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临河区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2016-02-24任志江苗三明张红萍

现代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临河区全区设施

任志江 苗三明 张红萍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村经营管理局

浅析临河区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任志江 苗三明 张红萍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村经营管理局

近年来,临河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强化对“三农”的扶持,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全区现代农业建设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三农” 农民收入 长效机制

一、临河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临河区位于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腹地,有耕地面积209.5万亩,总人口54.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87万人。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粮、油和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国家农业部确定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中国果菜十强县(区)”之一。目前,全区有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9家,其中获得国家级认证龙头企业3家、获得自治区级认证龙头企业29家、获得市级认证龙头企业47家[1];共建成小麦生产基地20万亩、玉米生产基地80万亩、优质花油葵生产基地80万亩、番茄原料生产基地4万亩、脱水蔬菜原料生产基地5万亩、西甜瓜生产基地4万亩、设施农业面积3万亩;建设各类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12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07个,会员28425人,各类合作组织带动农户4.8万户,占全区农户的80%;维信羊绒和河套雪花粉2个品牌获得国家驰名商标,11个品牌获得自治区著名商标,9个品牌获得市级知名商标;全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150万亩,有75个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3个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有2个产品被认证为有机食品[1]。201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78.4亿元,较上年增8%,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可达到14210元,比上年增长13%。

二、存在问题

1.地方财政投入不足

临河区“三农”领域的投入主要来源于自治区及中央财政的项目资金,且补贴性资金较多,用于基础性建设资金较少,加之财力不足,国家项目资金的配套也难以落实,扩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非常困难,造成农村基础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业增效缺乏后劲。

2.集体经济薄弱

据统计,临河区现有151个行政村,其中有经营收入的行政村58个,年经营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行政村51个,无经营收入的行政村93个,而且每个行政村都有数额不等的债务。由于集体经济薄弱,镇村“无钱办事”的矛盾非常突出,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建设。

3.农村经济建设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

目前,临河区已有5万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长年从事非农产业,他们都是农村年轻力壮、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力。他们的大量流失,直接造成农业生产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管理、投工投劳、政策宣传、科技推广等工作的开展。

4.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老化,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

近几年,临河区虽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一些渠、沟、排干、低产田等进行了治理和改造,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由于投入有限,现有的农业基础还相当薄弱。

5.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

近年来,尽管发展了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由于种种原因,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的不够好,加之临河区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较低,导致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很难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三、今后发展思路

今后,临河区现代农业建设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结构和布局,推进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大支农投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保障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增加本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加大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充分发挥河套农商行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的同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农业无息、贴息政策与项目;鼓励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和智力投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引导民营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经济组织领办创办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2.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积极引进、扶持、改造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规模大、辐射面广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力打造知名龙头品牌,切实增强龙头带动作用;切实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到十三五末,建成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180万亩,10000亩以上集中连片产业化示范基地5个,1000亩集中连片产业化示范基地20个[2];促进土地的合理有序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十三五末,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70万亩,建成现代家庭农场1500个[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每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

3.加大设施农业建设推进力度,全面提升整体发展档次

整合扶贫、开发、交通、林业等各项涉农资金,用于设施农业建设;积极引进山东设施农业企业及技术人员,加快培育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与科技示范户;借鉴山东寿光、宁夏中宁、甘肃武威等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先进经验,坚持不懈抓好设施农业生产,把设施农业培育成我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到十三五末,建成1000亩以上高效设施农业园区10个,重点建设干召浩彤、八一中泰等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全力打造2个万亩以上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尽快实现当地反季节蔬菜自给自足[2]。

4.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地方知名品牌

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继续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地市场和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推广农超对接模式,继续加强蔬菜直销店建设;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积极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绿色和有机食品品牌,打造一批开放度大、上规模、标准高、信誉强的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到十三五末,力争在全区建设3~5个综合农贸市场,全区绿色食品产品认证年均新增4个,有机食品认证达到4个,培育扶持绿色食品示范专销区2~3个,建立超市绿色食品示范专柜5个[2]。

5.积极发展现代观光休闲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品位

科学编制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促使生态、生产、科研和市场相融合,实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和谐统一;通过资本嫁接和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发展一批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设施配套的品牌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积极引进特种蔬菜、水果、花卉品种和观赏性植物,大力推广设施栽培、立体种养、绿色农业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将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庄整治等项目与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重点打造八一联丰、城关金榕等产业园。

6.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增加技术推广经费投入;加强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培育一批规模经营户、科技示范户、营销专业户,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加大宽覆膜玉米、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等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使全区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创新科研院校、企业、技术部门等参与的多元建设机制,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提升临河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标准。

7.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继续抓好以渠、沟、路、林、田、机、电、井为核心的农田八配套建设,加强农田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增加大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二氧化碳施肥等先进装备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智能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1]临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临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猜你喜欢

临河区全区设施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冬日花开农事忙
冬日花开农事忙
民生设施非“摆设”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机电设施非正常损坏理赔修复的思考