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平媒编辑转型之路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转型

凌 锋

(法制日报社,北京 100102)



融媒体时代,平媒编辑转型之路

凌 锋

(法制日报社,北京100102)

摘 要:时至今日,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与影响已毋庸讳言。当融合发展成为媒体行业的必然选择时,就很有必要从各方面思考、探究转型之道。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平面媒体编辑的转型,原因在于,编辑承担着选题策划、采访部署、作者选择、编辑导向、稿件组织等诸多职责,某种程度上是媒体发展转型的基础。需要明确的是,本文所称的“转型”,不是指编辑个体从业者更换就业单位,而是指其通过自身内在挖潜,来适应并促进传统平面媒体的发展“转型”。就此层面而言,编辑转型是平面媒体转型的基础和关键。

关键词:媒体时代;编辑,转型

一、在思想理念上,重“新闻”更要重“传播”

编辑工作者要重“新闻”更要重“传播”。相对于“新闻”而言,“传播”更关照传播效果的社会性,更突出传播类型的多样性,更强调传播主体的开放性,更侧重传播方式上的人性化。信息传播者与受众的身份已经不再明显,每个人凭借日益丰富的网络应用,在有意或无意间充当了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甚至是把关人,网络的广域性、开放性、即时性让互动性这一诱人特质在网络上遍地开花。相比之下,体现传统媒体专业性的高昂制作成本与较长制作周期,却成为阻碍传统媒体发展的因素。

因此,传统平面媒体编辑转型,要重视以下理念:第一,辩证地看待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劣,不能顾此失彼;第二,传统编辑业务制作的完成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第三,不能忽视开放式、多元化的传播途径;第四,深入理解受众参与的意义;第五,强化反馈意识,通过技术手段增强传播效果的反馈机制;第六,重新审视自身作为专业传媒工作者的定位,树立更加平视化的传播视角与意识。

当然,强调编辑工作中的传播特征不是要忽略新闻工作的其他属性,更不是要弱化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的性质。事实上,客观地看待传播新趋势,吸收、接纳新的传播理念,恰恰能更好地实现编辑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以媒体转型为契机,纠正少数新闻编辑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而更好地完成新闻工作的使命。

二、在自身定位上,要从内容提供者向产品制造者转变

编辑工作者要认识到,大众传播中的新闻产品是为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而生产的,不是为了记者编辑自己的需要而生产的。当然,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往往体现着生产者特别是媒介经营者的某种主观意图与价值导向,其必须对受众具有某种使用价值,否则就不可能为受众接纳。

为此,编辑工作者应着重把握好几个方面。一是要有生产和消费互动的理念。只有如此,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把握受众阅读偏好的风向标,才能让编辑工作有的放矢。二是要有效益核算理念。同样或同类的新闻产品,凡是消耗的劳动是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的,必然会得到更高的效率与效益,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前所未有,这就更加突出了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与效益的重要性。同时,网络不仅具有构建自身平台的作用,也能更好地重塑传统媒体的工作。所以,编辑从业者要把传统媒体平台与网络媒体平台有机、能动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网络的信息技术优势,优化工作流程,从而产生“1+1〉2”的效果。三是要将编辑工作置身于整个单位中来考虑。在传统媒体的工作模式中,各个业务以及职能部门相互的界限是清晰的,特别是内容制作部门与经营业务部门。然而,在网络时代,以新闻产品为核心的媒体产品往往和经营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新闻产品负责快速、不间断地提供吸引受众的信息资讯,经营部门依附于此运作各种经营性项目,这点从商业网站可以很容易看出。因此,编辑在策划选题的时候,要在保证新闻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配合。四是编辑工作者也要借鉴广告营销的理念。媒体自身作为信息传播者,在网络时代的营销思路上要努力做到全方位、多角度思考,特别是编辑工作者完全可以运用各类网络平台,即时推广宣传自己的新闻产品。

三、在业务素质上,要向全媒体、跨界人才标准靠拢

新兴媒体是内容与技术、艺术的结合体。也正因如此,它才具有更加生动的表现。所谓全媒体,主要是指不排斥任何一种单一表现形式的媒体,它提倡在整合媒体的同时仍强调各单一媒体的优势。正如《纽约时报》公司董事长苏兹伯格所说:“《纽约时报》是什么?如果你只回答是报纸,那么你不能得满分,因为今天的《纽约时报》除了是报纸外,还是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它们都是《纽约时报》。”

因此,传统平面媒体编辑工作者必须向全媒体工作者转变,不仅要善于处理传统媒体的编辑业务,还要不断了解网页、图像处理、音视频制作等相关知识。这样做不是要否认网络媒体分工的意义,也不是要编辑自身成为专业技术人员,而是为了增强传播效果。虽然网络媒体的技术含量较高,但是也正因为其内容丰富、变化空间较大,才需要编辑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让技术人员与编辑顺畅交流,才能在形式表现上更符合内容制作的要求,才能不断丰富内容的表现形式。

四、在工作方法上,要立足优势、注重原创,开展网络化编辑

首先,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所在。传统平面媒体的编辑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接受过较为正规的职业训练,传统媒体运作规范、严格的流程造就了传统新闻工作者在编辑经验以及社会资源积累方面的优势。相比之下,网络媒体的编辑人员层次不一,在总体的职业规范化方面较为薄弱,再加上网络媒体起步较晚,其在原创性新闻内容上也较为乏力。因此,传统平面媒体编辑一方面要坚守阵地,做好原创性内容;另一方面也通过建设、运用各类网络平台,来统筹运用原有资源,不断扩大所制作新闻产品的传播半径。

再次,网络化不仅是指传播平台的“网络化”,也应该是编辑工作的“网络化”,要尽可能地利用信息技术,超越地域、时间的界限,提高传播效益。例如,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编辑工作者完全可以依托传统平面媒体所有的网络平台,建立记者、编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使记者和编辑能够无时间限制、无地域限制地作业,将自身的优势通过网络形式体现出来,增强受众的访问黏度。再如,网络的云分布特点使得其适合做各种调查性选题,再加上传统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可以考虑依托网络,在记者、编者、作者、读者之间建立互动性较强的调查网络等。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279-01

作者简介:凌锋(1978—),男,研究生,中级编辑,研究方向:新媒体,大众传播。

猜你喜欢

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安凯转型生意经
房地产进入大转型时代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转型
价格认定的创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