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假新闻透视网络媒体的新闻道德建设

2016-03-01杨树美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网络媒体谣言

杨树美

(贵阳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基于网络假新闻透视网络媒体的新闻道德建设

杨树美

(贵阳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55000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互联网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前,网络已逐步进入大众的生活中,网络新闻的发展势头更是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网络媒体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生活上的便捷,更多的是因其忽视新闻道德建设给社会舆论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网络媒体道德建设的现状,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加强传播规范性、加强网络媒体的素质教育、健全严格的监管体制以及提升网监的辟谣力度等,从而实现健康网络环境的建设。

网络新闻;网络媒体;新闻道德建设;措施

如今,网络新闻已逐渐成为人们了解新闻时事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新闻的影响力不亚于传统媒体。但事实上,许多网络媒体缺乏必要的新闻道德观念,在进行新闻传播时一味地想吸引大众目光,而忽视了对新闻真实性以及合法性的审核。各式各样假新闻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网络媒体的新闻道德观念,提升网络新闻的真实度和合法性是当前网络监管力量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建设现状

(一)网络谣言肆意传播

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影响范围大、信息量大等特点,这些特征使得网络媒体拥有比传统媒体更多的受众。截至2015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达到7.74亿,网络的普及程度已达到50%左右,由此可见网络的传播影响力之大。因此,当有不实言论或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言论出现在网络上时,其造成的恶劣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而伴随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其中不乏关注量上万甚至多达百万的“网络大V”,若是此类网络自媒体参与了谣言的传播,其危害更将以几何式方式增长。这样的现象带来的后果是,谣言通过互联网肆意流传,社会公众的判断能力受到阻碍,人们开始对网络信息习惯性地持怀疑态度,长此以往导致社会产生信任危机。

(二)低俗新闻泛滥

不论是新闻还是娱乐信息,互联网信息逐渐暴露出一个共同点,即经常带有低俗的语言描述或非主流的思想观念。例如,互联网经常出现的“某某明星突发疾病死亡”,这些不实言论大多涉及某领域的著名人士,通过对这类知名人士消息的造假来换取公众关注度。另外,色情、血腥的内容也常常出现在网络新闻中,网络媒体工作人员一味地博取大众关注度和知名度,而忽视了自身新闻道德的建设,最终使得网络媒体的形象大打折扣。从短时期来看,确实可能获得客观的经济效益,但事实上,这样的方式最终只会导致大众逐渐对这类新闻产生厌恶和反感,形成对网络媒体的偏见。

(三)侵权问题严重

互联网新闻的侵权问题,主要有对名誉权的侵犯、肖像权的侵权、隐私权的侵犯以及著作权的侵犯。网络信息资源丰富,许多人在利用网络进行创作时,极易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不自知。但另外一方面,许多不法分子正是看到了网络的隐蔽性,利用网络打法律的“擦边球”,或直接恶意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益。例如,某些人冒用别人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传播谣言,此类现象导致网络公共秩序遭到破坏,侵权问题日益严重。

二、提升网络媒体新闻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信息传播规范性

目前,我国的网络新闻媒体主要由媒体网站和自媒体组成。加强媒体网站的自律性主要通过媒体形象的塑造、新闻发布的审核等方面进行规范。新闻单位需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新闻敏捷度、把控新闻质量,从而逐渐树立起正面的社会形象。同时,需严格按照最新新闻法规要求,坚决抵制不合法、不真实的新闻和信息的传播。另外,增强自媒体的自律性,需要媒体经营者充分意识到不实新闻传播的严重性,提升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观念。因此,加强信息传播的规范性,提升网络媒体的自律性,有助于改善网络环境。

(二)帮助大众理性判断

面对互联网中的各种信息,社会大众应学会理性判断和传播,尽量避免在不实新闻中耗费时间,或间接做了谣言的传播者。如果大众能够对网络信息和新闻作出理性判断,通过自身能力对新闻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得到科学的结果,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网络不实信息传播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对于部分难以辨别真伪的信息,可寻找可靠的新闻媒体进行确认,不应盲目传播,或在传播之前,仔细思考该信息传播将会导致什么后果,同时,面对不实言论,更要敢于对其进行反驳和揭露。

(三)健全严格的监管机制

面对当前网络媒体的现状,网络监管力量的首要任务是将现有的关于互联网新闻的法律条文进行整合和调整,对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内容进行及时修改。同时,要将各个法律制定部门的立法内容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只有网络监管力量的目标一致,才能使网络立法更有效。另外,还可颁布针对网络新闻发布和传播的法律文件,加强对网络谣言和不实新闻的打击力度。在制定法律文件时,需充分考虑到网络立法工作的复杂性和针对性,可聘请相关专家和知名人士进行理论指导和辅助。

(四)加大辟谣力度

从实际来看,社会新闻共享的范围越大,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小。例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的几分钟里,关于地震的谣言瞬间传遍神州大地,直到震后的18分钟,新华社发布了相关的准确信息,及时制止了谣言。此类实例数不胜数,可以说主流媒体为谣言的停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加强网络媒体道德建设,可进一步健全政府网络平台的建设,而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新闻道德意识,提高信息敏感度,能够对社会舆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结语

互联网新闻是依靠各类新型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新闻形式,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效率高等特点。但另一方面,互联网新闻和信息的传播也为社会发展和大众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比如侵权问题严重、低俗文化流行以及网络谣言肆意传播。因此,应加强对网络新闻和信息的监管力度,逐渐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1] 刘立红.从网络假新闻透视网络媒体的新闻道德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3):168-169.

[2] 燕道成,何韬.从网络谣言透视网络新闻道德建设[J].传播与版权,2014(11):150-151.

G211

A

1674-8883(2016)12-0365-01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网络媒体谣言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净化网络媒体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初探
谣言π=4!
谣言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