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读图时代”语境下政府网站图片内容建设

2016-03-01李鹏飞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读图时代读图文字

李鹏飞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管理信息中心,北京 100830)

探讨“读图时代”语境下政府网站图片内容建设

李鹏飞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管理信息中心,北京 100830)

“读图时代”带来的阅读挑战,是政府网站开展内容建设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读图时代”的语境下,政府网站应该加强图片内容建设,确保图片内容的突出性、即时性、审美性和主题性,发挥图片优势,积极宣传政府的工作和政策,使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并支持政府工作。

“读图时代”;图片;政府网站

“读图时代”的概念大约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放眼我们生活的周围,无论是纸质的印刷品还是互联网,图像无处不在,其数量倍增似乎标志着传统的文字占据主导地位的阅读习惯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哲学家E.拉兹洛曾在他的《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一书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两个大转变:世界信息化和世界全球化。然而当信息化和全球化席卷而来时,人们悄然进入了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后现代化时期,这一时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传媒界进入一个以图片充斥眼帘的‘读图时代’。”[1]这意味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是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的产物,而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也便成为“读图时代”日渐盛蔚的温床。因此,作为互联网代表之一的政府网站,如何适应这种语境,利用自身的平台,整合图像资源,积极做好政策的宣传引导,便成为网站编辑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

一、“读图时代”的特性及其对政府网站图片内容建设的影响

进入这个命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探讨一下“读图时代”的特性,图像在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能够影响到我们的阅读和思考习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毋宁说,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2]这意味着,图像化是现代世界发展的趋势,图像成为我们把握现代世界的手段,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视觉判断和思维认知。

首先,“读图时代”下,图像所具有的较强的表现力和冲击力,使受众更倾向于读图。相较于文字,图像直呈画面,能够直接表现对象,而且具有丰富的表现色彩,其呈现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由此带来的视觉感更强,更能够吸引人的眼球。而且,图片本身也内含一定的场景感,受众也可以通过阅读图片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另一个层面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任何读物,倘使缺少图像,便会失去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这正是‘读图时代’的新法则,图像对眼球注意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眼球经济’”,[3]图像以其独特的表现优势强烈吸引着受众的注意力。

其次,在“读图时代”与自媒体时代的融合发展形势下,图片以其获取和上传的便捷性,更容易受到大众群体的青睐。当今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手拍下自己所遇到的场景,图片唾手可得。现在也处于自媒体的时代,特别是随着手机互联网的空前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内容的贡献者,当文字的组织还需要一个思量的过程时,图片以其简单、明了的特性成为人们的第一选择。

第三,图片的即时性强,能在较短时间内满足人们的信息诉求。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高速运转的时代,信息量之庞大,变化速度之快令人咂舌。面对海量的信息,受众对信息的获取也更趋向于便捷、简洁。因此,受众更愿意从图片来获取自己的信息满足,而只有当图片本身无法提供更足够的信息量时,才会考虑从其他的渠道去寻求更深一步的理解。

第四,图像具有可合成特质,能够满足人们再创作的欲望。图片的出现同时也带动一批图像处理软件的诞生,通过这些软件工具,人们可依据自己的经验、想法对图片进行艺术化的表达。这种艺术化的表达或是追求一种视觉的美,或是单纯的娱乐心态,或是用以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而表达成果一旦进入互联网空间,其可能引起的轰动效应,对创作者而言就会构成一种创作刺激,增强创作的动力。

面对“读图时代”的诸多特性,政府网站如何适应这种语境,做好图片内容建设,利用图片所具有的优势宣传好政府的政策和理念也便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政府网站在内容建设方面主要偏重文字的叙述,常常是长篇大论居多,即使有时候内容表现上会适当配图,但配图主要是作为内容的陪衬存在的;在页面的整体设计上,存在图片显示比例较小,图片内容不突出等问题。此外,在整体栏目内容设计上,也呈现出栏目繁多、内容细碎、重点亮点不突出的情况,对用户的体验不够注重。因此,面对“读图时代”所带来的新的信息感知体验,政府网站应该积极面对,充分加强图片内容建设,有效地利用图片优势来提高网站宣传能力。

