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中有“笑”,“笑”外有“话”
——从网络流行“经典语录”看当代幽默

2016-03-01曾雅婷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经典语录双关语体

曾雅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 100866)

“话”中有“笑”,“笑”外有“话”
——从网络流行“经典语录”看当代幽默

曾雅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100866)

本文着眼于网络流行的“经典语录”,对这些新兴的幽默形式加以关注和剖析。既可以作为对网络文化研究的补充,又是对语言工作现状及未来的一点反思。

网络经典语录;当代幽默;表现形式;生成原因

一、引言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网络“经典语录”,是指由网民为创作主体、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能够引起共鸣、发人深省、惹人发笑,并有一定传播力的网民言论的集合。

(二)研究现状

概括来说,幽默研究有着三大源远流长的理论流派,即社会行为角度的优越/蔑视论、心理分析角度的释放论和心理认知角度的“乖讹论”。它们构成了国内外幽默研究的基本理论。

(三)研究意义

虽然国内已经初步具备了研究“幽默”的体系和方法,但是大多数都是将传统的民间文学,如笑话、寓言等作为研究对象。网络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网络经典语录”日益流行的趋势,我们有必要结合传统研究的经验,对这些带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新兴幽默形式加以关注和剖析。

二、幽默风格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一)语言本体角度

1.语体互动。王德春先生主编的《语言风格学》一书中对于语体是这样定义的:“语体,即功能风格,属于言语的范畴,是语言功能的变体。”[1]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语体相互借用的时候,语体成分之间便产生了交错和互动,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和修辞效果。

例如:

别惹我,否则我会让你死得很有节奏感。(艺术语体)

你长得违章!(法律语体)

大哥,把你脸上的分辨率调低点好吗?(科学语体)

我这个人不太懂音乐,所以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艺术语体)

人是水货,心是行货。(商业语体)

本是打算搜狗,结果看到猫扑。(商业语体)

2.“断词”。断词,是指形式上用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固定词组(或比较稳固的短句);表意上却是有意识地把这个词或词组切“断”,只抓住其中一部分颜色、动感、字形等特征明显而有较强刺激力的字眼,不及其余,变格使用,以求得幽默新鲜之功效。请看: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

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一个苹果一块七,不如自挂东南枝”“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少壮不努力,自挂东南枝”“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自挂东南枝”……

一失足成千古风流人物。

明骚易躲,暗贱难防。

士为知己者装死,女为悦己者整容。

3.“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双关又分为两种:

第一,意义双关:

钱乃一味良药,有明目张胆之功效。

帅有个屁用!到头来还不是被卒吃掉!

我是胖人,不是粗人。

第二,谐音双关:

将薪比薪的想一下,算了,不想活了。

大家都说我是个演员,是因为我一看见漂亮MM眼就圆。

4.“顿跌”。所谓“顿跌”是指在言语交际中,有意把意思连贯的一句话分开来,先说一半,停顿一下,暗示语意将向某个方向发展,使听者产生误会,随后再把后半句说出来,造成恍然大悟式的“笑”,例如:

你以为我会眼睁睁看着你去送死吗?我会闭上眼睛的。

挤在北京,给首都添麻烦了。

我想早恋,但是已经晚了。

我要让全世界知道,我很低调。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代的网络经典语录是在传统汉语发展规律基础之上出现的新兴事物,虽有其独特和创新之处,但总体来说并没有逃出传统汉语规则的范式。

(二)语言内蕴角度

1.“积极”与“消极”。与传统幽默相比,网络经典语录缺少特定的场景设置,因此谈不上故事情节,只是用简短的话语表现对生活中某一点的思考。例如:

台湾一日不收复,我一日不过四级!

