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拉圭是如何成为风电强国的

2016-02-25作者JoeThwaites

风能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公用事业乌拉圭风电

作者 | Joe Thwaites

编译 | 陈玥

乌拉圭是如何成为风电强国的

作者 | Joe Thwaites

编译 | 陈玥

当谈及开展可再生能源的成功案例,就不能不提这个位于南美的发展中国家——乌拉圭。

从2007年的几乎没有风力发电,不到十年时间,乌拉圭便成为了两项世界纪录保持者。2013年,该国的清洁能源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是全球最高的。2014年,其人均风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到2015年年中,乌拉圭的风电装机规模达到了581兆瓦,全国总发电量中的17%来自于风电。风电已经在成本上具备了足够的竞争力,正在逐步替代昂贵的化石燃料发电。

用气候融资助力能源转型

目前,许多个人、社区和国家都在致力于转变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方式,乌拉圭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3.6华氏度)以内的目标,需要各国在减排上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行动,从根本上转变用能方式,由化石能源转向清洁、可再生能源。

在最新的工作文件——《变革性气候融资:低碳能源的探索》中,我们探讨了如何利用融资来加速能源领域这种大规模、长期并且快速的转型,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提高能源效率。为了进一步了解气候融资是如何推动这种“转型”的,我们还分析了大量涉及不同地域、能源类型和转型程度的案例。

乌拉圭是迄今为止我们找到的最成功案例之一。该国发展风电的经验值得其他希望改造其能源系统的国家以及诸如绿色气候基金等投资者借鉴。该基金的董事会此前举行了会议,就如何更好地履行使命——促进向低排放和更具气候弹性发展方式的转变展开了讨论。

乌拉圭能源转型的动机

基于提升能源安全的目的,乌拉圭的风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历年来,该国的能源供应严重依赖于水力发电,但1997年—2007年这十年的干旱期使其水电份额从90%以上降至50%左右。由于国内缺少储备,乌拉圭只能从国外购买化石能源,这也直接导致了进口额猛增。到2007年,乌拉圭总电力消费中的近1/3来自于进口化石能源发电。除了进口成本外,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还加大了政府提供住宅补贴的财政负担。由于经济上的压力以及电力需求的稳步上升,乌拉圭开始寻求能源来源的多样化。

乌拉圭的能源转型进程

2007年,乌拉圭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全球环境基金获得了100万美元启动资金,同时从国家预算中筹集了6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开展乌拉圭风能计划(Uruguay Wind Energy Programme)。该计划一直持续到了2012年,旨在改善政策环境和提升技术能力。

基于风能计划,乌拉圭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包括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设计竞争性招投标机制,并为小规模系统设置固定电价。这使得非公用事业电力生产商能以统一的价格向电网销售可再生能源电力。国有公用事业公司被要求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为了鼓励早期开发,2015年前实现并网的项目可以获得更高的电价。

此外,政府还投入资金对国家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将可再生能源电力并入电网。由于缺乏处理多电源并网的经验,国家公用事业公司开发了一个示范风电场,并在乌拉圭共和国大学设立了一门可再生能源技术课程,用以培训其工作人员。该公共事业机构还向开发商和投资者进行宣传,以拓展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提升其对风电开发风险的认知。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联手也有利于强化地区合作,乌拉圭目前就正与巴西公用事业公司Eletrobras合作,在两国边界处共同开发风电项目。

成功的背后

乌拉圭的改革为进一步快速扩大风电投资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和相关的技术经验,该国目前每年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获得的投资额超过了十亿美元。随着风电的快速发展,该国正在不断突破预定目标。乌拉圭政府原计划于2015年使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但由于实际发展好于预期,最终的装机容量达到了50万千瓦。现如今,乌拉圭的目标是在2017年前使风电在全国总电力中的占比达到38%,这将是目前份额的两倍多。

乌拉圭是一个成功的能源转型案例,它展示了如何在政府政策和高效技术培训的支撑下,更好地应用气候融资对低碳能源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除了数百万美元公共资金的投入外,乌拉圭还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使得数十亿美元的私人资本流入该领域成为可能,进一步促进了风电的快速发展。

(本文作者系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金融中心高级研究员,原文刊于世界资源研究所网站)

猜你喜欢

公用事业乌拉圭风电
10 上海电气风电问鼎全球整机商海上新增装机量冠军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2020 年上半年欧洲风电新增装机统计
风电新景
乌拉圭暂停对台免签
透过数据看乌拉圭
公用事业企业多元化发展对企业效益的影响研究
兵团新建市公用事业市场化发展思路探讨
社会治理创新的反思理性合同模式
公用事业的经济效率及交易成本最小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