二、“读图时代”下,政府网站图片建设着力方向

政府网站在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在线办事、互动交流等主要功能建设的同时,也在逐步加强网站宣传功能建设,网站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开展对外宣传、对外发声的主阵地。而图片内容在互联网上所显现的优势,使其成为网站开展宣传报道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在互联网生态圈里,政府网站加强图片内容建设,对于增强政府工作宣传,扩大网站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对外树立良好形象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读图时代”的特性,对政府网站做好图片内容建设,增强自身影响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网站图片内容应力求保持突出性。这里的突出性既强调内容本身的突出,也关乎图片内容在网站的呈现方式。要选择那些受众关心的、能够引起大众兴趣的图片内容;同时可以结合政府部门自身的特点优势,选择制作独特的图片内容,形成自己的唯一性和权威性。例如,当某地发生大的灾难时,大家都在关心受灾的情况,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可结合自己的优势,利用地图标注显示受灾有关信息,以图像化的形式显示出来。

对于图片的呈现方式,首先要根据网站的页面结构设置专门的栏目,进行突出显示。图片栏目位置要放在首页主要位置显示,首页图片应使用大图,吸引受众眼球。当单一的图片可能无法更好地表达工作主题时,此时可不定期开设专门的图片专栏,以更为丰富的素材,从不同方面展现与主题有关的多项内容,从而扩展宣传的多样性。

第二,网站图片内容要保持即时性。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快,对于即时发生的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进行发布。而且在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的自媒体时代里,网站必须保证内容的时效性,才能赢得受众的认可。对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网站应确保能在第一时间以图片的形式予以报道,而且可根据时间的推进持续跟进,确保图片内容既及时又连续。同时,首页图片要做到及时更新,确定宣传内容不陈旧,图片内容不重复,使观者有新意。

第三,网站图片内容要保持审美性。网站发布的照片必须经过严格审查筛选方可发布,发布的图片首先要确保其真实性。真实即美,图片的内容指向确实发生过的事件,而不是通过图片处理手段形成视觉上的真实。在确保真实的基础上,可适当对图片进行一定的修饰,以适应视觉观感上的舒适度。网站发布的照片必须在政治上是正确的,图片的审美要符合一定的政治逻辑,不能出现违背政治原则、违背宗教政策的内容。

第四,网站图片内容要突出主题性。网站发布的图片要切合主题,切忌为图片而图片,即图片不只是用于增强视觉上的观感,要根据事件的特性来选择图片内容。同时,可依据一定的事实基础,根据主题来制作图片,利用画面的形式将主要内容浓缩提炼出来,使阅读者既能一目了然,又能迅速掌握重点。

三、结语

政府网站图片内容建设是顺应阅读发展形势,增强网站可读性的必然选择。在“读图时代”下,图片越来越成为网站内容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政府网站的内容建设应该对图片所能够发挥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强化图片的突出性、及时性、审美性、主题性等功能,使网站借助图片更好地与受众实现有效连接。但这种重视,也绝非是要以图片代替文字的地位,而是在文字已然构筑的表达世界里,为图片找到一种独立的表达方式,以弥补文字所不能触及的领域。“图像化的结果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了直观化了,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抽象的文字和直观的图像交互阐发,无疑使得阅读带有游戏性,从文字到图像,再从图像到文字,来回转换把阅读理解转变为视觉直观。”[3]也许,正是这样才使得在“读图时代”下,我们能够使二者更好地契合。唯有如此,内容的提供者和内容消费者之间才能确立稳定的阅读关系,网站自身的价值理念才会获得更有效的传播。

[1] 郗璨璨.论读图时代下新闻图片与文字的竞合关系[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6):102.

[2]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3] 党圣元.读图时代[M].彭亚非,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98.

G206

A

1674-8883(2016)07-0220-01

猜你喜欢

读图时代读图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读图
读图时代城市画报发展策略探析
读图
读图
“读图时代”视觉传播的利弊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