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信平台传播效果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微信平台“新人专属”为例

2016-03-01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播学院专属受众

李 聪

(武汉体育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信平台传播效果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微信平台“新人专属”为例

李聪

(武汉体育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本文以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官方微信平台“新人专属”为例,通过对平台日常传播内容的实证研究,应用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微信平台的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等方面分析,认为高校微信平台应坚持服务为本、原创为纲、互动为先的理念,提升自身传播效果。

“互联网+”;高校微信平台;传播效果

一、概述

“互联网+”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1]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互联网与各类传统行业相融合,使传统行业持续创新发展。

对于高校而言,为更好地宣传校园文化、服务广大师生群体,搭上“互联网+高校”这一顺风车,从而孕育出了众多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南方周末》的一项统计显示,在2014年有126家高校开设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到2015年3月,这个数量增长至410家。同时除了官方微信公众号之外,各高校团委、院系、部门以及学生个人的自媒体等其他类型的微信公众号数量不计其数。

“新人专属”微信平台是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官方微信平台,是由学生主导、老师指导的实践平台,创建于2014年4月。平台成立至今已拥有6000名粉丝,共有30名学生参与微信平台运营。两年来,总计向用户推送信息591次,近2000条原创内容。其中文稿内容1800条,视频内容200条。“XCTV”自2015年9月成立以来,开发了包括《新闻时空》在内的10档原创栏目,总计播出原创节目92期。校园新闻、热点话题、专题策划是“新人专属”主要的传播内容,同时也接受来自各方的投稿和宣传信息。本文围绕“新人专属”平台日常内容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总结传播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二、传播效果与受众需求

“互联网+”背景下,尤为强调服务性和互动性。微信传播从单一平台转变成综合平台,传播速度更加实时化,传播的内容相对离散的报纸、网络更加聚合化,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共同需求。[2]作为高校微信平台,服务师生与师生互动是必不可缺的功能。提供受众所需要的信息,与受众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从而提高受众黏性,增强传播效果。

(一)服务性

一个微信公众号拥有很多订阅用户,这些用户中通常需求有所不同,还有可能出现特殊需求的用户。微信公众平台可根据特殊需求来发现大众化的需求。

2014年光棍节前后,“新人专属”推出了表白墙活动,因为微信公众平台的特殊性,管理者也无法直接得知用户信息,所以匿名回复相对安全,而且普通受众都是身边的同学,也便于信息的传递。5天的活动中共有100条表白信息通过平台传播,有5180人次查看。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基础上,很好地将用户需求传递开来。2015年12月2日,《惊喜|章佳琪 Happy Birthday》的生日祝福通过“新人专属”发送,这是一个男生送给女朋友的生日祝福,包括视频、图文的惊喜推文,共有1450人次查看。很多用户在后台留言,对他们表示祝福,也有人咨询也想象这样通过平台送生日祝福。

看似和很多受众无关的内容却能引起不小的反响,就是因为个体需求有时也是大众化需求。无论是表白还是生日祝福都是每一个受众日常生活中都会做的一件事,而将这件事通过平台传播会让其他受众感到新奇和好奇,在自身参与的同时也会促进内容传播。

(二)互动性

除了线上信息服务外,“新人专属”也很重视线下活动的开展。联合学院一同承办了校内的《挑战词典》比赛以及普通话测试相关事宜。在2016年,学校艺术类招生考试期间,“新人专属”在考点门口设置了免费热水点和咨询点,为来校的考生、家长提供免费热水的同时解答他们心中的一些疑惑,现场很多考生、家长都为平台的志愿付出点赞。

同时,“新人专属”还拥有《武体帮帮帮》《show time》《奇葩话题》等专属模块服务受众与受众进行互动。这些模块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也增强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平台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传播。有利于提高粉丝的活跃度与参与度,易让粉丝有被重视的感觉。更利于强化与粉丝的联系与沟通,方便及时了解粉丝的需求,对粉丝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与回复,便于增加粉丝的认可度,提升粉丝的黏性与口碑,从而提升传播效果。[3]

三、传播效果与传播内容

在高校微信平台数量爆破式增长的同时,各微信团队之间仍只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使得新闻简单、重复,撞车时有发生,造成校园媒体人、财、物资的浪费,使各种媒体载体失去各自特色,千篇一律没有新意。[4]打一个好的标题是一篇微信推文想要获得好的传播效果的第一步,而原创的内容才是真正吸引粉丝的重要因素。一篇独家消息、一个角度不同的原创新闻报道都可以帮助平台吸引粉丝的关注和浏览,促进内容的传播。

(一)文章标题与传播效果

高校微信平台标题的基本类型包括:悬念型、猎奇型、唯美型、事件型、借势型、对比型、拟人型和数据型。[5]“新人专属”平台对于标题的编辑时好时坏。2015年10月16日,一篇《体院!精神!》引发了体院人对足球团队精神的共鸣,2016 年3月12日《如果我说这是最后一期,你会不会看得更用心一点》引发人猜测,让读者有点开看得究竟的欲望。但是更多的标题只是简单地叙述新闻,更有类似于《3:0大三联队勇夺冠军》这种直接说出结果的标题,受众看到标题就可以直接知晓新闻结果,如果不是与之相关人员完全没有点开看文章内容的欲望。

标题要起得好,可以利用网络热点、爆点吸引眼球;可以利用半句话式的方法,引发读者好奇;也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博取关注。2016年3月2日,一篇《不是所有工作室都叫张德胜,想要问问你敢不敢》的新闻稿登上“新人专属”头条,迅速吸引大家的关注。张德胜是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院内、校内很多同学都对他很熟悉,都想知道是一个怎样的工作室。而且敢把院长的名字直接打在标题里,也让很多学生叫好。

(二)文章内容与传播效果

因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不同,都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应当根据这些特点传播一些独属于平台本身的原创内容。“新人专属”微信平台作为新闻传播学院官方微信,借助播音、编导、新闻、广告各专业优势和对学院本身信息的了解,每年的齐越朗诵艺术节、金话筒比赛、大广赛等,都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

2014年11月21日“新人专属”头条报道了齐越节的比赛情况,《齐越节,明年再来!》一文阅读量达到483,当时的粉丝数只有1000人,有近50%的人查看了该新闻。同样,在2015年10月19日《武体!冠军!We Are The Champions!》作为一篇足球新闻稿件,收获了1672次的点击量,超过六成的受众阅读了该文章。这两篇新闻一个是根据播音专业特点传播的专业性新闻,一个是根据学校体育特色传播的大众新闻,都取得了很可观的阅读量。有自身特色的内容更能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互联网+”的时代到来,各高校应积极参与建设属于自己学校的“互联网+”产业。近期来说,各高校的官方微信平台很好地将校园文化、动态通过网络进行了广泛传播。虽然目前各微信平台订阅号也有一定服务功能,但是长远看来也可尝试创立微信服务号,更好地服务师生,与广大受众互动。要始终坚持服务为本、原创为纲、互动为先的理念,提升自身传播效果,增强学校官方微信平台的影响力。

[1] 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

[2] 陈燕.重大事件中微信传播的舆论引导[J].新闻界,2014 (13):55-58.

[3] 冀芳,张夏恒.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38(12):77-81.

[4] 牛卫红.试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J].新西部,2012(8):177-178.

[5] 彭丽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标题的类型及制题原则解读[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7):15-16.

G206

A

1674-8883(2016)12-0206-01

猜你喜欢

传播学院专属受众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母女三人的专属空间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文化传播学院2018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解放J7专属服务介绍
专属“水晶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专属90后的青春色彩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