不愿做奴隶的人民,愿做人民币的奴隶。

钞票不是万能的,有时还需要信用卡。

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在附近几棵树上多死几次试试。

我们可以看成是重压之下的人们在网络的戏谑调侃氛围中进行的自我放松和减压。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消极”“非理性”的语录反而具有了积极的作用。

2.“幽默”与“滑稽”。《心理学大辞典》认为,幽默是通过象征、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揭露生活中矛盾、乖戾不通情理之处,使人情不自禁发笑的机智言语或行为的现象。它比滑稽含蓄,比讽刺轻松和温和,带来快乐的色彩常使人产生微笑、苦笑或会心的笑。

简单举几例:

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

成人是过期的儿童,老人是失效的成人。

我要努力实现梦想,以弥补小时候吹过的牛。

可以看出,经典语录的幽默是一种睿智、一种风格、一种才能,不是哈哈一笑那么简单,必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3.“冷”与“热”。“冷”与“热”的划分主要是从言语气氛上来讲的“冷幽默”后半部分总会出乎人的意料,原因是听者内心总暗示自己:“冷幽默的后半部分内容是猜不到的”,但是人的好奇心却让听者继续猜。导致的结果就是“注意力集中和思维的投入”这个思维过程的加长或加深。

网络上流行一时的冷笑话可以视作“冷幽默”的代表。例如:

有一天,有一个软糖在街上走路。她走着走着,突然说:“啊呀!我的腿好软啊!”

有个人长得像洋葱,走着走着就哭了。

从前,有一个人姓蔡,大家都叫他小蔡。结果……有一天,他就被端走了!

三、浅析幽默风格的成因

一种言语风格的形成,有其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前者指语言使用者的条件和特点,如思想感情、品格个性、生活经历等;后者指交际环境,如社会环境、生存地域和自然环境以及交际对象和交际方式等。为简明起见,我们对上述诸多因素做出了质的区分:

(一)传播媒介带来群体性

现代语录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正逐步消解。读者心态上,更多只是碎片化的消遣。解放观点:信息时代,似乎只有短小精悍的浅阅读才是主流,长篇大论不再受欢迎,语录碎片成为常态。人们越发迷恋自己能把握的、能力范围以内的东西。[2]

网络不同于报纸、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介,属于单方面的传播,受方只能一味地接受,不能及时反馈和表现自己的看法和反应。而网络的互动空间给讲述者和观众提供了一个能及时沟通的平台,这就为网络幽默的群体性创作提供了可能。人们在分享、转发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语录集合。正是这种群体创作性,使得语录的内容雅俗不一,风格杂糅,本身也是市民文学的一种体现。

(二)交际环境的虚拟性

语言交际是一个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换过程,交际双方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后来,列文森、布朗和利奇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礼貌原则,现已成为大家熟知的会话原则。

我们将网络经典语录分类整理不难看出,其中相当一部分违反了传统的交际会话原则,体现出“损人利己”的特点,举例如下:

“损人”:

得知你过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

长得真有创意,活得真有勇气!

没认识你之前,我真没发现原来我有以貌取人这毛病。

“利己”:

如果漂亮是一种罪,我已经罪恶滔天!

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我一定是很缺德了。

对照来看,“损人”“利己”的话语虽然违背了传统的会话原则,但却是现代人情感的有力宣泄。这种对传统的挑战带来的,便是网络经典语录幽默风格的新奇和非理性之处。

四、结语

网络语言虽然试图向传统的书面语言挑战,但整体来看依旧遵守传统的汉语规范,是在过去基础上的改造和创新。为了规范网络语言,全社会尤其是语言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网络语言运用的现状并预测其今后的发展走向。一方面要充分尊重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认真探索网络语言的规律,对网络语言的发展进行客观的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在网民中倡导正确的语言观,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1] 王德春.语言风格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60.

[2] 龚丹韵,徐珂.网络语录,非理性的才流行?[N] .解放日报,2011-05-13.

[3] 程祥徽,黎运汉.语言风格论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80.

[4] 程祥徽,邓骏捷,张剑桦.语言风格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85-101.

[5] 胡范铸.幽默语言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99-121.

[6] 陈孝英.幽默的奥秘[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34-57.

[7] 冯梦龙.古今笑[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103-133.

[8]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21-56.

[9] 王天保.从社会功能论到实践论——滑稽、幽默的理论研究在中国美学中的发展历程[J].华北水利水电学报,2006,22(4):2-3.

[10] 陈文钢.滑稽之美学品格新论[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3-5.

[11] 胡鹏林.幽默与滑稽的词源学探源和审美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5):2-4.

[12] 庄杨.传播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6.

[13] 王金玲.论幽默语言的特征与技巧[J].外语学刊,总第110期,2002(3):3-4.

H030

A

1674-8883(2016)12-0223-02

猜你喜欢

经典语录双关语体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生活中那些经典语录
双关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王小波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