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

2016-02-25伍小涛

新疆社科论坛 2016年4期

伍小涛



试论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

伍小涛*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空间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时期,实现网络社会的善治,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实现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一是唱响网上主旋律;二是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三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时代社会治理网络信息安全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从实践看,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同时,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网络时代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治理。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空间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时期,实现网络社会的善治,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1987年9月14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北京发往德国到现在,中国互联网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总数为6.18亿人,占总人口13.54亿人的45.8%。其中农村占28.6%,城市占71.4%。网络产生的经济规模2014年底达7753亿元。这标志着中国已进入网络社会时代。网络社会的到来,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意识、社会参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有:

1.社会结构从现实社会的哑铃结构向网络社会的扁平结构发展

根据美国学者彼特·布劳的定义,社会结构指的是“由不同社会位置(人们就分布在它们上面)所组成的多维空间。”中国现实社会的结构是典型的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结构,即精英层和大众层人数众多,而中产阶级相对较少。具体表现在社会分层上,改革开放后,在现实社会中,除了传统工、农、兵、学、商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在网络社会,按照上网的时间不同,分为轻型上网者、中型上网者、重型上网者、职业上网者和上网成瘾者。从这个社会分层可以看出,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财产、职业的差别。越往上人们占有的资源越多,享有的利益越大。而在网络社会,超越等级差别、年龄差别和财产差别,人平等地交往,个人角色变得特别重要。

因此,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有专家将其总结为八个方面:(1)高度的复杂性;(2)跨时空性;(3)高度的流动性与动态性;(4)冲击与对抗性;(5)隐蔽性;(6)权力的转移与技术的对等性;(7)极为松散的结构体系;(8)跨国性和文化干预性。这些特点决定网络社会治理与现实社会治理有很大的不同。

2.社会心理从层次、有序、集体向平等、无序、碎片化发展

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一是社会心理层次的变化,在现实社会由于社会权力结构呈等级制,社会心理也呈等级制。精英层有精英层的心理,大众层有大众层的心理。在网络社会,由于网上人员没有身份、财产、职位的差别,社会心理呈分散状和多样化。如心灵独白或心情记录的博客,其成员来源于各个阶层,表达的社会心理各种各样。二是社会心理无序化。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心理受一定条件的制约。据专家研究,在现实社会,行为规则一是靠生物性本能完成和支配,二是靠上一阶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一个特定情境的共同反映。而网络社会几乎没有。在网络社会,由于虚拟性和匿名性,一些人会强烈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偏激、极端、甚至“恶搞”。把现实社会不能表达的心理和情感,通过网络无限放大和任意宣泄,从而使整个网络社会心理处于无序状态。三是社会心理碎片化。由于网络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时空的碎片化和内容的碎片化,导致社会心理的碎片化。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个性的张扬。在网络社会里,由于缺乏现实社会一定社会规则的约束,网民可以尽情地挥洒情感和意愿,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自由地参与公共事物的讨论。而且,网络的普及和扩展,拓宽了碎片化的时空范围。整个网络社会心理无规律和规则。

3.网络时代改变了人的社会认知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暴力、色情等游戏和视频减弱人们对社会道德的认知。2009年12月14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报道:一位非常听话、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因长期玩网络暴力游戏,在没有上网费的情况下,进行抢劫。正如他接受采访时所说:“游戏里很多人都认自己当老大,在游戏里照顾他们。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游戏中的暴力去解决,心里早已经习惯了那种暴力。”二是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泛滥,减弱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正统意识形态的认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传播一些西方的价值观念,一些“大V”“小V”迎合西方敌对势力的要求,也在网上宣传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从而造成社会意识形态混乱。三是网络流行语也改变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如“亲”“有木有”“小鲜肉”等。

4.网络社会激发了社会参与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拓宽了网络公共领域,网民通过信息平台参与社会讨论和社会互动。据调查,有79.2%的网民和77.4%的非网民非常同意或同意“通过使用互联网,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政治”;72.3%的网民和73.3%的非网民非常同意或同意“通过使用互联网,政府官员会更好地了解公众的看法”; 71.8%的网民和69.7%的非网民非常同意或同意“通过使用互联网,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表达对政治的看法”。

总之,网络时代大大改变了我们生活,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前段时间发生的e租宝、中晋系案件,打着‘网络金融’旗号非法集资,给有关群众带来严重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十分恶劣。现在,网络诈骗案件越来越多,作案手段花样翻新,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也提醒我们,在发展新技术新业务时,必须警惕风险蔓延。”这说明,网络社会乱象非常严重,需要大力治理。当前网络社会乱象主要有:

1.网络诈骗

这是当前网络社会乱象的一个重要表现。它主要通过网络技术在网络上编制程序、发布虚假信息,篡改数据资料,从而获取钱财。主要有视频诈骗、短信诈骗、机票套款、邮件钓鱼、免费午餐、吸费诈骗、盗号陷阱和周年庆典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e租宝事件”就是典型的吸费诈骗。“钰诚系”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运用网络平台,非法吸资500多亿元,受害投资人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

2.网络色情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传输信道的加宽,色情图片和色情视频的下载和传输、色情电话的拨打,成为最便捷的事。据一网络报告统计,已有1500万青少年使用互联网,其中800多万青少年光顾过网上的红灯区,“黄网”问题非常严重。

