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与“做”的哲学思考

2016-02-26◆宋

学习月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两学党员理论

◆宋 埜

正值“两学一做”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笔者从哲学的角度对“学”与“做”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进行了一番浅析,进一步树立了“争做合格党员”的目标和信心。

一、“学”是“正三观”的法宝

1、“学”是塑造正确历史观的“传家宝”。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尚学、重学、为学”的国度,从先秦的“百家争鸣”到唐宋的“诗词斗艳”,再到清末的“洋务运动”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这些标志性的历史事件足以说明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通过学习改造思想、通过思想改造社会,学习改造,再学习再改造”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找到学习的自信,既要有“学”的传统,也要有“学”的传承,今天我们开展“两学一做”亦是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在不同历史时期渲染不同的时代主题。

2、“学”是塑造正确价值观的“催化剂”。今天,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层面提出了具体的价值目标和要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从哪一个层面都应该冲在前头,这也是今天我们开展“两学一做”的目的所在。

3、“学”是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药引子”。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李大钊、瞿秋白、黄继光、董存瑞等等,他们一生虽短暂,却绽放了最灿烂的生命光辉,照亮了祖国和人民。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新时期,我们应该将这股“浩然正气”继续传承下去。

二、“做”是“谋发展”的基石

1、“做”是“实践检验真理”的代名词。正如“两学一做”要求的“关键在做”一样,目前,党和国家的宏伟蓝图和短期目标已经绘就,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行各业主要的精力就是要围绕“两个一百年”、围绕“三去一降一减”抓落实,无论是负重前行的实体经济还是跨越发展的互联网经济都应该有更多更有效的“抓落实”措施,切实解决好制度设计、杠杆运用、风险控制和改造升级的问题等。

2、“做”是“防止空中楼阁”的压舱石。现在我们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了“走马观花式”的调研,检查工作就是“看资料,听汇报”,走到哪里都是“一片掌声,一片大好”。书面材料反映的落实情况写得再精致再完美,也掩盖不了没落实或者没按要求落实的客观存在。还有的地方“文山会海”陷得太深不能自拔,有些干部只当“评论员”、“裁判员”,就是不当“运动员”,放空炮、说空话,到最后政策落地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3、“做”是“推动历史向前”的原动力。新中国的史册就是在波澜壮阔中走向复兴的。如今,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步殷实起来,但新的历史任务又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涉发展的“深水区”,不得不啃改革的“硬骨头”,不得不通过“两学一做”进一步凝聚发展的共识和力量,推动历史在发展的“弯道”上继续前行和超越。

三、“学”与“做”统一于时代的必然选择

1、将“学”与“做”统一于发展的主题。全体党员必须充分弘扬“三种精神”:一是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把理论搬到群众期盼中、搬到改革日程中、搬到项目建设一线;二是继续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是我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它历经了枪林弹雨、经历了文革、经历了改革开放,如今正经历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三期叠加”的炽烤,我们最大的实际就是要全力以赴搞经济建设,这是我们实事求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继续发扬“工匠精神”,从全局来看,中国的经济已经有了相当大的体量和总量,但从局部来看,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代价大、产品质量不优和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下定决心把认准的产品做好,不断提升产品本身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从而把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优做强,形成竞争合力。

2、将“学”与“做”统一于改革的使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已经见证和享受了改革带来的红利。随着“四个全面”战略的提出,今天我们谈的改革是360度的“全面”改革,涉及行政体制、财税、户籍、教育、国企、军队现代化等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开展“两学一做”,“学”主要是为了蓄积改革所需的能力水平,明确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以及方法,而“做”主要是为改革注入强大的动力,迎难而上解决改革所面临的各种难题,二者统一于改革的共同使命。

3、将“学”与“做”统一于党性的要求。“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最终应该达到“三个效果”:一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对党章党规怀有敬畏之心,牢牢树立底线意识、红线意识;二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战斗力、进一步体现先锋模范作用,要树立“无为”就是“无耻”的思想意识,健全“无为”就会“无位”的制度设计;三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平,要从“学理论”到“懂理论”再到“用理论”,继承和发扬共产党人的良好“学风”。

猜你喜欢

两学党员理论
我是党员向我看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写好“四字”文章 抓实“两学一做”
将“两学一做”深入日常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