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视真人秀节目《了不起的挑战》的成功因素分析

2016-02-28张雨杉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刻板印象使用与满足真人秀

张雨杉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央视真人秀节目《了不起的挑战》的成功因素分析

张雨杉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401331)

摘 要: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大量涌现,节目同质化、庸俗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真人秀节目意义失衡,、文化失语,受众审美疲劳,传受双方陷入窘境。2015年底,中央电视台推出真人秀节目《了不起的挑战》,开播以来引发各方讨论,为真人秀节目送来一股清风。

关键词:《了不起的挑战》;真人秀;刻板印象;使用与满足

《了不起的挑战》是由央视联合韩国MBC电视台、灿星制作推出的大型明星户外励志体验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引进韩国“现象级”真人秀《无限挑战》,共12期,每期有不同的主题。节目中6位成员深入国内多个行业,完成一系列艰难的挑战,他们做着普通劳动者的工作,诸如挖藕、洗车等,体验平凡的生活。该节目于2015年12月6日起每周日晚20:05在CCTV-1播出,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一、整合强劲势力,调动雄厚资源

(一)三大主力强联手

央视和韩国MBC电视台作为国家级的主流媒体,掌握着丰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央视主播韩乔生与评论员沈南倾情加盟为节目解说,并邀请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献声配音,此外,节目组采访听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建议,为节目的设计与策划打下基础。韩方则派出《无限挑战》核心人员60余人,包括资深制作人、现场导演、摄像、后期剪辑等,保障了节目的质量。

另一大主力灿星制作作为首次将“制播分离”引入中国的专业公司,已经成功打造了《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优秀的节目,这次与央视的合作也可谓驾轻就熟。其后期制作为《了不起的挑战》润色添彩,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大量对比蒙太奇、积累蒙太奇等手法创造了专属于《了不起的挑战》的图文字幕,渲染了节目效果。

(二)宣传造势齐发力

节目组努力打造升级版《无限挑战》,正版引进、确定成员、改换节目名等一系列活动为《了不起的挑战》造势,节目未播先火。后期宣传工作上,坐拥4000万粉丝的“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10余条节目剧情先导的微博,卖力宣传。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刊登多篇文章大赞节目,由此吸引了大批受众,为节目的传播效果奠定了基础。

二、颠覆刻板印象,衔接中国地气

(一)打破平台刻板印象,创造奇迹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事物或某一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笼统、概括的看法。”[1]而央视作为国家大台,给受众印象往往是严肃、一本正经,政治和传统成为央视挥之不去的标签。这样的刻板印象对于节目的传播效果而言无疑是一种劣势。但是《了不起的挑战》引进韩国真人秀节目的剧情设置和笑点设置,采用轻松活泼的叙述方式来展现深度沉重的主题,在CCTV-1播出之后,颠覆了播出平台的刻板印象,变劣势为优势。在第5期运动特辑中,两位特邀评论员韩乔生和沈南在受众所熟悉的央视演播厅正襟危坐,为受众解说“了不起的挑战杯”游泳赛,看似有模有样,保持央视“原汁原味”,实则借由专业科学的解说与业余的选手之间的反差使节目看点十足。从高大上到接地气,从国家层面到平民视角,从宏大叙事到细致入微,央视节目的转变在吸引受众的同时,也得到了受众的好评。

(二)参与者角色定位,塑造反差萌

《了不起的挑战》选取了6位明星作为节目的固定成员(成员华少后因档期退出),每位挑战者性格鲜明,角色各异。例如,央视法制节目主持人撒贝宁一改《今日说法》中的义正辞严的形象,成为节目中的“话痨段子手”和“撒影帝”,在第二期节目“极限打工”中,面对队友体验绝壁清洁工的培训,撒贝宁唱起《兄弟无数》“送别”兄弟,“兄弟今生两家姓,兄弟来生一个妈”,用“悲壮”的歌词恐吓队友任务危险,遭众人吐槽,就连阮经天也在节目中表示“原来撒贝宁是这个样子”,由“正人君子”到“捣蛋撒”,撒贝宁表现出的“反差萌”为节目增添了亮点与笑点。几位成员虽非一线明星,但其豪无架子、可爱真实的性格颠覆了作为明星的刻板印象而圈粉无数。

