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法格与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的关系

2016-03-01谢向波

学术交流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恩格斯马克思

谢向波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3)



拉法格与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的关系

谢向波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3)

[摘要]拉法格作为一名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具天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与马克思、恩格斯发生了深厚的学术思想交流,在两位导师深刻地影响和指引下,他由维护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转向拥护国际共产主义思想的阵地,成为一名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士。他开始以一种勇往直前、不畏挫折的精神用科学的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一国际以及第二国际积极的活动家和重要的理论家,在传承以及发展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方面做出了极为重要且又十分突出的贡献,为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恩格斯逝世后拉法格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方面、唯物主义历史观以及帝国主义等方面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探究拉法格与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的产生、发展过程,寻求他们学术思想关系的内在联系,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拉法格;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

拉法格(1842—1911)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仅在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作为第一、第二国际积极的活动家以及重要的理论家在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方面做出了极为重要又十分突出的贡献。拉法格虽然并不是一位与生俱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后来却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以及战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之下,他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地进行理论探索。从世界观上的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政治上的革命民主主义转向科学社会主义。他在学术思想方面与两位伟大导师建立了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对于马克思主义当时在法国甚至全世界的传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拉法格的学术思想转变历程

拉法格在他的一生当中为发展、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他也避免不了像很多同时代的理论家一样,受到当时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位与生俱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青年时期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思想对拉法格影响很大。

(一)拉法格学术思想的理论起点

拉法格在1861年进入巴黎大学学习,他的大学时期法国正处于第二帝国统治时期,关于帝国的特点马克思曾谈到过,它是在资产阶级已经丧失统治国家的能力而工人阶级又尚未获得这种能力时唯一可能的统治形式。[1]帝国对外掠夺殖民地,对内实施专制统治。而它的实质是大资产阶级在法国的公开专政,金融巨头和大资本家在帝国的庇护下巧取豪夺、大发横财;一小撮银行家和投机家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资本的快速集中促使大批中小资产阶级遭受破产,他们加入了资产阶级共和派,反对第二帝国的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起,随着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法国日益壮大的工人阶级反抗第二帝国的斗争也不断地高涨,法国面临严重的经济与政治危机。拉法格进入大学以后就积极投入到反对帝国统治的斗争,“他属于被称作‘拉丁区之狮’的共和主义大学生团体”[2]5,巴黎的拉丁区当时是法国的进步学生运动中心。随着斗争的深入和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他发现资产阶级共和派最终也将投靠帝国,是帝国的安全阀。拉法格决定脱离资产阶级共和派,同工人组织建立密切联系。1865年,拉法格开始为激进民主主义报刊《左岸》撰稿,《左岸》反映了脱离资产阶级共和派的进步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当《左岸》被勒令停刊后在布鲁塞尔获重新出版,而后又迁至伦敦,拉法格在《左岸》上发表一系列的文章支持工人罢工,反对第二帝国统治。当时的法国工人运动很大程度上深受蒲鲁东主义影响,而蒲鲁东主义是为小资产阶级利益辩护的。主张改良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反对大资产阶级,倡导建立小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社会,它的实现方式不能依靠暴力革命,而是要借助和平改良的手段取得政权。当时很多法国的进步大学生受到蒲鲁东主义影响,拉法格也不例外。他不但将蒲鲁东称为“我们敬爱的导师”[2]7,而且在《至圣的雅科宾教会的教皇通谕》中谈到:“我们痛恨一切政府……我们需要无政府状态。我们不需要夺取政权而要消灭它。”[3]119

