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演说类节目的生存之路

2016-02-28韩善玲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韩善玲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电视演说类节目的生存之路

韩善玲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摘 要:我国电视演说类节目一贯秉持弘扬国家主旋律、引领主流价值观的节目理念,在如今真人秀娱乐节目泛滥的情况下犹如一泓清泉,滋润着电视机前那一颗颗焦躁的心。节目中,主讲人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传递积极的人生态度,为观众树立起精神典范,继而对人们的知识构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无论是央视推出的《开讲啦》、《青年中国说》,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还是地方电视台创办的其他电视演说类节目,都以其不俗的收视率和观众口碑证明了演说类节目所拥有的巨大市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演说类节目发展至今已经“未老先衰”,呈现出节目形式创新困难、娱乐性逐渐超过思想性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此类节目的“生存”。

关键词:电视演说类节目;生存之道;主流价值观

一、演说类节目≠讲坛类节目≠访谈类节目≠脱口秀节目

电视演说类节目与讲坛类、访谈类、脱口秀等其他电视节目同属于语言类节目的范畴,它们都是以“说话”为主,通过嘉宾的肢体动作、语言去传达思想,从而揭示节目宗旨。不过,它们在具体的节目形式上是有一定区别的。

电视演说类节目主要是将传统演说的形式与电视媒介相结合,并借鉴综艺真人秀节目的诸多包装手法,融“表演”与“演说”于一炉的新型电视节目类型。[1]如央视推出的《开讲啦》。电视讲坛类节目是一种以嘉宾个人讲述为主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节目形式类似于中国传统的“评书”。演说类节目更加注重节目整体效果,通过嘉宾的语言和动作,现场的灯光音响等细节的处理体现节目的“电视性”。[2]而我们以下的研究主要限定在电视“演说类”节目的范畴内。

二、电视演说类节目的兴起与发展概况

(一)惊艳产生期

在中国,首开电视演说类节目先河的是央视综合频道于2012年8月27日推出的《开讲啦》,它以“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为节目的类型定位,①在节目开播后不久便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开讲啦》曾拿下最高0.47%的收视率,播出至今以播出160期以上,在百度搜索中更是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9780000的词条,足见其受关注程度。

(二)华丽转型期

随着真人竞技类节目在我国的迅速风靡,电视演说类节目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演说形式与真人秀结合起来,而首开“中国语言竞技真人秀”先河的是安徽卫视于2013年8月推出的《超级演说家》。与《开讲啦》相比,《超级演说家》拥有了三大创新:

首先,演讲嘉宾不再局限于明星、企业家等“名人”,而是以“挑选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为节目宗旨,在全国范围内挑选选手进行比赛。这不仅增加了节目的受众数量,“去明星化”的做法更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其次,“比赛”、“竞技”成为节目的主要形式,“演说”仅仅作为比赛中的一项技能。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越来越重视“口才”的培养,而节目的这一创新与大众心理是吻合的。

最后,采用“导师选拔制”、“淘汰制”,各位导师将根据选手表现和队伍的需求选择自己的队员,剩下的选手直接淘汰。“赛制”的制定使得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因关心选手情况而主动参与到节目的大众传播活动中来,使传播效果大大提高。

(三)重磅回归期

2014年11月央视继《开讲啦》之后又推出了另外一档同样收视率火爆的电视演说类节目——《青年中国说》,首播当日便在“全国50城央视、省级卫视节目收视排名”中占据同时段全国收视第一,播出之后更是被网民以“零差评口碑”赞为“央视近年来最好的一档节目”。[3]《青年中国说》依然延续《开讲啦》之前的“演说+分享”模式,也吸收了《超级演说家》等新式演说类节目的特点,是一次成功的创新。节目将演说嘉宾设定为“普通青年人”,他们通过自己不普通的经历表达青春态度、传递青春激情。节目最大的价值在于用真实角色讲述真实的青春,用真实的人物为受众营造了一个平等、真诚的话语空间。

随着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形势日趋严峻,演说类节目在今天也出现了些许变化,形式创新成为难题。

三、电视演说类节目的“跌宕”

从2012年开播之日起,电视演说类节目就广受电视观众的关注,同时又因其自身独有的人文价值和教育意义,使其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从近几年播出的电视演说类节目可以看出,此类节目还是存在着自身固有的限制和困境。

(一)形式创新陷入困境

演说类节目发展至今,已经尝试过增设演讲评论人、与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形式相结合、表演与演讲相结合、演讲与访谈相结合等节目形式,但其播出效果却并不都是令人满意的。针对演说类节目,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节目组必须对现有的演说形式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具体的改进措施,需要根据观众的喜好来判定。

(二)娱乐性与思想性的失衡

随着演说类节目与真人秀、访谈节目的不断融合,演说类节目的娱乐功能越来越占据上风,教育功能和文化内涵越来越少,使得其节目重心发生了偏离。

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演进,为电视媒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动力,同时也使得电视媒体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因此,演说类电视节目的生存之路依旧艰难,电视人的前行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注释:①节目定位引自《开讲啦》官方微博。

参考文献:

[1]赵志伟.电视演说节目不应有表演而无内涵[N].中国艺术报,2015-3-25(004).

[2]魏南江,梁婉璐.《开讲啦》中国思想的好声音[J].中国电视,2014(10):62.

[3]邵亚婕,胡凡刚.《青年中国说》的人文价值[J].声屏世界,2015(06):26.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128-01

作者简介:韩善玲(1991—),女,山东临沂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