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人员素养初探

2016-03-01杨胜花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铜仁媒介受众

杨胜花

(铜仁日报社,贵州 贵阳 565200)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人员素养初探

杨胜花

(铜仁日报社,贵州 贵阳565200)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作为报社的一名新闻采编工作者,应如何适应时代所需?本文主要从全媒体时代下媒介环境现状、新闻采编人员面临的挑战、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全媒体;采编;素养

新形势下,由于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所处的特定位置和环境,使其在文化素质、政治素养、采编业务水平等方面存在各种不足。如果不加以训练、刻苦学习,采写的新闻稿件就很难适应全媒体的要求。所以,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采写、编辑出有分量、符合全媒体理念的新闻作品。

一、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现状

作者简介:杨胜花,女,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就职于铜仁日报社,研究方向:编辑学。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不仅可从报纸、电视上获取新闻信息,网络,手机客户端等也成为了人们的新宠,并逐渐成为其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铜仁而言,媒介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

以前的新闻传播主体主要以铜仁日报、铜仁电视台为主,在网络发展的推动下,诞生了由市委宣传部主管的铜仁网站。随后,报社、电视台、网站被默认为铜仁这个地级市里的三大主流媒体,承担着弘扬主旋律、传递好声音、聚合正能量的功能。尤其是随着微信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渐渐地形成了公众媒体与“自媒体”混合的局面,微信以其传播速度快、关注度高等优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媒介之间相互竞争

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原有媒介的生存格局,使新媒体和现有媒介成为了竞争对手。在保持原有介质优势的同时,媒介之间逐渐实现了媒介功能的融合与相互渗透,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高度融合。

(三)受众的变化

在全媒体时代,各类媒介之间高度融合,媒介产品多样化为受众提供了更大范围的选择和交流空间,让受众由单一的信息接受者变传播者和接受者双重角色。这样的环境下,受众可以通过手机发微博、微信等,在第一时间发出信息,发表观点,打破了媒体在以往的新闻传播中对信息的垄断。以去年铜仁大十字火灾为例,在消防队灭火的第一时间,群众通过手机发出的图片、文字等信息就有数十条,远远超过了报社、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速度。

二、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面临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使媒体生产和传播新闻以及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对新闻采编人员来说,这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新闻采编战线上的一员,就自身所在的环境而言,主要面临着以下的挑战:

(一)对采编人员业务能力的考验

在全媒体时代,地方党报编辑原有的传播理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大篇幅总结类稿件很难再找到立足之地。在海量信息面前,编辑不得不追求“眼球效应”或是不断创新。但如何才能真正弘扬主旋律,传播真善美?这在新闻编辑选择与编辑稿件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一味追求吸引眼球的图片新闻是没有什么分量。因此,新闻编辑如何才能突破极限,根据受众特点将文字、图片等集于一体,对事件多角度报道,让受众参与其中呢?这对新闻采编人员筛选信息,采编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采编人员身体素质的考验

在全媒体的今天,采编人员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除了具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外,身体素质也非常重要。

为适应发展需要,及时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发布重要新闻,铜仁日报社规定,全市重大新闻活动第二天必须见报。因此,该报在当地媒体中开创了值夜班的先河,《铜仁日报》一、二版,铜仁发展手机报,铜仁微报编辑值夜班,使当天新闻争取以最快,最准确的方式发布出去,让受众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

但是上夜班对身体的考验是非常大的,以铜仁日报夜班部为例,四位夜班编辑都是女生,在上了一年多的夜班后,有三位编辑都出现了月经不调的现象。虽然新闻从业者都十分辛苦,但终归而言,是为了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迅速、准确地报道新闻信息已是大势所趋。这样一来,对这一行业而言熬夜就是家常便饭了。因此,全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人员身体素质也有很大的考验。

三、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养

全媒体时代,报社采编人员要由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适应自身媒体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和受众的需求。笔者认为,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一)政治敏锐性

新闻采编人员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要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者。作为铜仁市委机关报,作为党报的新闻采编人员,《铜仁日报》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并努力做到一切为经济发展服务。在遇到重大事件时,要从政治高度去看待问题和衡量事件的新闻价值,从而发现、挖掘出精品新闻。

(二)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全媒体时代,要想筛选、寻找、鉴别真正有价值的新闻,让受众准确、深入地了解新闻事实,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不断提高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就笔者从业5年多的经验来看,不管是记者岗位还是编辑岗位,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都直接影响着能否生产出好稿子。作为党报记者,在下基层采访时,可能收集到关于党建、返乡创业等各方面的信息,写稿子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到切入点,合理利用不同的典型事例,才能突出重点、宣传到位。而作为编辑,要有版面意识,只有筛选有代表性、有价值的新闻稿件,才能吸引受众。

(三)增强新闻敏锐性、提升策划能力

新闻敏锐性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判断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敏感。要提高新闻敏锐性,就要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敏锐地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从不同角度、多层面地判断新闻的价值大小。

2015年,贵州省制订《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2015—2017年)》。结合这一政策热点,以及印江高石坎林场护林员无怨无悔守护森林的新闻事件,铜仁日报社专门做出了采访高石坎林场护林员的新闻报道策划——派出骨干记者前往印江木黄镇高石坎林场采访最后坚守的8名护林员,他们的事迹于2015年11月21日在《铜仁日报》二版以“记者走基层走进高石坎林场护林员”栏目连续刊发,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认可和表彰。同时,社会对高石坎护林员的关注度空前之高,新华社等媒体相继前往印江报道高石坎护林员事迹,各大网站、微信等平台纷纷转载相关新闻报道,高石坎林场护林队荣登“中国好人榜”,而《铜仁日报》刊发的系列报道也获得贵州新闻三等奖。

这是新闻采编人员新闻敏锐性与报道策划相结合的产物。因此笔者认为,新闻采编人员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就要不断增强新闻敏锐性、提升报道策划能力。

(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新形势下,媒体不断地走上了融合发展的道路,就铜仁日报社而言,除了《铜仁日报》外,还有铜仁发展手机报、铜仁新闻网、铜仁微报等新兴媒体和平台,新闻采编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争做全能型人才,才能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如何才能采写、编辑出适应各种媒体的新闻题材?笔者认为,一定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就笔者在铜仁日报的工作而言,不管是记者岗位还是报纸编辑岗位,虽然谈不上十分出色,但是还是能胜任。但最近,在编辑铜仁手机报、审核铜仁微报后,逐渐感觉各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特别是微报的标题,与报纸标题相差甚远。例如,2016年5月6日铜仁微报头条《旅游产业如何“井喷式”增长?副省长卢雍正在铜仁这样说》,可同样一条内容的稿件在5月7日铜仁日报一版刊发的标题是《副省长卢雍正来铜仁调研旅游产业发展》,由于微报比报纸先发出,这鞭策着采编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面,适应各类媒体的发展。

但不管如何,全媒体时代是传统与新技术共存的时代,在新旧媒体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媒体人的工作环境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新闻采编人员只有不断适应环境,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成为适应当今时代所需的新闻人,才能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1] 尹靓.全媒体时代新闻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J].青年记者(下),2012(2):44-45.

[2] 胡小英.全媒体时代报刊编辑素养[J].今传媒,2013(9):120-121.

[3] 高颖敏.报刊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新闻研究导刊(下),2014(6):72.

G214

A

1674-8883(2016)12-0215-02

猜你喜欢

铜仁媒介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寻味贵州——铜仁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轮杨树达义近旁任作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