拉法格也同时接受了布朗基主义的一些观点,“我们可以提出马拉特、丹东、布朗基、普鲁东。这是我们的;我们和他们站在一起——我们正想继续他们的事业。”[3]119布朗基主义主张组织一个比较小的、实行集中制和等级制的精英人物集团来密谋夺取政权,不依靠群众用他们自己的革命专政取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所以布朗基主义的实质也是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拉法格对布朗基十分敬仰,甚至称布朗基为“勇敢的斗士”。在哲学上,拉法格深受奥古斯特·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的影响。实证主义貌似变成了真正意义的“科学”,因为它摆脱了神学和宗教的束缚,实证主义主张人类并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必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主观感觉推知确认经验,依靠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一切超越经验的或者不经由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当时拉法格坚持实证主义,认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理解自然法则。

所以,拉法格思想的起点虽受到蒲鲁东主义的影响,但他又不完全是蒲鲁东主义者。他接受无政府状态,同时也接受布朗基主义关于依靠少数人进行革命斗争反对资本主义的主张。这一点也反映了青年时期的拉法格在政治上还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在哲学上,他尽管反对唯心主义,但是他没有认识到实证主义本身就是变种的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拉法格学术思想的碰撞激发

第一国际刚成立不久,国际巴黎支部开始积极活动,而在支部内部居主导地位的是以托伦为首的右翼蒲鲁东主义者。1865年拉法格参加了这个支部,受支部委托,他带着托伦的介绍信前往伦敦就法国当时的工人运动具体情况向国际总委会作汇报。也是这一次他和马克思进行了首次的思想交汇,并且给他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当时的拉法格24岁,在回忆马克思的文章中他曾说过:“我一生将永远不会忘记这第一次的会见所给我的印象。”[4]88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呕心沥血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超人的工作热情深刻影响了拉法格。“党的同志们为了就各种问题求教于这位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师,”[4]90可以说,这次见面是拉法格从蒲鲁东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起点。

拉法格被巴黎大学开除学籍到伦敦后的三年时间(1866—1868),开始与马克思密切交往,马克思把《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解释给拉法格,向拉法格讲解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向他传授唯物主义思想,在马克思的教诲之下,拉法格感悟到“我生平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世界历史的逻辑,在社会发展和思想发展表面上如此矛盾的现象中,找到了它们的物质原因”[4]9。同时,拉法格在和马克思学习的过程中认真阅读了马克思的一些著作,例如《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在马克思的影响下,拉法格在他写的《社会斗争》一文中,正式提出马克思的名字,并且就这位影响他思想的伟大导师的生平以及理论作出了热情而细致的介绍。他引用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的原文,分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结合1848年革命的经验得出阶级斗争是历史运动的必要条件。这也意味着拉法格开始在法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867年在马克思的介绍下,拉法格认识了恩格斯。此后他用通信的方式和恩格斯交流并建立了诚挚的友谊。在两位革命导师的影响下,拉法格的世界观发生了大的转折。他逐渐摆脱了蒲鲁东主义和布朗基主义的影响转向马克思主义,接受科学社会主义,从他最初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转向拥护国际共产主义思想的阵地,成为一名坚强的理论战士。

二、拉法格在学术思想交汇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深刻影响下,拉法格学术思想进一步深化,他开始以一种勇往直前、不畏挫折的精神用科学的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一)马克思恩格斯指导拉法格成为第一国际革命理论家

1868—1873年,拉法格开始投入到法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他遵循马克思的指示,团结法国的革命力量。他为布朗基派的政治周报《文艺复兴》撰稿,批判蒲鲁东主义,介绍《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他向布朗基推荐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拉法格在法国巴黎为马克思寻找《资本论》写作所需的各种书籍,还将各种报刊杂志寄给马克思。他将韦莫雷耳写的《1848年的活动家》一书寄给马克思,马克思在这本书上写了很多批注。为了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传播,拉法格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译成法文出版,这也为国际工人协会法国支部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他在《国防报》上对国防政府当时做出的卖国行为进行痛斥,并且大力宣传人们要通过革命方式将战争进行下去。马克思得到消息后非常重视,亲自将拉法格寄给他的报纸转寄给英国的比斯利教授等人,使其影响更大。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性,拉法格还没有明确地认识到巴黎公社的性质和历史地位。确切地说他没有认识到,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的政府,它是无产阶级国家雏形。当时的拉法格却把巴黎公社看作1848年六月起义的历史重演,他认为公社是小资产阶级共和派与布朗基主义革命家的政府。对于巴黎公社运动列宁认为,无论是布朗基亦或是蒲鲁东的理论如何荒谬,最终都是人们群众将整个运动推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和领导者。巴黎公社无疑是第一国际的精神产儿。

