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院校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现状研究

2016-02-25王雨希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阅读大学生

【摘要】本文着力于对理工院校大学生经典阅读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突显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呼吁大学生回归经典阅读,促进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 经典名著 阅读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probe into the status quo of classic works reading and find out its main problems in college of applied sciences. Thus the reasons will be analyzed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classic works reading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qualiti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Classic Works; Reading

一、 引言

阅读使人进步,促进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阅读不仅关系到个人,而且关系到社会。在提倡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广大大学生更应重视阅读活动。但随着互联网和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浅阅读”。传统的深度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离现代人脚步越来越远。大学生阅读的内容囿于专业知识或者学科知识,以及为轻松愉悦身心而进行的休闲阅读,涉略的图书大致为市场畅销书、娱乐体育杂志、人物传记、武侠言情小说、网络小说之类,这些阅读的共同特点是轻松、快速、时尚。虽然这些“浅阅读”也属于阅读范畴,但是对于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和素质来说其“质”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呼吁大学生回归经典阅读,重视名著阅读,重返传统观阅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经典名著阅读的内涵和重要性

所谓经典名著即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广泛流传。阅读经典名著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塑造灵魂,而且这还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内涵与修养,是整个民族的精、气、神之所在,精神文化之走向。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文化程度,且空余时间较多,阅读条件优越,氛围良好,并对知识有一定的渴求欲,具有绝佳的阅读经典名著的条件,所以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且必须阅读一定量耐人寻味、咀嚼品味的经典名著。然而, 在这个充满压力、诱惑与信息化、快餐化加剧的时代,经典名著的阅读常常为我们所忽略,尤其是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若是对其放任自流、疏于引导,那么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必将被逐步侵蚀,所以必须给予其高度重视。

通过阅读名著,大学生在形成自我人格意志、情感情操、想象力和创造力、价值取向、道德修养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第一,阅读经典名著的意义在于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修正与完善,使其能够通过中外经典名著了解世界、感悟人生、衡量人生价值。可以通过外国经典名著了解除我们生活的地区、国家以外的未知而新奇的世界,了解他们与众不同的文化与观念;可以通过现实主义书籍中主人翁的经历窥视我们大学生即将步入的泥沙俱下的社会,一个既瑰丽多彩又充满诱惑与危险的世界;还可以矫正我们之前原有的价值观——摒弃物质上的享受,追求精神上的满足。第二,经典名著还具有道德伦理教育的功能。有人会说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读一些传统的“育儿书籍”毫无意义,然而我想说的是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时至今日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名著依然鞭策着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其中的许多美德如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等都已被我们渐渐忽视甚至遗忘,所以我们需要多加温习,时刻谨记这些传统经典名著中的精髓。第三,大学生多加阅读经典名著还有助于我们净化个体人格。在阅读各类经典名著后,心灵将会受到涤荡,灵魂将会被净化,从而自觉修正自己的行为,形成健全的人格。犹如烈日暴晒后的树木,终等来甘霖的滋润,洗涤尽灰尘与疲惫,重整精神,所剩的是清新与空灵。在阅读经典后,在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重塑下,灵魂将得到重生,人格将得到完善。最后,阅读经典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控制自己的情感,教会其处理各类情感问题。大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仍旧在青春期,易躁、易怒、易冲动,稍有不慎,便可能会酿成大祸,甚至有牢狱之灾。然而在大学,情感也是较为丰富的时期,对父母不再那么逆反,取而代之是眷恋与不舍;对友情也更为渴望更为看重;对爱情虽仍懵懵懂懂,但却更为大胆,这一切的情感变化都需要得到更好的呵护与引导,这时经典名著便起着这样的作用,文学作品中富含着大量关于各类情感的描写与处理,书中主人翁的情感经验和心路历程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友情观、爱情观。

