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当代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真实性

2016-03-01卢柯羽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戏说历史剧真实性

卢柯羽

(辽宁大学 广播影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试论当代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真实性

卢柯羽

(辽宁大学 广播影视学院,辽宁 沈阳110000)

近年来,历史题材类电视剧火热,关于历史的真实性与虚构性也一直饱受争议。面对社会上的各种争议与讨论,本文将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和现状入手,探讨历史剧兴盛的现象,并对现下热播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真实性和发展作简要的探析。

历史剧;真实性;审美

一、引言

在时间轴上,现在以前的就是历史。在时间的漫漫长河里,人们对于历史的迷恋和传承从未断绝过,在科技的时代下,历史已经不再是老者口口相传的故事,也不再是泛黄纸堆里的文字,而是变换成生动的图像。历史题材类电视剧用其书写记忆的方式让历史屹立在现实生活中。

作者简介:卢柯羽(1996—),女,山东枣庄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二在读。

二、历史题材类电视剧的发展

(一)戏说剧

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轻松,随着娱乐和虚构的增多,也越来越适合电视剧故事叙述的特征。大陆的戏说剧和港台戏说剧不同的一点就是带有现实的警示,穿着的是古代的衣裳,说的是当今的政事,演绎的却是现在的故事。戏说剧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用民间的话语和眼光去叙述历史。

(二)功利性的历史重组

由于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历史剧的创作中更多地表现出对于忧患意识的思考。不论时代如何发展都无法撼动一些剧作者想要改造现实的信念。例如,《包青天》《曾国藩》和《海瑞》直至《天下粮仓》的播出,一系列清官的形象跃然屏前,对创作心态进行了完美地诠释。这些剧作与现阶段中国的改革现实相吻合,总也离不开对国与家、官与民关系的探究,可见剧作者用心之良苦。

(三)商品气息对历史的侵袭

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电视剧成为一种制作,一切发生的或者未发生的都可以在历史剧中演绎,其最终目的是与利润和货币挂钩的,历史成为取材的宝地。剧中帝王的一生、感情纠葛纷纷登场,汉唐戏清宫戏也层出不穷。受到商品气息侵袭的产物,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碰撞交织,产生了一个阶段的历史热潮。

三、我国历史剧的现状分析

毋庸置疑,历史剧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对实际生活和审美活动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历史剧作为电视剧的一种题材类型,有着真实性和虚构性特性。例如,历史剧的虚构对于真实历史的影响,现在的历史题材类电视剧趋于商业化,娱乐性也较浓,也可以说是虚构。

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题材类的电视剧应该在真实和虚构的中间找到一个点,觉得只有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创作和虚构,才能表现或者还原历史的生活状态。另外一种观念认为,历史题材类的电视剧不应该被赋予教育的任务,其影响力极强的特点,在创作中应该认识到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把握好虚构的适度原则。

随着市场的发展修复,剧作者的创作水平和观众的审美都有了一定提升。伴随着《琅琊榜》《芈月传》等一些优秀历史剧的出现,历史剧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得到了逆转,摆脱了前些年的戏说套路,开始让历史回归艺术的本真,在保证娱乐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审美的水平。值得称道的一点是,这些电视剧引发了观众对历史兴趣,使得一些人愿意再翻开历史,对历史细节进行一番争辩,这也标志着历史剧题材的创作理性回归。

四、戏说误导了观众对历史的认识

以《步步惊心》《美人心计》《宫锁连城》《花千骨》为代表的架空历史的作品,叙事内容从宏大的家国叙事转变为对个人成长的呈现;叙事格局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胸怀转变为“相思相望不相亲”的小情感;对历史事件的应用,从真实呈现转变为借用历史外壳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意愿和价值观。这些剧作,深受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过于注重观赏性,对思想性与历史真实用力不够,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观众对历史的认知。

五、历史在厚重深刻中得到转型

经过了戏说和宫斗剧以后,历史剧得到了一定的转型,一些比较优秀的历史剧作品慢慢出现在观众的视野。比如《琅琊榜》《芈月传》《北平无战事》等作品,在其娱乐性的基础上,在历史真实和娱乐审美之间找到了平衡的支点。在《琅琊榜》中使用冷色调的画面去表现,去除了不符合的金银铜等华贵饰品,着重展现魏晋风骨;《甄嬛传》中人物服饰以及图案都根据清朝服饰,依照人物的喜好和品级进行设计;《芈月传》中对于各国的服饰也进行了不同的划分和设计,如楚国尚红、秦国尚黑、燕国尚白的历史记录。

根据《琅琊榜》导演孔笙对创作目的的阐述:“在这个执着了12年的信念终于达成的悲怆故事里,友情、忠诚、正义、坚忍、成长等挣脱了重重苦痛晦暗的种种美好所传递出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让观众感受到了珍贵的、有价值的情感和精神。”历史剧同一般电视剧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必须有人性的东西包含在其中,让观众品味历史的厚重,汲取历史经验中的丰富知识内涵。

六、在审美娱乐和真实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历史剧承担着传承文化和历史的使命。历史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慢慢向娱乐化方向发展。积极的作用是,历史知识更容易得到广泛的普及和传播,缺点是观众失去了思考能力只是被娱乐。所以,一部成功的历史剧应该处理好审美与娱乐、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历史剧中的审美观念必须和传统文化相一致,如家国统一的观点、真善美的高尚品质。

梅长苏和萧景琰在《琅琊榜》中演绎的高山流水般的兄弟情,还有甄嬛和果郡王在《甄嬛传》中的爱情,表达的何尝不是一种“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的爱情观点。高质量历史剧使观众既了解了历史和人文思潮,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对历史进行反思,得到人生的启迪。

七、结语

历史剧应该在充分尊重历史的条件下合理融入历史,对历史重新整理,留给未来一个真实的活历史。历史剧创作者还要善于发掘历史诗性的品格,赋予历史以新的现代文明,从而达到一种审美感知,提高对历史的审美层次。

[1] 白丽荣.试论历史剧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4):44-45.

[2] 褚春元.背离与回位:当前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反思和对策[J].江海学刊,2008(02):7-8.

G222.3

A

1674-8883(2016)12-0189-01

猜你喜欢

戏说历史剧真实性
革命历史剧的“共同体美学”建构路径——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
元代中后期历史剧家国观念的复归与重构
元中期历史剧对社会稳态的皈依与维护
戏说山姆
戏说自行车行业 3大最“苦”的工作
戏说老公
广告的真实性
历史剧的春天来了吗?
戏说球迷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