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2016-03-01祁如玉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网络媒介媒介问卷

祁如玉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祁如玉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00)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微信成为新媒体时代重要的信息交互平台,而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微信用户的主力军。在频繁使用微信的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处理网络信息能力不足、网络安全意识薄弱、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等网络媒介素养缺失的现象。论文针对这些不良表征,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和媒体四个角度,提出了关于重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具体对策。

微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一、前言

目前,微信已成为交互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媒介,大学生作为微信用户的主要群体,在接触微信过程中虽然获得了便利的体验,但因涉世未深也难免产生错误的观念和各种失范行为。因此,大学生微信生活中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应对此进行及时的规范和提升。

作者简介:祁如玉(1992—),女,山东德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硕士。

二、微信生活中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网络媒介素养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从原始的媒介素养中衍生出来。由此,针对大学生群体提出了网络媒介素养的新要求:网络媒介认知素养、甄别素养、创新素养、自我管理素养、道德法律素养和安全素养。①对照这六项能力要求,大学生在微信生活中存在着网络媒介素养缺失的现象。据此作者基于微信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展开调查,本次调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问卷,调查对象为山东省济南市某高校的大学生,调查内容为大学生微信使用状况,调查方式采用问卷星软件进行问卷网上发布,调查共回收20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00份。

(一)大学生处理网络信息能力不足

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转发内容类型的分布:学习、生活服务类内容占46.4%;猎奇、有趣类内容占33.6%;帮朋友转发占12.7%。这说明,在这个信息爆炸、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接触网媒时暴露了对信息理解和评估能力的不足。同时大学生在处理信息时的创新意识也不强,对朋友圈、订阅号中的内容只是简单转发,通常不擅于发表个人观点,缺乏原创精神。

(二)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问卷统计中有81.4%的大学生曾使用过微信“扫一扫”功能,其中近6成的大学生扫商家二维码时不会有任何顾虑。微信不断推出的新功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像“摇一摇”“附近的人”“微信钱包”等。这些功能在给大学生新鲜体验、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可能在安全意识薄弱的情况下,暴露个人的隐私。尤其是现在最为流行的“扫一扫”功能,因乱扫二维码,“微信钱包”密码被破译,微信钱财被窃取的事件频繁发生。

(三)借助网络媒介自我管理素养欠缺

在对大学生微信使用用途的调查中显示:人际交往占43.5%,获取信息占26.5%,娱乐消费占18.7%,学习就业占10.1%。由此可见,大学生以学习为目的的微信应用少之又少,主要是为满足交际和娱乐的需求。由于大学生在微信接触行为中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网络“成瘾症”和“依赖症”又在微信的使用中再次显现,当前大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被极具吸引力的微信娱乐功能所占据,而利用微信发展自我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

三、各方联动重构大学生微信生活中的网络媒介素养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是微信受众群体中最强大的主力军,他们传播的新闻信息对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不可估量。因此,对微信传播环境中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重构和培养迫在眉睫。针对以上所归纳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缺失情况,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以及媒体四个方面给出了具体措施,多方联动共创良好的大学生微信生活环境。

(一)自身

大学生应正确、理性地分析网络信息,提高辨识网络信息的能力。应认识到网络信息发布不仅是个人行为,而且是网络媒介环境构建的一部分,做一名理智的微信受传者是每个大学生的责任;其次,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同时提高安全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还应克制自己,抵制诱惑,避免盲目使用微信,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时间,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二)学校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学校对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关注和教育尤为重要。首先,学校可构建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学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工程;其次,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教育,强调大学生要积极利用网络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同时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三)社会

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社会也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健全网络媒介环境监督的法律法规,做到有章可依、有法可循。政府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对网络环境进行不间断的筛查,一旦发现侵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微信公众号和内容,要严加治理,情节严重者可封号、禁言。保证网络行为在健康的轨道上长效运行,打造良性、有序、价值观导向正确的微信生活环境。

(四)媒体

做有责任心的媒体,加强对信息的把关。在如今追求眼球经济的网络媒介环境下,面对传播乱象,单靠一两家主流媒体的觉悟是不行的,全体网络媒体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共同净化舆论环境。例如,网络媒体可建立行业间相互监督机制,引导业界文明办网;行业内部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其“把关人”的责任意识,杜绝虚假、低俗信息的传播。

四、结语

大学生是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他们在微信生活中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呈现出网络媒介素养缺失的现象。微信时代,大学生应注重自身培养,同时学校、政府和媒体也应承担起各自相应的责任,共同努力,重构并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营造大学生健康微信生活。

注释: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的信息素养指针文件中,列举了五项信息素养的内涵。

[1] 詹姆斯·波特(美).媒介素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28-350.

[2] 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6-98.

[3] 陈龙.媒介素养通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261-300.

[4] 吴玉兰.媒介素养十四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33-140.

[5] 范红.媒介素养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5-130.

G206

A

1674-8883(2016)12-0335-01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媒介问卷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网络媒介批评发展概述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问卷网
我国报业经营的网络媒介拓展策略
论赵本山的网络媒介形象——以新浪网为例
问卷大调查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