三、 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理工院校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的现状着实令人堪忧,大学生的经典阅读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其一,大学生的课外读物阅读量较少,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量。据调查有43%的大学生每周的平均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上,同比例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在1至3小时,而每年的课外读物平均阅读量有35%的大学生阅读了3至5本,分别有29%与31%的大学生阅读了5本以上及1至3本。但是经典名著的阅读状况则是:有51%的大学生每年平均都只阅读了1至3本名著,仅有12%平均年阅读量超过5本。其二,大学生阅读范围狭窄,结构不合理也是一大问题,常读畅销书、网络文学的大学生占比33%,而常读动漫幽默、娱乐消遣、休闲娱乐的也不占少数,占比和29%,但令人欣慰的是有27%的大学生常读传统经典书籍,例如古代文章与名著,且有58%的大学生常读现代文学书籍,如小说、散文等。第三,大经典阅读的隐性问题则是大学生阅读的目的性不强,经常漫无目的读书,据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2%的大学生是有计划的阅读,而有47%的大学生是感兴趣时就读,43%的大学生是有空闲时间才读,且64%的大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都是因为兴趣爱好,44%是为了休闲娱乐、打发时间,仅有40%的大学生是为了提高文化修养而阅读。其四,最为严重的问题便是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大学生越来越浮躁,难以定下心来,这导致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浅阅读的情况。虽然大学生在阅读时的状态还是较好的,35%的大学生能边读边思考,并能联想到相关知识,39%的大学生能至少仔细的阅读,只有26%的大学生是快速的浏览的。但是对于经典名著,诸如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现代小说、散文等,仅有7%的大学生多次反复地阅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而较大部分即41%的学生只是有时候读,仅读过一部分,这充分表明了现代大学生阅读经典并不是主动吸收,而只是被动的接收。同时,仅有7%的大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时会经常做笔记,更有44%的大学生基本上阅读时从不做笔记。在学校方面,大学生对本校图书馆的经典名著种类和容仅有23%表示非常满意,47%及35%是比较满意和一般,这说明学校对经典阅读的重视程度欠佳,还未充分意识到经典阅读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所在。并且,仅有1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校园里的经典名著阅读氛围很好,大部分即57%的学生仅认为一般,只有部分同学会阅读名著,更有22%的大学生认为周围同学基本都不喜欢阅读名著,这间接的表明了学校对经典名著阅读的宣传力度不到位,仍有待加强。而对于图书市场而言,因为市场上都充斥着伪经典,并且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泛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大学生将注意力转向了更为吸引人的流行文化,从而轻视甚至是忽视了经典名著的阅读,甚至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学习与传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令人堪忧的经典名著阅读现状呢?从大学生的角度而言,其一,是因为大学生较为繁重的课业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得他们无暇阅读经典名著。有49%的大学生表示因为没有时间而较少阅读经典名著,平时上课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而空余时间基本都是参加社团活动或者是社会实践,所以留下来能够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其二,是因为现如今已经进入到了“读图”时代,大学生受到了图像文化的影响。文字总是让人厌倦的,读书总是让人不过瘾的,大学生需要图片不断刺激眼球,激发求知欲和触动麻木的神经。因此大学生选择了看电视、玩电脑、看漫画等,而摒弃了传统的阅读书籍,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的优良传统。其三,是因为受到了现代各类文化的冲击,譬如网络文化、流行文化、通俗文化、快餐文化、消费文化等。有39%的大学生表示对经典名著并没有兴趣,所以不去阅读,现如今大学生仍旧处于一个易受诱惑的年纪,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他们便变得浮躁、不安,不堪一击地被击垮了,屈服了,抛弃了所谓“老而旧”的经典,转而追求所谓的“时尚”,对网络畅销小说、言情武侠小说等趋之若鹜。最后,还有一些因素也阻碍着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那就是我们的文化素养与鉴赏能力依旧不够。虽说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高学历人才,但是其社会经历毕竟还是较为匮乏,因此许多经典名著中的深层含义难以看透,这些名著也是需要经历过世事的人才能懂得其中的味道,所以羽翼仍未丰的大学生的品味鉴赏能力依旧有待加强。而对于图书市场而言,有两大成因使得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成问题,首先,是名著本身的问题,据调查数据显示,有38%的大学生表示阻碍自己阅读经典名著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文章晦涩难懂,过于深奥,尤其是一些传统的经典名著,例如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等,令能力有限的大学生们难以啃完原著。其次,是在电子传媒的冲击下,纸质图书市场骤缩。经典名著鲜有完整免费的电子版本,网络图书市场多为畅销书、网络小说,这直接导致阅读纸质书籍的大学生人数大幅减少,更少有人记起阅读经典名著了。于学校方面,其一,是阅读教育的功利性过强,过于强调实用性,有49%的大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是为了精通专业、通过考试,更有59%的大学生经常阅读的课外读物都是与专业技能有关的考试辅导等教辅类书籍,这直接导致了他们丧失了阅读的自主选择权,即使对经典名著有渴求欲也无法阅读。其二,便是如上所述的校园的阅读氛围营造不够,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强,引导程度、重视程度不够。

