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儿子搞定历史课

2016-02-26张睿

现代家长 2016年2期
关键词:历史课答题知识点

张睿

历史成绩拉后腿

儿子自幼喜欢读书,涉猎的知识非常庞杂,喜欢写作,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传阅。总体而言,儿子的文科成绩占优势,因此在高二分科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

分是学生的命根。儿子在市重点高中,竞争压力非常大,一分之差就可以被甩出去十几名。今年儿子升入高三,竞争态势更加严重,必须每分必争。通过对儿子各科成绩分析,我发觉他只有历史课拉分。按说儿子读了许多文史类的书,说起历史典故也头头是道,对历史是很熟悉的,但不知怎么回事,每次历史考试,成绩都在75分左右。如果儿子的历史成绩再提高10至15分,他考目标学校就必然能十拿九稳了。看来,历史课已经成为儿子高考的拦路虎了,我必须早点帮儿子把这门功课搞定。

作为经历过高考的文科生,我对学习历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时正可以派上用场。我深知,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因此,我首先帮助儿子分析历史得不了高分的原因。儿子用“我晕”来形容他对历史课的感觉。通过与儿子的详细沟通,我了解到他得分低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历史课知识点多而杂,缺乏系统梳理。比如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明、清、民国,都要了解其行政、文化、民族融合、外交等方面的知识,知识点多了就容易记混淆。再比如历朝历代的吏制,历史人物的庙号、谥号、尊号等知识点,非常琐碎,儿子答题时总感觉似是而非,常常因此失分。二是对概念理解不透,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现象。比如对国体、政体及总统制、议会共和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等概念理解得支离破碎,因此在判断哪个国家实行某种国体或政体时,极易出错;另外对各类起义、叛乱、重要会议、重要战役等历史事件缺乏系统把握,理解得残缺不全,也容易相互混淆。三是缺乏有效的记忆方法。学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快,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死记硬背,会产生很多弊端,不仅费力大、收效小,还会对这门课产生厌恶感。从儿子的情况看,他就是因为记不准、记不牢、错记漏记才失分的,并且因为屡次考分低,渐渐失去信心,开始讨厌学历史了。四是缺乏及时复习和反复的做题训练。儿子学习爱耍小聪明,浅尝辄止,对综合题型大致看看就放下,很少能够像模拟考试那样深入做题,因此不能及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不能够把知识融会贯通。

理清了儿子在学习历史上存在的症结之后,我就根据自己对儿子性格的了解,开始尝试着运用一些方法改变这一状况。

让学习历史成乐趣

提高儿子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和信心是首要问题。只要有兴趣就会找出好办法。我相信孔老夫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了让儿子爱上历史课,我趁吃饭时和他聊天,从他喜欢的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到我们共同看过的一本书《读史悟人生》,再到成语故事里的历史典故,我们就如何快乐地学历史,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获得智慧进行深入讨论。我故意少说话,把发言权让给儿子,抓住他的兴趣点,引导他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同时把快乐学习历史的理念不断传递给他。

高三时间非常紧迫,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次我外出培训时,接触到思维导图之后深受启发,立即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历史学习之中。我帮儿子运用思维导图建立起纵横结合、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具体做法是:把每本、每个章节都梳理一个大纲,这样就可以把书“由厚变薄”。比如让他以时间为线索,自己理一个“历史长河”,记住每个时期的大事件,再从每个时期里分出更小的时间线索,可具体到年,找出重要年份的历史事件,这样就形成了纵向知识网络。在同样的时间点,中外历史上会发生不同的历史事件。把这些不同的事件罗列出来,就形成了横向的知识网络。这样用一张图就可以把一章节、一本书甚至所有高中时期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一个系统梳理。人脑最容易进行图片记忆,只要记住这个思维导图,在答题时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条理和分类,再也不容易记混淆了。

儿子不喜欢学那些概念化的知识。对于重要概念和重要历史事件,我采取描摹场景和故事描述法帮助儿子加深记忆,同时补充课外知识,进行延伸阅读。比如,在学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章时,有“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等较多的集文学、历史、哲学于一体的知识点。我就和儿子以互讲故事的形式,每天分享一个与这些概念有关的历史故事,有时还会把故事里的人物对话表演出来。我让他把自己设想成历史人物的角色,设身处地地思考,同时站在今天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问题,对一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春秋时代的苏秦、张仪,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王阳明、程颢、程颐等,一个个历史人物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变得亲切自然,枯燥的知识自然也变得鲜活起来了。我还给儿子订阅了一套历史类杂志,让他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他解题大有裨益。

我告诉儿子,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巩固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我要求他争取每天都花一个小时用于学习历史,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还要有自己的计划,让他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他采取双条线同时进行:一条是按老师的规划,进行系统的小循环、大循环复习及模拟训练;另一条是按自己的规划进行。例如老师在复习世界史,他在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时,也复习了同时代的中国史,不仅记住了更多的内容,还有利于进行中外比较,使自己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单独复习世界史好得多。

针对记不准、记不牢的问题,我和儿子采取编顺口溜、情景记忆、对比记忆等方法,增强记忆效果。而且我把一些历史人物和相关故事做成扑克牌一样的小卡片,在节假日出去玩时,让儿子抽牌答题,起到了娱乐学习两不误的效果。

我再三叮嘱儿子,要想提高分数,多做题固然重要,但还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学生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平时读书积累的知识,正好能够发挥儿子读书多、知识面广的强项。此外我让儿子把容易出错的题型归纳出来,总结一些答题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采取排除法,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另外,在做综合题时,我教儿子学会表达,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啰唆,关键是把要点写出来,绕弯太多会喧宾夺主,还会因老师阅卷疲劳迟迟找不到要点而扣分。条理清晰、字迹工整、卷面干净,老师想不给高分都难!

历史迷和典故通

通过我一段时间的努力,儿子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大大增加。由于对知识点掌握得比较牢固,并能够灵活运用,他的历史成绩稳步提升,现在基本保持在90分左右,最高一次考了96分。他不仅成功补上了学习短板,还一不小心成了班级的名人。因为他能够精彩讲述许多历史典故,听他讲故事成了同学们课余消遣的好方式,甚至吸引了不少外班的同学。

儿子是个善于思考的学生,经常就一些问题与同学和历史老师进行讨论,有时这种讨论会演变成精彩的辩论会,吸引周边同学们围观。在交流中,历史老师感觉到儿子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系统,想树立他当个学习典型。一次,在讲到中国官吏制度时,历史老师突然提问儿子:“你了解中国的吏制吗?能不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儿子迅速理清思路,把吏制的起源、变迁讲得清楚明晰。历史老师课后对儿子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是一棵好苗子,以后你给我当助教吧,同学们有不会的问题,你可以帮助解决。”儿子大受鼓舞,学习热情更高了。

如今,儿子不再觉得学历史课是一种负担了。他欣喜地对我说:“以前最不喜欢历史课,看到那些年代、人物、历史事件都烦得要死。现在感觉历史课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后,就变得简单多了。”上次月考,儿子的历史考了93分,名列全年级第1名,总成绩名列全年级第34名,在重点大学考生的培养范围内。

如今,看着儿子快乐地向理想的人生目标迈进,我原来揪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还在心底悠然升出一种“宝刀不老犹锋利,备战考场有价值”的自豪感。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历史课答题知识点
浅谈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几点看法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课上等
嫁给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