,才能在随后的采访中取得主动。

(二)事先拟定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问是记者的业务能力、知识储备、社交能力、文化素质的综合体现。提问是记者与被采访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提问可以帮助记者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准备采访问题的时候,记者最好能先换位思考,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事先检验准备的问题,考虑采访对象如何回答,是否有兴趣回答,回答的内容是否是记者想要及观众感兴趣的。记者在提问时,还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采访环境灵活应对。在时间充裕的状况下,最好事先将准备的问题列成文字提纲。采访提纲不仅要具体,还应该简明扼要,对于受众比较关心的重要问题,要多角度、多侧面地挖掘和提问。

二、关于采访提问

著名记者柯天在《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一文中曾经指出,提问是采访中最高的艺术,也是新闻学最微妙而又最困难的技术。问题问得好会使整个采访活动顺利进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记者问的问题不知所云,东拉西扯,不仅会令被采访者无所适从,也不能获取受众的注意。卡耐基曾说过:受众感兴趣,是因为你的谈话内容与他们有关,与他们的兴趣有关,与他们的问题有关。可见,在提问过程中掌握技巧,是对话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通过第一个提问,激起采访对象谈话的欲望

万事开头难,现场采访的“第一句话”是关键。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问题选得巧妙,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使采访顺利进行。《中国青年报》就曾报道,2002年大科学家霍金到杭州出席活动时,有位记者问:“你认为人类下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会是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早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这样的开头不但使被采访者尴尬,更无法让接下来的采访愉快进行。

(二)提问要紧扣主题,吸引采访对象

采访要求记者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记者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不要在一些毫无意义、听众不感兴趣的问题上浪费时间。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多提切中要害、有深度、在情感上能触动被访者并且富有创新性的问题。如采访一位获奖的参赛者,记者如果总是问“拿了奖,你开心吗”这样的问题,不但毫无意义,也绝对吸引不了受众。有经验的记者都会说,采访中应尽量避免问那些一两个字就能回答的问题,尽量不要提让采访对象只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如果你问被采访者“你喜欢自己目前的工作吗”,很可能会得到一个“喜欢”或“不喜欢”的简单回答;但是,如果你问“你所向往的工作是什么样”,你就有可能得到一个比较丰富的答案。

(三)语言通俗,简洁明晰

如何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进行很好的交流与沟通,使被采访者敞开心扉,这是记者们终身要学的本事。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是整个采访活动的驾驭者,是话题的引导者,要通过语言逐步使被采访者进入状态,以便捕捉想要获得的讯息。记者要在采访语言上注意“修炼”。新闻采访语言要求做到简洁,尽量节约时间,用最简短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记者在提问时应尽量口语化,这样采访对象才能更好地理解记者的问话,迅速把握语言的信息内容,给出记者想要获取的讯息。

三、注意倾听,善于观察

在采访对象叙述的过程中,记者要善于倾听,在倾听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新闻,找到亮点。新闻采访的环境、对象千变万化,在采访中要真正取得预期效果,记者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不仅要专注于提出问题,更要善于观察现场环境,捕捉细节,把握整场气氛,通过一些细节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丰富写作内容。同时还要观察采访对象的情绪及状态,以便及时调整问题内容。就采访对象而言,有些人思路清晰,能说会道,只要记者提出问题,对方就能进行相应的回答;有些采访对象则比较拘谨,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只做简单几个字的回答。这时,记者就需要运用语言智慧,在采访过程中进行适时引导,创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使对方放松心情,敞开心扉,逐渐进入记者所营造的采访环境中。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教会我们,在新闻创作中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作为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新闻记者要掌握采访的技巧,就要在平日里加强学习,关心国家方针政策,多阅读书籍,开阔视野,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到群众中去,勤于积累,培养新闻敏感性,做生活的有心人。

G212.1

A

1674-8883(2016)12-0251-01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新闻记者对象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