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报微博发展初探
——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科技

王 坤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党报微博发展初探
——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

王 坤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摘 要:在都市类报纸和网络的双重冲击下如何使党报重振雄风,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微博成为舆论传播的中心。党报通过经营微博,把其权威性与微博的草根性相结合,重塑其影响力。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进行考察。笔者认为,党报微博要精心研究网络受众和网络传播,用高质量的微博吸引粉丝。党报微博化探索为新闻体制改革提供了思考。

关键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科技

从1922年星星之火般的上海《向导》,到1931年开天辟地的中央苏区的《新中华报》;从1938年如履薄冰的重庆《新华日报》,到1941年独树一帜的延安《解放日报》;从1949年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到1979年发轫的报业改革,中国共产党机关报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光辉的道路。然而,社交媒体的火爆使得党报党刊党媒的影响越发消退。

转报上网是一些地区的党报在都市报和网络冲击下的一个选择。在报刊发行量普遍下跌的背景下,将报纸转移到网络上去似乎是一个正确的策略。然而,转移阵地并不代表占领阵地,党报依旧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

与党报较保守不同的,则是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化媒体的异常火爆。自2009年新浪推出新浪微博以来,各类微博层出不穷,微博迅速成为中国网民的主流应用。[1]140字的字数限制、较低的准入门槛、简单的操作、便利的传播,使微博处于网络舆论传播的中心地位。

面对这样的形势,《人民日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中走出了一条新路。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和新浪网共同发布的《2014年新浪微博媒体报告》中可以看出,在十大报纸微博排行榜中,《人民日报》居于首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倡导“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赢得了广大网民的认可。当前,党报面临发行量低下、舆论引导弱等困境,《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则为新时期党报如何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科技的进步使传统媒体面临巨大的困境。在来势汹汹的社交化新媒体面前,《人民日报》并没有逃避,而是在这一次因科技革新而带来的行业洗牌中发现了机会,在网络上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新的平台。《人民日报》在长期的办报历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新闻内容资源优势和广泛的人力资源优势。在社交化媒体平台这个介质的帮助下,《人民日报》的内容不局限于几页报纸,而是能将自己的内容扩充到极致。科技进步某种程度上对《人民日报》进行了资源整合和资源优化。[2]

在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不回避、不缺席。从2012年7月开通微博开始,《人民日报》关注的社会问题有北京暴雨、唐慧案、城管被刺死亡案、奥运会、金融危机等。在这些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达上,《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既展示了党报媒体的严肃与公正,又关注了人民疾苦,产生了明显的舆论引导效果。“传统媒体和网络言论是社会舆论的杠杆的两端,只要能直面现实,找到支点,以朴实真诚的文风作为润滑剂,传统媒体就可以搬动舆论杠杆,产生巨大的影响力。”[3]《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其坦荡地面对社会问题的勇气,客观理性的观点,赢得了在网络舆论场上的影响力。

从微博内容上看,《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一贯关注时事政治等硬新闻,除此之外,文化、娱乐、科技、社会等软新闻也在其关注范围之内。凡是人民关注的问题,《人民日报》都有体现,如表叔、春晚、反腐等。《人民日报》还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特点,发布和转载多媒体信息。评论,同样也是《人民日报》微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体裁,“人民微评”、“你好,明天!”等重要的评论栏目,代官微发言。“微议录”则选取网友的一些精彩评论。[4]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成功并非平地起高楼,《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逐步引起注意的背后,是《人民日报》母报对于微博的大力支持。由于长微博技术的应用,微博已经不再仅仅限于140个字。这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使用《人民日报》母报的大量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大量有质量、有内容的纸媒报道通过微博的形式渗透到网络中来,微博在短平快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深度的内容,提高了自身的信息质量,增加了可读性。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并不像西方报业一样走权力监督与文化启蒙的路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以秘密活动的形式为主,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把新闻事业看做党领导下的一项工作。这样,新闻事业在与敌对政党的斗争中,也能发出党的声音,为取得最后的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步入新时代,人们对新闻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这除了是因为人民的主动诉求,还有科技进步对其的倒逼。网络时代,党报需要倾听人民的呼喊。《人民日报》微博的开通是新时代下党报适应时代潮流的一次尝试,反映了科学技术在促进制度创新方面所具有的推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发展探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6.

[2]张蕊,金佳.新媒介生态下媒体官方微博的传播策略——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为例[J].传媒E时代,2013(8):127.

[3]刘鹏飞.寻找主流舆论和民间舆论的重叠地带[J].新闻战线,2011(7):59.

[4]李志伟.传统媒体转型的社交化路径——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运营与探索[J].中国报业,2013(3):29.

[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76.

[6]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72-278.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258-01

作者简介:王坤(1992—),男,山东菏泽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科技
笔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