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前黑河报业发展概要

2016-02-28许轶华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新闻史黑河报业

许轶华 韩 贺 刘 冰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新中国成立前黑河报业发展概要

许轶华 韩 贺 刘 冰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对地方新闻史的研究是构成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基石,可以丰富中国新闻史的内容,使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更加饱满、更加全面。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前黑河报业的发展作一简要梳理,以期明确黑河报业发展的具体历史细节,为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作有益补充。

黑河;报业;发展史

黑河从1911年第一份现代报纸创办至新中国成立前,几经跌宕,随着历史的沉浮而繁荣或衰退。

一、早期萌芽发展时期(1911年~1931年)

1911年,胡润南等人组织创办了《黑河白话醒时日报》,是黑河可考的第一份现代报纸。与广州在1933年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报纸《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相比,晚了近80年,报业起步晚一方面是地处边远,经济欠发达,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受中俄战争的影响,社会不稳定导致。但与哈尔滨1906年创办《远东报》、齐齐哈尔1908年创办《黑龙江公报》相比,《黑河白话醒时日报》在黑龙江省内的发展还是比较早的。

这个时期出现的报纸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民间报纸如《黑河白话醒时日报》,这份报纸存在时间比较长,而且在创刊7年之后还在爱辉增设了分社,可见其发展速度尚可;一类是党报性质,如周天麟创办的《爱黑公报》(1912年)和《边声报》(1913年),都是黑河维新报社的报纸,前者是同盟会报纸,因报社火灾,旋即停刊,后者为国民党报纸,但同年8月因报社报案申诉无奈被迫停刊;第三类是政府机关报,1920年黑河道尹张寿增呈请创办的《黑河日报》即为黑河公署机关报,该报存在时间也较长,于1929年停刊。

此外,黑河还有4家报馆如远东报馆分馆、泰东日报馆等负责发行和代销外埠报纸,省内的有《东北新闻报》(哈尔滨)和《黑龙江报》(齐齐哈尔),省外的有《盛京时报》(沈阳)和《新闻报》(上海)。因此,黑河的报业虽然起步晚,但较之有些偏僻地区还是比较先进的。

因黑河地处边疆、交通不便、文化闭塞等原因,早期黑河报业主要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例如,《黑河白话醒时日报》的办报宗旨为“报告商情,开通民智”,《边声报》的简章声明“本报以监督政府、代表舆论、巩固共和、筹卫边徼、开通民智、发展民生为宗旨”,《黑河日报》创办目的是“输入各地文明,启发人民新知”。这说明当时的报人群体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意识,力求改变当地民务蔽锢、实务废弛之景象。

另外,综观早期黑河报业的报人,多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社会有敏锐的观察力,比如胡润南曾任《京华日报》副编辑,曹文魁曾任《大公报》访事员,周天麟为上海《新闻报》驻东三省主任记者,这也是黑河早期报业在省内起步较快的原因之一。

二、东北沦陷时艰难发展时期(1931年~1945年)

日本武力侵占东北之后,实行了严格的新闻管制,是东北报业最黑暗的时期。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利用伪满政权实行了多种方式控制舆论,比如1932年3月建立资政局,负责宣传伪满施政精神,为奴化我国民造势;1932年10月公布《出版法》,限制东北地区报纸、书刊的出版;1933年2月设立情报处,对新闻事业全面统管;1935年成立伪满弘报协会,实行高度言论统制,实行“一地一社”方针,对东北报业实行兼并和整理;1937年将情报处改为弘报处,是管理新闻事业的中枢机构;1941年成立“满洲新闻协会”,建立“新闻新体制”,严格管理报业发展。

在如此严密的新闻管制下,进步报刊几乎没有生存的土壤,往往昙花一现。这一时期仅仅出现了一份抗日报刊,还是在日本占领东北初期。1931年共产党员姚廷枢和李裕昌创办《民族日报》宣传抗日救国,但报社条件有限,又因抗日活动的艰难性,很快停刊。

还有一类报纸就是日伪控制下的报纸,有《黑河民报》(1932年)、《黑河新报》(1942年)、《康德新闻》(黑河版)(1944年)几种。这些报纸都为日本统治大造舆论,比如《黑河民报》的要闻版主要刊登日本战争状况以及反苏反共言论;《黑河新报》主要刊登伪满洲国的新闻,宣扬日本政策,《康德新闻》更是遵从“汉文报纸全国一报”的方针,主要转载伪新京《康德新闻》的电讯稿。从报纸版面上来看,日伪政府的言论控制越来越严格,《黑河民报》仅在要闻版宣传,而《康德新闻》除了刊登少量地方新闻和文艺作品外,全是转载通讯稿的内容。

另外,在报人群体上,《黑河民报》的创办群体从社长到社员都是中国人,如兰锡侯、郭庆福、孙绍舜、徐绍经、曹福龄、李秋甫等。而《黑河新报》、《康德新闻》(黑河版)则由日本人控制,如社长富永晨美、主编青山正山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日伪政府对新闻事业的严密控制程度。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这个时期黑河地区政权较为混乱,1946年4月以前主要由苏联进行军事管制,同时,1945年10月还成立了国民党爱辉县党部,1945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黑河、爱辉两地建立战略据点。

这个时期的报业发展乏陈可善,主要存在的报纸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黑河日报》,该报几经改名。1946年8月1日创刊,名为《黑河报》,1947年5月21日更名为《黑河日报》,1947年10月4日又改为原称,1948年3月9日改为《新黑河报》。总体上来说,该报的办报宗旨为“黑河地方性的、通俗的群众报”,同时负责指导地方工作。

四、结语

黑河报业的发展是黑河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也为以后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1] 刘进才.祖国最北方最早的几种报纸[J].黑河学刊,1998(05):71-72.

[2] 刘进才.东北沦陷时期黑河的报业[J].黑河学刊,2000(02):90-91.

[3] 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东北新闻史(1899—1949)[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215-423.

[4]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785-830.

G219.29

A

1674-8883(2016)22-0044-01

本论文为2015年黑河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编号:RWQ201501

许轶华(1981—),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学。韩贺(1982—),学士,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史。刘冰(1985—),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化。

猜你喜欢

新闻史黑河报业
如何提高《外国新闻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社会历史语境下浅析《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教学中的价值
试论新闻史研究方法的批判与范式建构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
青岛报业整合透视
黑河的孩子(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