3.网络作秀

网络作秀是利用网络平台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以求得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木子美在网上公开她的性爱日记。正如有人所指出:“‘愈演愈烈的网络作秀’是一种病态,‘芙蓉姐姐’的成名模式也许会被更多人接受并效仿,假使社会对此只是包容,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加以鼓励,不作任何价值判断,很难说今后是否会有人选择更过激的举动,来引起关注。”特别是一些网络“大V”,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过激、夸大的言论,以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获取大量的粉丝和点赞。这严重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4.网络谣言

根据百度词条的解释,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网络谣言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信息失真。《人民日报》2013年曾盘点过十大网络谣言,如抢盐风波、“蛆橘事件”等。这些谣言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据速途研究院研究,人们对网络谣言的态度,什么是谣言的占6%,积极转发的占7%,坚决抵制的占21%,敬而远之的占18%,宁可信其有的占48%。这说明网络谣言有一定的市场。因此,抵制网络谣言,正本清源尤为重要。

5.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也是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的一大毒瘤。据专家研究,网络暴力主要的表现形式有:(1)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害;(2)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3)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由于网络暴力以人作为攻击对象,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6.网络思潮

据一份材料统计,网上对各种思潮的关注度,新自由主义为82%,民族主义为67%,社会民主主义为59%,文化保守主义为48%,道德相对主义为32%,新左派为30%,历史虚无主义为29%,功利主义为26%,伪科学为19%,可见网上思潮纷纭复杂。由于在主体上,一些在现实空间无法表达的思想在网络空间由具有一定影响的公共人物加以创造,成为特定社会思潮的代言;在传播上,由于网络思潮集文字、图片、影像为一体,批量生产,因此,网络思潮严重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对网民的影响力和说服力,从而造成思想上的混乱。

除此之外,还有网络洗钱、网络黑客、网络数字破坏等多种网络社会乱象。这些乱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因此,进行网络社会治理非常迫切和必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这表明,社会治理已成为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表明了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网络社会同样适用这些原则。具体说来,网络社会治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唱响网上主旋律

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网络社会的正能量非常重要。由于网络社会的主体,不只是单个的网民,还有众多的网络组织。获取他们的政治合法性,事关执政党的政治基础。因此,必须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网络社会向良性发展,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干净的网络环境。一是多建立一些红色网站、党建网站。利用我国丰富的红色资源,教育和引导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方向;利用党建网站,搭建党建平台,宣传党的知识和党的优良传统,加强网民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二是对一些低俗的、与主流意识形态严重相左的网站进行净网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2.促进政府与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

由于网络治理是与一种特定的政府类型关联在一起的,因此,政府介入以提供一个多元的环境具有合法性和必要性。具体说来,一是树立正确的网络治理理念。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它是一种受众比较强碎片化的社会。传统的“捂、删、封、关”管制方式不适合网络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应采取信息公开、舆论引导、真诚沟通和积极回应的柔性治理。二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网络社会是主体的组织和客体参与的过程,也是他律和自律结合的过程。因此,政府在网络治理中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如出台一些网络管理条例和规范,建立一些网络治理机构和组织。在这一方面,新加坡网络社会治理提供了先进的经验。新加坡通过制定《网络管理办法》《网络行为准则》和《网络内容指导原则》给予网络治理法律法规的保障。在监管方面,通过实行许可与注册登记制度,以及严格的审查制度加以保障。三是社会积极参与。正如李一学者所指出:“网络社会治理同网下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现代社会治理一样,也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以实现协同共治和共建共享的治理目标。”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参与的作用,如政府政务,在公开前,要在网上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公开后,要允许公众提出建议。只有这样,才会做到“多元联动”。如2012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带领新当选的十一届广东省委常委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汪洋表示:“我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去创造广东的新生活。”网民反映热烈,踊跃表达对政府的看法,积极提供建设性意见。

3.保护信息网络完全

随着互联网的全球战略布局加快、国际竞争加剧,网络空间成为继领土、领海、领空和太空之后的第五空间,保障网络空间国家利益成为新的战略任务。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网站泄露了25万份美国驻外使馆发给美国国务院的秘密文传电报。内容包括中东、伊朗、朝鲜半岛问题和美国外交官员对一些国家元首的直白评价等。维基解密将诸多美国外交内幕和盘托出,致使美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一落千丈。因此,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非常重要。第一,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主要通过“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过滤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等来进行。第二,加强网络危机管理。主要是完备网络危机预警和应急处理系统、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和完善政府与公众对话新机制。第三,提高网络装备安全管控水平,主要通过国内开发网络防控新技术和引进国外网络防控新技术、培育网络专门技术人员来进行。第四,培育网络安全文化,树立网络安全思维。

[1]何哲.网络社会治理的若干关键理论问题及治理策略[J].理论与改革,2013(3).

[2]郭玉锦等.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的讲话[Z].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04/26/.

[4]钟凤鸣.网络淫秽色情内容危害及原因分析[J].新闻窗,2006(3).

[5]美丑不分的网络作秀是一种病态——互联网网友谈“网络审丑”[N].光明日报,2011-5-21.

[6]2015年上半年网络谣言调查报告[Z].http://www.sootoo.com/content/653234.shtml.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李一.网络社会治理的目标取向和行动原则[J].浙江社会科学,2014(12).

〔责任编辑:石梦华〕

伍小涛,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教授,博士。

C91

A

1671-4741(2016)04-00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