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互联网时代产生虚假新闻的原因

2016-03-01贾绍茹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播学院假新闻受众

贾绍茹 张 晴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探析互联网时代产生虚假新闻的原因

贾绍茹 张 晴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

虚假新闻这一现象在新闻报道中由来已久。在不同时期,虚假新闻的特点和形式不尽相同,形成的原因也不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传播路径和呈现方式等都带有鲜明的互联网特色。本文主要从媒体、新闻从业者和受众的心理因素入手,探析网络时代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在泛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网民既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其心理因素是探讨虚假新闻成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互联网时代;虚假新闻;心理因素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媒体人必备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量新闻不断涌入大众视野。“两微一端”等自媒体平台的广泛流行,在使新闻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也使得虚假新闻泛滥成灾,甚至大有愈演愈烈之态势。虚假新闻不仅会对媒介公信力造成伤害,甚至会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不必要的恐慌。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其屡禁不止,让人们仍乐此不疲地讨论,进而继续传播这些虚假新闻呢?

一、从传播者的角度分析

作者简介:贾绍茹(1993—),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在读。张晴(1989—),男,山西太原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在读。

(一)盲目求快:过分追求速度和时效性

真实和新鲜,是新闻最鲜明的特征,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但是对于很多新闻媒体而言,快速地发布新闻成了它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眼球、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为此,很多媒体不惜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为代价。例如,有很多新闻网站,尤其是商业性的网站往往要求新闻采编人员速度第一。他们要求在一些重大新闻发生时,采编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将消息发布出来。对于网络媒体而言,能比竞争对手快几秒就是胜利。而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在新闻的求证环节上有所疏忽,进而导致虚假新闻的出现。

(二)新闻工作者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学说是心理学家荣格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提出的。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人从出生那天起,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已给他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这便决定了知觉和行为的选择性”。我们这种学说应用到新闻学领域,据此可以了解到很多虚假新闻其实并不是媒体和记者有意为之,它们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媒体中存在一套固定的新闻操作流程、规则和工具。这些固定的新闻操作模式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记者的日常工作,并不为记者所知。它们不一定能带来高质量的新闻,但却可能成为媒体记者制造虚假新闻的帮手。最典型的就是标签化、符号化的操作,如对于一些灾难新闻的报道,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的惯常思路和做法是将抢险救灾报道作为新闻宣传的重点,重点报道各级政府和领导对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视,而对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灾难对人民群众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却报道得不多,最后使一篇灾难报道变成了歌功颂德的新闻宣传稿件。

(三)逐利心理:利益熏心滋生“虚假新闻”

虚假新闻产生的又一原因是记者的逐利心理,在利益驱使下,一些记者铤而走险制造虚假新闻。现在的媒体队伍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和高流动性,很多人都是体制外记者,工作福利待遇没有保障。于是在生活压力的逼迫下,部分记者开始制造虚假新闻。最典型的,如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播出的“纸馅包子”事件。最后调查显示,这期节目是北京台聘用的编导訾北佳策划并且炮制出的假新闻。

(四)自媒体传播者:匿名心理和从众心态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匿名性是网络时代最基本的特性。在没有社会约束力制约的情况下,网民的社会自制力有所降低,也就是匿名心理。当匿名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常态,很多网友会通过制造虚假新闻来博得大家的关注。网民因为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变得肆意妄为。在这种机制作用下,他们的自制力降低。同时,在现有的网络实名制发展不够完善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对网民缺乏管制,导致网络语言暴力频现。例如,在屡次被爆出的“名人被死亡”的虚假新闻中,很多网友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并没有考虑他们所传播的新闻内容是否真实,而仅因为对这则新闻感兴趣,就应势不断地传播假新闻。

二、从受众的角度分析

(一)追新猎异心理驱动虚假新闻蔓延猖獗

传播过程的终端是受众,也就是新闻的主体部分,新闻的走向客观上也受到受众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网民数量的增加使受众更多地受到猎奇心理的驱使,许多看似不寻常的新闻事件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因此,虚假新闻变得蔓延猖獗,屡禁不绝。

(二)娱乐消遣心理给虚假新闻提供生存空间

陈力丹曾在《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一文中提到,“为什么多数受众会相信假新闻”,是因为“高密度、快节奏的物质性内容填平了生活的深层意义之时,有意思的新闻以一种真实、现在完成时态的面貌出现,受众因此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刺激或松弛,也被赋予了一种现实感很强的生活意义”。对于一篇虚假的社会新闻或娱乐新闻,李普曼曾说过:“因为题材离得很远,因此除了对新闻事件感兴趣的当事人外,没有什么人能够真正检验一篇报道的准确性。”而对于一般受众来说“感兴趣的新闻会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即便他们心中有疑问,也会用一些其他的标准而非正确的标准去判断。”

(三)刻意迎合受众期待的作秀

还有一些虚假新闻紧贴社会热点,貌似是弘扬社会“正能量”,其实是一些人利用人们的同情心,以恶意炒作的手段炮制出来的假新闻,达到特定的商业目的。例如,2013年在网络上热传的《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最后被网友证明是摆拍的虚假新闻。这些虚假新闻的内容看似是为了弘扬正能量或者批判社会丑恶现象,但其实是一些炒作者或网络推手以此来吸引眼球,赚取受众的关注,达到其预设的商业目的炒作。这些虚假新闻被拆穿后非但没有弘扬正能量,反而会累积“负能量”,对社会信任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1] 陈力丹.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新闻记者,2002(02):22-23.

[2] 王建元.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虚假新闻现象[J] .中国商界,2010(04):213-215.

G210

A

1674-8883(2016)12-0054-01

猜你喜欢

传播学院假新闻受众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文化传播学院2018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从近年来的十大假新闻反思我国的新闻道德与法规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