拉法格在流亡西班牙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巴枯宁主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西班牙的工人运动。为了同巴枯宁主义作理论斗争,作为第一国际的积极活动家拉法格在马德里的《解放报》上发表一系列文章,论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对资产阶级进行剥夺的必要性,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他认为,无产阶级在西班牙夺取政权以后要大力发展工业,用机器生产代替落后的手工操作。针对巴枯宁主义,他主张必须让无产阶级来掌握大工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当时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的必需品的需求。拉法格写信给恩格斯阐述他的理论,并且认为:“蒲鲁东的那一套造成了很大的危害”[5]32,他甚至从理论上拿到针对蒲鲁东主义的“解毒剂”。在这里他说的解毒剂即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他在信中表示希望马克思为《贫困的哲学》写一篇导言揭示对蒲鲁东的批判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起的。恩格斯高度赞赏拉法格的理论宣传活动,他在给劳拉的信中写到:“我为保尔在《解放报》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向你祝贺,我们大家都很喜欢这些文章,这在西班牙人盛行空谈的荒漠中,给人以清新之感。”[5]51恩格斯谈到,拉法格的思想在整个国际公认协会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他把真正的科学带给了西班牙人。

(二)在法国工人党的建设中拉法格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交流

在哈弗尔代表大会之后,法国党内以盖得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布鲁斯和马隆为首的可能派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拉法格在同可能派的论战中,勇敢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有时表现出教条主义或是流于空谈。马克思曾一再批评他:“拉法格总是在增加新的不必要的事端”[6]38,恩格斯也批评拉法格和盖得:“我们的法国朋友们近两年来由于过分热心、有小组习气、喜欢夸夸其谈等等,干了许许多多蠢事。”[6]216马克思、恩格斯对拉法格的这些批评,完全是出于爱护。他们认为,拉法格之所以犯错误,“多半是由于无知和想走得尽可能远的幼稚愿望造成的”[6]319。在拉法格身上,当时还偶尔流露出无政府主义的残余影响。拉法格在《平等报》上发表文章,为里昂的一家被查封的《革命旗帜报》辩护,而这一报刊是宣传无政府主义的。拉法格力图证明《革命旗帜报》仅仅是抄袭了他的话,选择的时机不成熟而已。马克思认为,这些话正是巴枯宁主义在拉法格身上的回音。

拉法格很虚心地接受了两位革命导师的批评,他在第四次出版的《平等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的候选人》,马克思、恩格斯对这篇文章评价很高。马克思说:“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保尔写出了自己最好的作品,既幽默又泼辣,既扎实又生动,”[6]406而在此之前,马克思认为拉法格在关于法国工人党的理论建设中往往会呈现出一些极端的词语,甚至有时认为拉法格在夸夸其谈。

正是在两位导师的学术思想直接的影响下,拉法格终于成了那个时代一名立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不断的学术思想交流中他进一步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并且在实践斗争中运用这一理论,为法国工人党的思想建设以及组织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恩格斯严格要求拉法格

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法国工人党的理论宣传骨干,拉法格向工人们讲哲学,在他的《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唯物主义》中,他认为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是从上帝的干涉去解释历史,唯灵论者炮制的是一种愚弄人的宿命论。而马克思的经济唯物主义使人脱离宿命论的麻木状态,告诉人们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经济因素。他认为人是两种环境的产物,自然的环境和经济的环境。达尔文主义所宣传的生存竞争是不能用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因为人和动植物是生活在不同的条件之下的。他认为人类社会的第一种经济形式是原始共产主义。当财产的集体形式逐渐开始瓦解导致社会分裂为有敌对利益的阶级时,人类社会内部的斗争才会发生。两个阶级之间的对抗在中世纪为封建阶级的垮台作准备,在雇佣劳动制的社会则产生经常破坏经济生活的工人大罢工以及工人暴动。国家政权的夺取是解放被压迫、革命的阶级所必需的条件。只有当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阶级才会被消灭。