(三)打造户外真人秀的新形态

户外真人秀节目大多依靠游戏,依赖明星来制造看点和笑点,因而容易造成形式上的高度雷同。而《了不起的挑战》制作方灿星宣传总监陆伟表示,要探索户外真人秀全新的形态,“韩版节目有很多户外体验的东西,像游戏、歌舞等等。我们会大量舍弃掉综艺、游戏色彩更浓厚的东西,着重于明星在各种各样生存环境下的生活场景。”[2]因此,《了不起的挑战》没有刻意设置声势浩大的游戏场景,而是选择让明星去真正地做某项工作,从而呈现平凡真实的体验。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强调“真人秀不仅仅是游戏的艺术而更是细节的艺术”。[3]《了不起的挑战》正是不依赖于感官刺激来动人心弦,而使追求人性情感的爆发和生活细节的感染力,在第8期节目“极限打工2”中,摄像师捕捉到挑战者沙溢在体验重庆“棒棒工”扛沉重包裹后,脸上溢满汗珠,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平凡人辛苦工作却乐观生活的态度。节目兼顾挑战精神和服务意识,打造出了“不一般”的真人秀。

三、弘扬主流价值,酿造完美鸡汤

(一)晓之以理,成风化人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表示,中国有些真人秀“有意思,没意义”,只是进行单纯的娱乐,有些节目内容甚至低级庸俗,不能给观众带来新的认知,缺失教育作用。他建议在节目环节设计中应当尽可能搭载一些价值和知识,使其更有意义。[2]《了不起的挑战》给观众带来轻松愉悦的同时,也担负起了传媒传播文化和传递知识的教化功能,向“有意思又有意义”的真人秀方向发展。在第8期节目“极限打工2”中,撒贝宁和岳云鹏在挑战冰面捕鱼时,对冬捕不明所以,节目组后期制作了一个关于“查干湖冬捕”的小动画,清晰直观地再现了这种复杂渔猎的来龙去脉,观众惊艳于丰收的喜悦和神奇,同时也涨了见识;相似的介绍还有龙脊小寨村、南海六号钻井平台等。节目寓教于乐,较之单纯的综艺和游戏必然会更胜一筹。

(二)动之以情,聚力凝心

“使用与满足”研究发现,受众使用电视媒介,源于电视节目满足其需求,电视节目能够为受众提供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环境监测的效用。[4]真人秀节目提供的效用不应只停留在提供消遣和娱乐,还应具有深层次的价

值与启迪作用。

情感交流创造拟态的人际关系。在第2期节目中,撒贝宁体验绝壁清洁工,天降暴雨而被困山崖,受众观看节目时会向对待朋友一样担心他的安全。当撒贝宁历经艰难返回当场泪崩时,其真情流露更易打动受众,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节目为受众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受众能通过节目反省自身行为。在第7期节目环境保卫战中,6位挑战者平日里不环保的行为将导致他们在虚拟的马尔代夫和北极的空间里受到惩罚,他们最终认识到了错误并忏悔改正。这样的情景设置更能够促使受众反省自身,从而为环保事业凝聚力量。

《了不起的挑战》节目组深谙中国受众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充分利用传统资源和民间力量,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节目成功地让受众毫不勉强地将央视出品的“鸡汤”一饮而尽,从而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四、结语

央视的创新与颠覆出人意料,但其弘扬主流价值却又合乎情理,这样的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让《了不起的挑战》大放异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座谈会上指出,中央电视台每天面对数亿观众,一定要紧跟时代、放眼全球,多设计一些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栏目,多创办一些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好节目。[5]央视真人秀节目《了不起的挑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塑文化价值,为中国真人秀节目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正如该节目的口号——“平凡生活,挑战了不起”,中国的真人秀需要根植于中国百姓的生活,展示普通劳动者真诚而完整的生活状态,结合本国国情,引进国外经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创办群众喜闻乐见又富于意义的真人秀节目。

参考文献:

[1]游旭群.普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34.

[2]高书.《了不起的挑战》了不起[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1-27(006).

[3]尹鸿,陆虹,冉儒学.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05):53-58.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82.

[5]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EB/OL] .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2/20/ c_135115968.htm , 2016-2-20.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125-01

作者简介:张雨杉(1995—),女,重庆万州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猜你喜欢

刻板印象使用与满足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恢复高考至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变迁研究
污名视域下“屠呦呦获奖事件”解读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调查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的动漫媒介接触动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