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分析

2016-02-28李存有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提问艺术分析

李存有

(元谋县广播电视台,云南 元谋 651399)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分析

李存有

(元谋县广播电视台,云南元谋651399)

摘 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使新闻采访面临着诸多挑战。信息时代下的新闻采访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动态趋势,且传播方式也发生着较大的改变。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要提高新闻传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还需要在新闻采访中注意艺术提问方式的使用,通过有效的采访,提高电视新闻质量,以赢得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提问艺术;分析

一、前言

新闻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当前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对电视新闻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这就要求电视新闻采访者转变传统的采访方式,在采访过程中注意提问方式与提问技巧,挖掘到更加有用的信息,增加新闻采访的效果,确保电视新闻质量。当然,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新闻采访工作者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能够结合采访实况,灵活转变自己的提问方式,获得更加高质的新闻资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获得更多人的关注,进而提升电视新闻的地位,寻求长期发展之道。

二、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分析

(一)提问前的准备

新闻采访者在提问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确保采访质量。在社会热点新闻面前,采访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在确定采访目的后,收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料,确保在采访过程中对采访对象表述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并拥有清晰的思路及良好的表达能力。同时,在采访前,新闻采访者也可以通过观察采访对象的行为特征、穿衣特征等对采访对象的性格特征进行判断,确保在采访过程中投其所好,针对性地提出有效问题,使采访更加高质。

(二)情感提问的运用

1.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首先应该尊重每一位采访对象,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能够与采访对象建立友好、互动的关系,保证受访者回答问题的质量。

2.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要能够准确捕捉到采访对象的情感变化,通过照片等道具,激发采访对象的情感与倾诉欲望,使采访工作得以顺利进展。

3.针对不同的采访类型,采访者要投入不同的情感,来引起被采访者的情感共鸣,进而使采访更加高效。通常,采访者在新闻采访前若对采访事件不了解,便不能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也不能通过感情引导来让采访对象回答更多有用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采访者拿出自己的真诚,并通过适当的方式让采访对象放下心理防备,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资讯。

(三)谋略性问题的设置

采访中有谋略性的问题设置很重要,不仅要求采访者掌握好问题的层次结构,而且要把握好提问时机,并在采访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说辞及语言表达,既不能让问题显得太尖锐、严肃、带有官方色彩,又要确保问题的深度,以免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影响采访效果。[1]另外,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要有亲和力,并通过亲切的语气将采访对象引入问题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以深入浅出的提问方式对采访对象进行有效提问。例如,在采访关于大气污染问题时,采访者可以通过直接切入主题的方式进行提问,但如果采访对象极为反感,就需要切入其他问题,包括生活习惯、周围环境、生活态度等,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采访对象,让其感受到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进而回答相关问题。

(四)封闭性问题的设置

封闭性问题通常采用正面提问的方式,引导采访对象直截了当地做出回答。一般情况下,正面提问是新闻采访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提问方式。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要表明采访目的,并提出直接的问题,在最短时间内获得高质的新闻资讯。而封闭式问题主要通过直接提问,让采访对象以“是”或“不是”来回答。这种提问方式通常适用于突发事件、紧急事件,以最简练的问题与回答展现出新闻的原貌。比如在洪涝灾害中,大多观众都只关注受灾情况、救援情况、灾害蔓延情况,在这个过程中采访者就要避免长篇大论或过多的提问铺垫,而是利用最短的时间对相关人员进行提问,使观众及时了解灾区实际情况,以获得高价值的新闻资讯,提高电视新闻的采访效率。

(五)开放性问题的设置

通常,在社会现象本质的新闻挖掘中,采访是一项较为系统延期的过程。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采访,才能够深入了解事件背景,获取全面的新闻信息。在这种开放性的新闻采访中,采访者通常需要使用迂回提问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采访对象打开心扉,平复不安的情绪,进行相关问题的回答。[2]

例如,在每年的公务员考核中,都有很多年轻有为、敢于创新、勇于奋斗的人员进入国家政府机关。因此,在采访过程中,可以通过开放式的提问方式,让受访者多角度、全方位的谈谈自己对公务员的看法。通过电视新闻报道新一代态度端正、思想积极的年轻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让观者了解到公务员的工作性质。

(六)连续性问题的设置

在连续性的问题设置中,新闻采访者应该注意问题要环环相扣,针对一些隐性且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新闻采访者要通过直接、有效、精准的问题,直指事件要害,以探寻真相为目的,采用逼迫提问法,对受访者施加适当的心理压力,让其正面回答采访问题,进而得出事件真相。

例如,在食品问题中,很多商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消费者的利益,采用非法手段来盈利,使得消费者的身心受到较大的伤害。在这类新闻面前,新闻采访者要长驱直入,采用迫切提问、连续性提问及心理战术,对受访者施加心理压力,使其回答事件背后的真相,还消费者一个公道。

三、结语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式,不仅灵活多变,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技巧,需要新闻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明确采访主题,选择合理的提问方式,并做好充分的采访前准备。同时,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还要善于倾听、善于挖掘,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度,并且能够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茹刚.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J].科技传播,2015(01):7-8.

[2]周旭.电视新闻采访的摄像技巧及基本功训练[J].新媒体研究,2016(02):111-112.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115-01

作者简介:李存有(1983—),男,云南双柏人,大学,助理记者,于县级广播电视台从事电视新闻采访报导工作。

猜你喜欢

提问艺术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提问三法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探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