四、启示和改革措施

针对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状况的每况愈下,我们可以从大学生、学校以及图书市场三个方面来考虑解决此类矛盾。首先,大学生应该制定一定的读书计划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这样方能吃透每一本名著,领悟每一本经典真正的内涵与意义,做到紧贴实际、学以致用。学校方面,可增设经典阅览室,完善图书馆馆藏,为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其次,呼吁教师以身作则,多多阅读经典名著,以此感染、带动学生共同阅读也不失为一个良方。与此同时,学校必须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减少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性,使其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经典阅读,才能真正使其爱上经典、读懂经典。最后,学校还可举办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阅读经典的重要性。譬如可鼓励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时做读书笔记并进行优秀作品展示;亦或是在图书馆内陈列推荐阅读书目的简要说明;还可以开设系列经典导读课;组织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如设定阅读月,开展读者座谈会等。通过创造这些载体,学校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们对经典的看法,提升学生们对名著的阅读兴趣,进而使阅读经典名著成为一种良好的校园风气。再者,图书市场也需要创新名著的出版形式,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特点来完善经典名著,比如对较为晦涩难懂的传统经典名著加注诠释,在原本基础上增加白话翻译或是改成简体字本。另外,还可通过促销、降价等活动、手段来刺激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以此加大经典名著的流通量和购买量。其三,还可进一步完善网络图书市场,上传种类更为齐全、版本更为完善、搜索更为简便、阅读更为方便且免费的经典名著,使更多历久弥新的经典名著能够实现在线阅读。

历经千百年的锤炼,经典名著依旧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然而不必讳言,经典名著的阅读却并没有处于蓬勃开展的状态,而是一再为现代大学生们所遗忘。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曾经说过:“文学对于人扩大自己的生命,让自己跟世界,和无限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人只有在文学中才能最好的表达自己,才能见到最高真实。”因此,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意义与重要性,主动地将阅读经典作为人生的一项必修课。逝者如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时代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学校的师资资源和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在阅读实践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强知识底蕴,提升人文素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当我们越来越远离精神家园时,我们应该在那里寻找到精神的皈依。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类书籍,我们应有一定的理性判断,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享受阅读经典名著的乐趣与惬意。本文便意在呼吁当代大学生回归经典阅读,并希望各方能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让大学生多读一点好书、多读一点经典名著。

参考文献:

[1]崔波.大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意义与途径[J].中天学刊,2009 (2).

[2]党怀兴.倡导阅读经典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2(3).

[3]孙淑华.后阅读时代大学生经典名著的阅读现状及对策[J].图书与情报,2010(4).

[3]杨棣.关注大学生文化经典阅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 (1).

【项目来源】本文系2015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理工院校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现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125)。

作者简介:王雨希(1995-),女,江苏昆山人,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猜你喜欢

阅读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