就理论的发展而言,拉法格在他的讲稿中有些词语用法是不够准确的,他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着眼于物质生产的本身,却忽略了人的生产方式,没有以人的生产方式角度来看待人类历史的进程。他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称为“经济唯物主义”,而没有强调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他谈到的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有一定差距,但是这对于在法国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已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时拉法格把这些讲稿寄给了恩格斯审阅。恩格斯看了之后十分满意,同时他也提出希望拉法格更加注意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对于达尔文主义的结论,希望拉法格在出书时发挥得更充分一些。他在给劳拉的信中写到:“只要他更加注意理论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对一些细节),那他就会成为巴黎这个光明之城的一盏明灯。”[7]117-118

马克思《资本论》的法文版在法国的传播取得了很大的影响,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开始在报刊上撰文歪曲《资本论》的内容,对它进行攻击,甚至宣传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定义是虚构的。为应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狂妄的挑战,拉法格决定应战,他将手稿寄给恩格斯审阅,恩格斯提出了很多详细的修改建议。恩格斯认为,拉法格把政治的和社会的理想强加给马克思,作为科学家不适合用这些词语,否则就会有先入之见。恩格斯还强调那些攻击《资本论》的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一般经济文献很熟悉,为了更好地论战,他建议拉法格从头到尾精心重读《资本论》。拉法格遵照恩格斯的意见对文章进行了仔细的修改,发表了《卡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保·勒卢阿-博利约的批判》。文章发表后就遭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莫里斯·布洛克的攻击。布洛克对马克思经济学进行歪曲,说马克思主义是先验论原则,攻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拉法格写了《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布洛克先生的批判》一文,指出马克思不但没有虚构定义和先验论原则,而且是先验论概念的死敌。马克思是从现实的经济现象得出劳动剩余价值理论。当时恩格斯十分赞赏拉法格的文章。他在给劳拉的信中写道:“保尔对布洛克的答辩,不仅文笔非常好,而且内容也非常好。”[7]242

1895年在《财产的起源和进化》中,拉法格熟练地以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探讨很多相关问题,将它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各个阶段。恩格斯仔细阅读了书稿并作出很高的评价,认为拉法格文笔漂亮,历史事例非常鲜明,见解不但正确而且有独到之处。同时,恩格斯也对书中个别观念点提出不同意见。当时拉法格要在书上标注“献给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时,恩格斯立即写信劝告他不要那样做。

三、恩格斯逝世后拉法格捍卫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不仅是拉法格学术思想的理论导师,而且也是他推心置腹的朋友。恩格斯逝世后,拉法格继续为捍卫马克思主义进行着不懈而又顽强的斗争,做出了很多的理论贡献。

