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公共食品安全事件中政府的舆论引导策略
——以2016年上海“假奶粉”事件为例

2016-03-01史若天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乳粉议程

史若天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探析公共食品安全事件中政府的舆论引导策略
——以2016年上海“假奶粉”事件为例

史若天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学院,北京100024)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其发生频率与影响范围均处于所有突发公共事件的前列。本文将以2016年上海“假奶粉”事件为例,对政府在案例中发布信息、处理问题的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我国政府应对公共食品安全事件时应该采取的舆论引导策略,包括及时发布信息、提高议程设置能力以及做好舆情监测工作。

食品安全;政府舆论引导;“假奶粉”事件

一、引言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整个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经济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配套机制的不完善、财富分配的不均衡,导致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利益冲突不断,群体性事件频发。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等近些年来也在中国频频发生,中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频发成了社会的常态。众多的突发公共事件给我国政府和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体系中,政府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成了政府引导舆论、安抚民众的重要手段。在众多的突发公共事件中,食品安全事件是近年来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也无疑是最受公众关注的事件类型。当“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等直接威胁公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有害物质被曝光时,政府如何第一时间安抚公众的情绪、避免谣言的产生、推进问题的解决,是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必修课。

作者简介:史若天,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5级舆论学硕士。

二、案例分析

2015年9月,一起横跨多省市的仿冒品牌婴儿乳粉案浮出水面。犯罪嫌疑人仿制品牌乳粉罐,并收购低档、廉价或非婴儿乳粉罐装,生产假冒著名品牌乳粉,将1.7万罐假冒乳粉销售至郑州、徐州、长沙、兖州等地,并进一步销售到全国多个省市。据调查,涉案品牌包括雅培、贝因美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通过对该事件发展不同阶段的相关媒体报道进行回顾、梳理,笔者归纳出政府在本次公共食品安全事件中,处理危机、引导舆论的策略有以下特征:

(一)事发后未引起足够重视

“假奶粉”事件经媒体曝光后的10天之内,仅有检察机关发布了案件相关信息,政府部门未透露任何信息,直接引起了广大公众的恐慌情绪。这说明政府相关部门对该事件并不十分重视,不仅没有做到事前预警,事发之后也没有在第一时间投入调查,并告知公众事件真相。

(二)信息透明度不够高

首先,上海检方公布的信息显示,1.7万罐假奶粉涉及“多个品牌”,但食药监局只披露了雅培、贝因美两个品牌(而且还不是及时公布的),显然不够完整。对于其他品牌的奶粉,消费者依然无法消除疑虑。其次,假奶粉的流向清单迟迟不公布,包括假奶粉的总量以及已经回收和销毁的数量。这些信息的缺失导致公众对假奶粉所知甚少,明知道有那么多假奶粉,却无法判断自己手中的是真是假,公众当然会感到恐慌。

(三)和公众打“心理战”,适得其反

近些年来,公众对奶粉质量的担忧甚至恐慌已经有了日常化的趋势,食药监总局应该很清楚这种社会焦虑,所以企图通过宣布“质量达标”来安抚公众。然而,显然公众并没有领情,这不仅没有消除焦虑,反而引起了更大的恐慌:公众开始怀疑我们国家的国标门槛难道如此之低,以至于假奶粉都能轻松达标,甚至怀疑是不是监管部门故意把不达标说成达标。可见,政府并没有搞明白公众的心思,一句笼统的“达标”“不要恐慌”早已不能满足信息爆炸时代民众的知情权,也无法有效安抚公众的情绪了。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在此次食品公共安全事件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对食品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的舆论引导策略有如下建议:

首先,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公开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作了严格的规定:“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1]这充分说明了危机事件发生后,信息及时传播的重要性。如果事件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得到传播,谣言就会发酵、盛传,扰乱公众情绪,阻碍事件得到解决,甚至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不仅在于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管,更要及时主动地联系媒体,在调查清楚的前提下,有针对性、适时且迅速地发布事件信息,使真实信息的公开速度快于谣言的传播速度。

其次,提高议程设置的能力。事件突发期,信息发布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议程设置不成功。这一问题在媒体报道过程中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议程不被媒体重视;二是媒体不按政府议程预期的轨迹推进,因而无法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政府机构要想成功地设置议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充分尊重新闻价值规律,在发布信息时必须正视媒体作为传播主体的地位,尊重其相对独立性和报道规律;第二,充分尊重公众的情感,从公众的角度出发,设置新闻议程必须符合公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

最后,做好舆情监测工作。舆情监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舆情收集、舆情分析和提出建议。舆情收集是指收集整理媒体报道和各方观点。在这一环节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怎样的舆论才能真正反映民意,因为只有真正的民意才是舆情收集的对象。舆情分析的目的是得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媒体对政府机构主动发布信息的报道情况,也就是传播效果如何;二是媒体以及公众对热点问题的态度和观点。前者是评价政府议程设置成功与否的标准,后者则为政府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舆情收集和舆情分析都应当是一个随着事件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动态的、持续性的过程。舆情分析的最终目的是给政府提供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因此收集到真正的民意并进行准确及时的分析是舆情监测的核心目标。

[1] 李鹰强.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政府应急处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48,4-5.

[2] 陈沛沛.食品安全事件的政府信息发布研究[D].山东大学,2009:37-59.

G206.3

A

1674-8883(2016)12-0334-01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乳粉议程
淮安市加强安全事件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新疆伊犁马乳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德国《2010议程》议会辩论的话语分析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会面议程
乳粉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