(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

恩格斯在晚年时,曾强调无产阶级必须建设自己的知识分子的队伍。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工人运动中,出现排斥知识分子的思潮。甚至在法国工人党内,有些人对知识分子出身的党员抱有偏见。拉法格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无产阶级》与《财产的起源和进化》中阐明知识分子的作用和地位。拉法格认为脑力劳动也是无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明确指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都是无产者。机器的生产将无产阶级分成了从事体力劳动的无产阶级和从事脑力劳动的无产阶级。他们之间尽管有差异,但却是紧密相联的。体力劳动者离不开脑力劳动者,同样脑力劳动者离开体力劳动者也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智力也同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力一样变成了商品,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出现过剩的现象。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地位也是不同的,有些知识分子成为资本家的代理人反对工人阶级,但是大批知识分子处于受资本家剥削的地位。所以,拉法格强调将更多的优秀的脑力劳动者吸收到社会主义中来。由此同时拉法格也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不同劳动者的状态作了分析。他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将会消失。每个人都会享受到全部的社会财富。拉法格这一关于知识分子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捍卫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主义在法国的影响逐渐扩大。伯恩施坦主义者企图用新康德主义来篡改和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要求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剔除,让人们接受康德的批判方法。针对伯恩施坦主义对法国的影响,拉法格发表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康德的唯心主义》一文,他指出,伯恩施坦主义企图借用康德的哲学粉碎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是在企图修正马克思主义。拉法格一方面承认伯恩施坦主义所说的康德与马克思主义毫无关系,另一方面他也说黑格尔也是与马克思主义有本质的区别的。“他们把倒立着的黑格尔辩证法倒过来,然后加以借鉴。”[8]208拉法格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他认为黑格尔主义的本质是人的自然神论,认为精神创造了世界。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观念是客体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在谈到康德主义的“自在之物”时,拉法格认为客观世界并不是唯灵论者所谓诡异的辩论,而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的。自从人们能够制造出一些满足自身使用的物品开始,“人就可以认为他认识了自在之物”[8]210。他批判了康德的关于不可知论,捍卫了物质第一性、观念第二性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关于帝国主义的论述

19世纪后期,很多的欧美资本主义上升势头迅猛,当时的美国自由竞争逐渐被垄断所代替,托拉斯迅猛发展。拉法格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他于1903年发表了一部经济著作——《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精辟地论述了托拉斯在整个历史上的意义。托拉斯的确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率,但是它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垄断现象,背后蕴藏的是一场可怕的经济危机。集中资本的数量大得惊人,然而这些资本却受少数资本家支配。这一小撮资本家不仅剥削本国,还把手伸向世界。拉法格认为,根据唯物史观分析,物质生活会制约整个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那么托拉斯正是通过控制国家的经济这一致命手段,从而将人类的精神、社会的政治和群体的宗教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少数的金融资本家利用经济优势兴建教堂、创办大学,以至于宗教成为宣传资本家剥削思想的代言人,资本家掌握着为其利益制造舆论的报刊,金融资本家操纵着共和党和民主党竞争的选举。资产阶级为了倾销商品获得利润,从而发起对内与对外的战争。

通过对资本主义独特的阶段性质即对垄断的分析,拉法格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角度论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垄断最终促使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使蕴藏在其中的固有矛盾浮出水面并进一步尖锐化,这些矛盾是资本主义范围内无法解决的矛盾,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尽管当时的拉法格由于各种因素限制还没有达到像后来列宁的关于帝国主义的见解。他所认为的帝国主义主要涉及的是武力征服的方法,而没有把它理解为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但是拉法格在这个时候对资本主义垄断有如此独到的见解,无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拉法格作为一名最具天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与马克思、恩格斯发生了深厚的学术思想交流,在当时欧洲的无产阶级运动形势高涨的情况下,在阶级矛盾的激烈冲突中,马克思、恩格斯深深地影响着和指引着他,使他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没有向各种机会主义屈服,在法国以及国际工人运动中成为一位勇敢不屈的革命战士。他们之间学术思想的交汇,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尽管拉法格的理论观点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没有完全克服旧的世界观对当时理论家的普遍影响,但是结合他所处的历史的时代背景,人们也要本着实事求是以及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待他的理论贡献。拉法格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所做出的坚强不屈的斗争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3.

[2]李兴耕.拉法格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法]拉法格.宗教与资本[M].王子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摩尔和将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恩格斯与保尔拉法格、劳拉拉法格通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拉法格文选(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杜娟〕

[中图分类号]B5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2-0035-05

[作者简介]谢向波(1982-),女,河南灵宝人,博士研究生,讲师,河南科技大学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员(团队编号:2016-CXTD-06),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